当前位置:首页 > 助学扶贫 > 正文内容

甘肃省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实施意见,2014年山西农业厅补贴大棚种植户的政策有哪些

2022-11-14 07:43:14助学扶贫2

一、2014年山西农业厅补贴大棚种植户的政策有哪些

2014年山西再出台10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 新增10.1亿元补贴农业

3月27日甘肃省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实施意见,省财政厅发出通知,今年,在继续执行中央及我省已有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的基础上,我省再出台实施新的10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省财政新增资金10.1亿元。10项政策主要内容:

一是杂粮良种补贴。新增资金1.1亿元,对全省杂粮种植户选用杂粮优良品种并配套使用良法技术实行财政补贴,补贴面积1100万亩,每亩补贴10元。

二是耕地综合生产能力补助。安排资金5000万元,对耕地实施田、水、沟、渠、林、路综合治理。

三是牛羊产业发展及牧草基地建设补助。新增资金6000万元,重点对牛羊良繁体系建设给予补助,安排资金9600万元,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畜牧项目建设,对23个项目县标准化牛羊养殖场建设、青储窖建设、牧草种植给予补助。

四是继续加大设施蔬菜扶持力度。新增资金3000万元,对设施蔬菜重点区域,新建达到一定规模、集中连片的新建蔬菜日光温室每亩补助1万元,新建蔬菜大棚每亩补助5000元,新建节水莲菜每亩补助2000元,新建蔬菜集约化育苗场每个补助50万元。

五是对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试点建设给予补助。统筹安排资金1.11亿元,建设以大学和科研院所重大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依托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对建设试点项目给予补助。

六是农田水利灌溉工程和农村饮水工程维修养护建设补助。统筹安排资金2亿元,用于重点中型灌区节水改造1亿元,用于大型灌区达效和渠系配套建设1亿元,预算调整安排5000万元,用于农村饮水工程维修养护补助。

七是移民搬迁产业扶持奖补。新增资金8400万元对易地扶贫搬迁移民后续产业发展给予奖补支持,支持贫困移民发展生产,开展就业能力培训。

八是开展森林保险保费补助试点。安排资金8375万元,从2014年起,在全省范围内开展森林保险保费补贴工作。

九是果经济林管理、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和林木良种补助。新增资金5000万元,对干果经济林发展重点县提质增效综合管理给予补助,补助面积25万亩,每亩补助200元。新增资金1000万元,选择林下经济种植基础较好的10个示范县,开展林下经济示范基地补助。平均每个示范县实施0.5万亩,每亩补贴200元。统筹安排资金2600万元,实施林木良种补助,重点培育阔叶树种为主的林木良种壮苗5.2万亩,每亩补助500元。

十是农机深松整地作业补贴。新增统筹资金2500万元(连同中央资金2000万元),在全省适合机械作业的粮食种植区,对农机深松整地作业进行补贴,补贴面积180万亩,每亩补贴25元。

二、贵州易地扶贫搬迁政策

到2020年,累计实施增减挂钩20万亩以上,为易地扶贫搬迁筹集资金200亿元以上,新增耕地10万亩以上,确保增减挂钩项目区建设用地总量有减少、布局更合理,耕地面积有增加、质量有提高,实现以城带乡、以工补农,城乡统筹发展。

政策措施:

(一)合理分配指标。增减挂钩产出指标全部分配到有易地扶贫搬迁任务的县(市、区、特区),根据各地易地扶贫搬迁户数,增减挂钩拆旧复垦指标平均按0.7亩/户、安置建新留用地按0.3亩/户的标准进行配置,由县级人民政府组织实施。

(二)启动资金筹措。易地扶贫搬迁增减挂钩项目启动资金(搬迁农户拆旧房奖励和复垦宅基地补贴),由贵州扶贫开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根据国家和省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筹措,预安排到县,由县级人民政府负责按要求组织完成搬迁户旧房拆除和宅基地复垦。

(三)指标使用管理。增减挂钩节余指标在省域内流转使用,实行项目区分别管理。产生节余指标的县可将折旧复垦地块和本县域内的建新安置地块组成项目区,编制项目区实施方案,并在方案中说明产生节余指标规模等情况;使用节余指标建新的县可单独编制建新实施方案,详细说明节余指标来源。产生节余指标县的项目区实施方案和使用节余指标县的建新实施方案,可按照规定分别报备。

