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助学扶贫 > 正文内容

农村扶贫机制研究(当代中国农村扶贫开发战略研究)

2022-10-14 21:05:51助学扶贫2

1. 当代中国农村扶贫开发战略研究

生活富裕文化思想和人民素质提高

2. 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的新进展

2021年乡村振兴的伟大意义:

乡村振兴可以加快推进农村现代化进程,实现城乡融合和可持续发展,从而实现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宗旨和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乡村振兴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必要措施。我国刚刚取得了脱贫攻坚战的伟大胜利,同时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在我国乡村的某些地方依然存在着不少短板和薄弱环节,必须加以重视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坚决防止返贫现象发生,只有进一步发展乡村经济,提升乡村经济发展程度,才能彻底的堵塞返贫通道,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真正的让百姓彻底摆脱贫困。要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必须大力实施乡村振兴。

2.乡村振兴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经之路。我国的经济发展存在着城乡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我们的终极目标是实现全国人民要实现共同富裕,必须大力实施乡村振兴。

3.乡村振兴是做好国内大循环的必然要求。是我们国家相当长一段时期的发展战略。我国乡村幅员辽阔、资源丰富、人员众多,乡村经济发展前景广阔、上升空间巨大,在国内经济发展中占据突出地位,以国内大循环为主的发展格局需要乡村振兴的有力支撑。要做好国内大循环,必须大力实施乡村振兴。

3. 关于农村扶贫调查研究

如下:

一问:户主名和姓,联系电话要记清!

二问:家里几口人,户口本来为依据,兼顾实际为原则!

三问:是否低保五保户,一人低保即算数,散养五保才能行,发放标准要记清!

四问:家庭劳动力,16、65要记清,在校学生不计入,军人同样不能算,丧失劳力要除外!

五问:外出务工数,只算县外打工人,问清地点与工种,最好电话登记清!

六问:残疾人口数,等级、卡号要登记,如果没有残疾证,只能算作长期慢性病,最好马上去办证!

七问:在校学生数,几年级来要记清,填写必须要规范,学前教育为幼儿,大学填作大专上!

八问:健康与状况,一类健康共盼望,二类大病有病历,三类残疾要有证,四类疾病要卡来保证!

九问:打工工资数,本人叙述为依据,兼顾打工工种与地点!

十问:耕地面积数,实际耕种来作答,粮食直补为参考,问清流转是否有!

十一问:住房安全否?实地查看为标准,基本生活难保障,可以定作危房户!

十二问:教育支出问得妙,义务教育要清除,单指大中专学费生活费!

十三问:医疗支出要弄清,多指大病扣除报销后!

十四问:子女赡养要问清,几个子女要弄清,每人每年咋赡养,不能当做贫困户,传统孝道要弘扬!

十五问:入户普查不要紧,弄清人口与收入,两不愁来三保障,谨记心中莫慌张!

十六问:信息采集要耐心,每年信息就一张,弄清逻辑关系性,自然可保准确性!

十七问:致贫原因十一项,入户需要问清楚,因病因残因学是主因,兼顾技术资金与劳力!

十八问:帮扶政策要精准,致贫原因要对应,转扶搬保救和教,六种措施选一项!

十九问:因人帮扶要到位,1+2+N来帮忙,N种措施要对应,还有普惠政策来增光!

二十问:收入测算要精准,每户一个明白人,帮扶人员要对接,月月随访显深情

4. 后扶贫时代我国相对贫困研究

产业扶贫作用:

产业扶贫是解决农村贫困人口增收脱贫的一项根本性和长远性重要举措, 是从短期效益到长期效益、从“输血式”扶贫到“造血式”扶贫转变的关键路径;同时,通过产业发展也可以增加县域财政收入,反过来支撑其他的扶贫措施。可见,产业发展是富民强县的最根本举措。然而,伴随着精准扶贫的不断推进和深入,产业扶贫和扶贫产业发展暴露出了诸多不足,尤其是不可持续的问题,应引起高度关注。

作为扶贫开发的重要手段之一,产业扶贫以市场为导向,以当地资源为依托,以大型企业为发展龙头,通过建立完善的产业化经营体系,进而持续稳定地带动贫困人口增收脱贫。产业扶贫必须以“精准”为核心,做到产业扶贫精准化,就是要通过扶贫措施将资源精准配置到贫困户,扶持贫困户发展符合其自身条件的产业项目, 激活贫困户脱贫的内生动力。产业扶贫对于促进就业、拉动经济增长、带动贫困人口增收脱贫具有重要意义。