(四)指标收益管理。使用增减挂钩节余指标出让建设用地,在土地出让价格中按节余指标流转交易指导价格计提节余指标流转交易收益金,土地出让地政府在收取土地出让金时,同步将计提的节余指标流转交易收益金上划存入指定的省级国库账户,全部用于支持易地扶贫搬迁。

(五)落实激励政策。产生节余指标和使用节余指标建新的地方,新建安置点占用耕地面积不超过复耕面积的,不征收耕地占用税,不缴纳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耕地开垦费。对易地扶贫搬迁新建安置点和增减挂钩流入地使用节余指标的建新区,在建设用地报批中,建新地块可布置在本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有条件建设区,不占用规划空间规模。对列入《贵州省易地扶贫搬迁“十三五”规划》的安置用地,比照国家和省重点项目,实行先行用地。对坡度25度以下的损毁建设用地(含未利用地),通过土地整治为园地或林地的,可视为新增耕地,纳入占补平衡指标统一管理。

三、甘肃1236扶贫工程是什么?

“一个核心”,即持续增加贫困群众收入,确保贫困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以上。“两个不愁”,就是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三个保障”,即保障扶贫对象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六大突破”,就是基础设施建设、富民产业培育、易地扶贫搬迁、金融资金支撑、公共服务保障、能力素质提升突破。

)甘肃贫困面积大、贫困程度深,在全国都是典型。针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征程上的这一最大难题,结合当前扶贫开发需要的重点难点,上半年以来,我省丰富和拓展扶贫攻坚抓手,围绕“一个核心”“两个不愁”“三个保障”“六大突破”,大力实施“1236”扶贫攻坚行动计划,从而打响了甘肃新一轮扶贫开发的攻坚战和整体战。

“一个核心”,即持续增加贫困群众收入,确保贫困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以上。“两个不愁”,就是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三个保障”,即保障扶贫对象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六大突破”,就是基础设施建设、富民产业培育、易地扶贫搬迁、金融资金支撑、公共服务保障、能力素质提升突破。

按照国家新的扶贫标准,2012年底,我省仍有贫困人口692.2万,占农村人口的33.2%,贫困发生率位居全国第二。全省有58个县分属六盘山区、秦巴山区、藏区三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此外还有17个“插花型”贫困县。

面对扶贫攻坚的严峻现实,省委省政府把扶贫开发作为全省工作的重中之重,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加以推进。从去年年初开始,我省开展了以单位联系贫困村、干部联系贫困户为主要内容的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这一超常规的创新之举,成为甘肃举全省之力开展扶贫攻坚的一次总动员。今年以来,在省领导深入全省贫困地区开展密集调研的基础上,6月份省委理论中心组会议专题研讨扶贫开发重大问题,确定并实施“1236”扶贫攻坚行动计划,全力制约贫困地区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和突出问题。一是以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加快推进农村道路、安全饮水工程、农村能源等建设,下功夫帮助贫困地区“换穷貌”。二是围绕培育发展特色种植业、养殖业和相应的加工业以及生态旅游等产业为突破口,下功夫帮助贫困群众“改穷业”,做好特色产业、劳务经济、调整结合、科技扶贫四篇文章。三是以加快易地扶贫搬迁为突破口,坚持政策引导、群众自愿的原则,科学编制规划,下功夫帮助深山区、林缘区、地质灾害频发区等地的贫困群众“挪穷窝”,力争用5年的时间使约112万有强烈搬迁愿望的群众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四是充分发挥金融在扶贫攻坚中的重要支撑作用,进一步创新全省贫困地区金融扶贫政策,不断完善措施办法,更好地利用开发性金融加快贫困地区建设步伐,解决贫困群众融资难题。五是强化公共服务优先覆盖贫困人口的政策导向,加大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设施建设力度,进一步完善农村低保、五保、新农合等社会保障制度。六是以提高基本素质为突破口,通过加大农业适用技术培训和农技推广,有针对性地开展多种劳务技能培训,巩固义务教育成果,使贫困地区孩子接受良好的义务教育。对贫困家庭子女高中阶段、大专以上职业技术教育实行政府资助,培养能够改变个人和家庭命运的具备较高素质的劳动力,下功夫帮助贫困群众“拔穷根”。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nanba.com.cn/zxfp/1189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