通常,产业扶贫的参与主体包括政府、企业和农户。其中,政府不直接参与产业扶贫,而是通过招商引资、分发政策补贴等方式间接参与,而企业和农户是直接参与主体。从参与程度来看,产业扶贫模式可分为基层组织带动、合作社带动、龙头企业带动三种模式。基层组织带动模式是由村集体为代表的基层组织带头建立的产业扶贫模式,主要包括“村集体+农户”“村集体+龙头企业+农户”等形式,帮扶措施有土地流转、就业帮扶、公益性岗位等;合作社带动模式是由合作社牵头组织的产业扶贫模式, 主要包括“合作社+农户”“合作社+企业+农户”等形式,帮扶措施有吸纳社员、资金入股分红、产业托管等;龙头企业带动模式是龙头企业牵头和其他主体参与形成的扶贫模式,主要包括“龙头企业+农户”“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等形式,帮扶措施有就业帮扶、入股分红、产品代销等。

产业扶贫的根本目标是持续稳定地带动贫困户增收脱贫,其本身应该具有可持续性发展的特性,既要满足当前脱贫攻坚需求,也要具有今后进一步提升发展的能力。

产业扶贫困境: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产业扶贫在发展过程中面临诸多困境。

一是产业定位不精准,发展思路不清晰。这在产业扶贫过程中普遍存在,同时也是最严重的问题。产业选择极其重要,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地区经济今后发展的走势,所以必须因地制宜,根据自身特点进行选择。然而,从调研中看,许多地区在这方面做得不够理想,主要原因是不了解自身特点, 很难选择适合自己实际的产业;再就是盲目跟风,因其他地区发展某产业获得了可观收益,就发展相同产业,完全没有考虑该产业是否适合自身特点以及潜在的风险因素。很多地区在产业规划方面没有足够认识,无法把握产业发展方向,只能凭借已有经验走一步看一步,面临巨大风险,容易导致产业发展失败。

二是产业化经营水平低,市场竞争力弱。在基层组织带动、合作社带动和龙头企业带动三种类型的产业扶贫模式中,龙头企业带动模式的产业化经营水平最高,市场竞争力最强。但目前普遍缺乏规模较大的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发展,多数是规模较小的企业和合作社进行分散经营,市场竞争力弱,抗风险能力差。这种现象产生了多种不利影响:产业发展过度依赖政府扶持, 规模小的企业或合作社无法正常盈利,需要依靠政府资金扶持才能生存,属于“输血式”发展,不具有可持续性,并且给当地政府带来巨大的财政压力;产业带动脱贫能力有限,企业或合作社在无法正常盈利的情况下带动贫困户增收脱贫的能力必定大打折扣,拖延了脱贫攻坚战的进程;再就是不利于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因为没有市场竞争力的产业注定会被淘汰,对当地的扶贫开发工作、经济发展、民生发展都会产生长期的不利影响。

三是产业“丰收不增收”。产业扶贫发展的产业大多停留在第一产业层面,一般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农村地区农业基础相对较好,适合发展第一产业,但会经常遇到“丰收不增收”的难题,即农产品的产量高、收益低。该难题与农产品附加值有直接联系,未经加工处理的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 附加值较低,即使销量不错,所获得的收益也达不到预期的目的。从产业结构层面看,很多地区的产业发展缺乏完整产业链,产业链条偏短,仅靠简单的初级生产很难获得良好效益。

四是产业的市场选择导致市场风险大。由于扶贫产业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而农业生产周期较长,存在蛛网效应。简单地说就是,当供求决定价格、价格引导生产时,就会出现一种周期性波动。例如,某农产品在第一期中供不应求时,价格上升,第二期必定生产增加,价格下降;由于第二期价格下降,生产减少,又引起价格上升;再引起第三期生产增加,价格又下降,以此往复。蛛网效应之所以会经常发生,是因为在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时容易出现跟风现象, 若是某产业的农产品市场价格高、收益好,多数人会跟风发展该产业,使得产量大于市场需求,价格下降,导致大量农产品滞销,亏损严重。由此可见,市场选择决定了市场风险。只要是市场选择,就难以规避市场风险。

五是扶贫主体与扶贫对象之间的衔接机制不完善。一方面,企业通常不愿意吸纳贫困户,他们吸纳贫困户只是为了获取政府的扶贫政策补贴,并没有真正投入精力对贫困户进行帮扶;另一方面,贫困户的思想认识也不到位,部分贫困户受制于自身知识水平和技术能力无法参与产业发展,还有部分贫困户参与积极性不高,小农思想根深蒂固,过于重视短期利益。在产业扶贫中,由于利益联结机制不完善以致贫困户利益受损的情况并不少见。由于产业发展的利益分配不公平,大部分利益流向了企业和产业大户,贫困户没有获得应得的利益,出现了“扶富不扶贫” 的现象。

基于此,为了解决产业扶贫精准化和扶贫产业发展问题,必须根据贫困地区的实际、针对贫困农户的能力和需求而采取相应的措施。

5. 当代中国农村扶贫开发战略研究报告

精准扶贫战略基于的发展理念是共享。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其中,在坚持共享发展中指出,实施脱贫攻坚工程,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分类扶持贫困家庭,探索对贫困人口实行资产收益扶持制度,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人关爱服务体系。

6. 当代中国农村贫困与反贫困问题研究

首先,我觉得题主你是否过度担忧了?单从问题描述来看,你原生家庭的条件是不错的,小康生活——满足这条件已经在当下很多中国人之上了。也就是你的父母有房有退休金及养老保险等老年生活保障啊。而你与你的男友,两位硕士(如果他确定读博,则是一位硕士一位博士)组建的家庭,竟然没有自信你俩完全能够经营好一个完整的家庭,并且有足够的能力赡养父母抚养子女吗???而一个非常贫穷的地方,在教育资源匮乏的情况下,你的男友能够念到博士,怎么着也算是对自我前途比较清醒的那一类人没错吧?

在适当的年龄,有合适的伴侣,相处两年并无情感上的厌倦,且依旧欣赏;彼此足够了解,且能够互相接纳;在我一个本科还未毕业的穷酸小孩看来,真的就是前途无量啊。所以不要过于担心啦,要相信你和你的男朋友,在学历的敲门砖下,再提升自己的能力不断打拼,不会存在贫穷的问题(拍肩膀。

其次,关于门当户对这件事,其实才是更需要考虑的。毕竟婚姻不在乎开始时穷不穷,在乎消费观念/价值观/家庭背景相不相同,而两年的时间,可以对一个人有多么深的了解,只有靠题主你自己去感受了。

最后,如何去正视贫穷,及其对生活的影响。才是题主你真正想问的对吧。我的人生阅历实在太有限,没有经历过伤筋动骨的贫穷(很感激我的父母)。但想败家的时候手头没钱是件很惆怅的事情所以我想我也能懂贫穷会是什么挫败的感受。

我相信大部分关于“态度”的问题,都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要么前进一步冲一冲,要么后退一步爱谁谁。就像以前看过一句话“我要努力工作赚钱,为了以后即使爱上流浪汉也能潇洒跟他走”(然后我自己的版本是:我要努力完善自己,为了以后即使和怪人相爱也能发现他的美)——嗯,这就是“冲一冲”的概念,就是:正视我正处于贫穷的阶段这一事实,然后发展自己和强大自己去赚钱。那如果我实在天分有限或者时运不济,就“爱谁谁”呗。毕竟在当今社会,在城市中,你真的见过饿死冷死的人吗?少吧。社会福利会越来越完善,托底政策会越来越符合民意,如果没有知识分子固有的面子和攀比压力,一切都会刚刚好。要解决的,只有自己的心态而已。穷就穷了呗,我穷开心呗。

以上态度,虽然是我的真实想法,并且目前为止的人生中一直在努力践行。

但我实在知道,我的咖数和阅历实在没有说服力啦。所以,不是为了说服什么。而是在首页看见这个问题之后,单纯想要传达给题主一点“无知无畏”的力量:在我看来,真的没有什么好担心的!

就像我的爸爸妈妈常常跟我讲,他们的求学时代和青年时代是在怎样的贫穷中度过,但在之后却极力为他们的后代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没让我受到他们曾经历的委屈时,我总会非常崇敬,这也是家庭教育的一部分吧。我打赌题主所定义的贫穷,没有我的祖辈和父辈经历的那么严重。

即使现在的日子苦一点,能够有说给后代们的爱情故事,也是一件温馨的事情。未来的问题都是可以解决的。

7. 我国新时期农村扶贫开发

“八七扶贫攻坚计划”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明确目标、明确对象、明确措施和明确期限的扶贫开发行动纲领。1994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实施《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开展大规模扶贫攻坚,力争用7年的时间,到2000年底基本解决当时全国农村8000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 扶贫开发是在改革开放进程中,针对农村发展不平衡的实际,为缓解和消除贫困、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而采取的重大战略措施。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率先改革,农业和农村经济迅速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贫困人口大幅度下降。但是,由于历史、自然、经济和社会等方面的原因,一些地区发展缓慢,贫困现象仍很突出。

1986年,我国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有计划、有组织、大规模的扶贫开发。到1992年底,全国农村没有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从1978年的2.5亿人减少到8000万人。这些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自然条件差、生存环境恶劣的地区,需要下更大的力气,才能较快地解决他们的温饱问题。为此,党中央、国务院决定,从1994年起实施《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

经过7年的扶贫攻坚,全国农村没有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减少到3000万人,占农村人口的比重下降到3%左右。除了少数社会保障对象和生活在自然条件恶劣地区的特困人口以及部分残疾人以外,全国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已经基本解决,中央确定的扶贫攻坚目标基本实现。

8. 中国扶贫模式研究

异地搬迁这一模式要实现精准扶贫的成效,不仅要维持移民的生存条件,还要改善社会服务,增加就业机会,促进产业转型,使他们融入当地社会,这需要各级政府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社会治理经验。

异地搬迁在中国反贫困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仅在“十二五”期间,在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支持下,就有1171万人通过异地搬迁改善了生活条件。在“十三五”期间,计划有近1000万的农村贫困人口通过异地搬迁实现脱贫。异地搬迁对于实现精准扶贫的目标意义重大,充分体现了中国在反贫困中的制度优势。

异地搬迁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到“十三五”期间,每个迁移人口计划投入6万元以上,这需要政府具有广泛动员扶贫资源的能力;异地搬迁涉及迁出地和迁入地的统一行动,特别是许多迁入地都是条件相对较好的地区,扶贫任务不重,但是为了搬迁后的贫困户可以脱贫,迁入地各级政府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承担了许多搬迁成本;异地搬迁不仅要维持移民的生存条件,而且要改善他们的社会服务,增加就业机会,促进产业转型,融入当地社会,这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需要各级政府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社会治理经验。

异地搬迁面临的新变化

在30多年的扶贫实践中,中国异地搬迁的模式也越来越多元化,与国家的发展和移民的需求相适应,异地搬迁的方式也在不断创新。“十三五”期间是中国实现全面消除农村绝对贫困的关键时期,异地搬迁扶贫承担了近20%的扶贫攻坚任务,因此要认识当前异地搬迁扶贫所面临的新形势,不断完善异地搬迁的安置方式,从而更好地完成精准扶贫的任务。

迁出地的变化。迁出地包括两种,一种是完全不能进行任何生产生活的地区,如水库淹没区、地质灾害严重地区等,需要将人口完全搬迁出去,这些地方需要采取整体搬迁的措施。另一种是经过多年生态保护和生态修复的地区,这类地区并非是完全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只是或者因为人口压力过大,导致资源紧张,生态环境退化,因此需要迁移部分人口以减轻人口压力;或者因为政策原因,比如是生态保护的重点地区;或者因为交通不便,提供公共服务成本过高。在这类地区,并不一定需要将全部人口搬迁出去,更不需要在同一时间将所有人搬迁出去,如果采取整体搬迁方式,不仅会造成搬迁资金的浪费,还可能导致部分搬迁居民在新环境中因缺少就业机会而再次陷入贫困。

移入地的变化。在西部许多省份,移民村的建设仍然是搬迁的主要方式,在早期这种方式比较可行,因为有一些过去没有被利用的荒地通过基础设施的完善可以被用于安置搬迁人口。但发展到现在,可供安置移民搬迁的未开垦土地越来越少,大量安置异地搬迁居民也越来越困难,土地面积、房基地的面积都比较小,农业比较效益低,再加上移民的农业生产条件相对较差,通过有土安置,也就是提供住房和耕地的方式在新地方复制一个农业村庄来帮助移民脱贫,其难度越来越大。在调研中发现,有的安置移民的地区也是生态较为脆弱的地区,大量人口定居从事农业生产以后,有可能会导致移民区的生态退化。

吸引移民搬迁的因素也在发生变化。在过去的30多年中,我国经历了迅速的城市化过程,大量农民以外出打工的形式离开了农村,外出打工成为贫困地区农民脱贫的主要手段。随着劳动力外流,有些劳动力仍然在城乡之间流动,另外一些则成为城市居民。与此相伴随的是,一些村庄已经逐步空心化。非农就业对生态脆弱的贫困地区的贫困人群有更强的吸引力。许多农民将异地搬迁与外出打工结合起来,他们希望搬迁到距离城市更近、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公共服务更加便捷且便于非农就业的地方。

移民的流动性越来越高。在调研中,移民的流动性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很多移民并不是被安置以后就会稳定地定居下来,一些人会选择新的地方再次搬迁,也有一些人可能回到原籍。被统一安置的移民离开以后,他们的房屋和土地或者出售给没有规划的自发移民,或者空置。我们在许多移民村发现,移民村中有的房屋是空置的,有些空置是因为一些规划的移民搬走了,也有一些根本就没有来。移民村还有一些住户是没有户籍的,因为他们并不是规划的移民,而是购买了移民的房屋来这里居住的自发移民。

创新异地搬迁扶贫模式

异地搬迁的规划需要适应移民的流动性,在城乡统筹的基础上,建立流动的异地搬迁扶贫机制。

增加移民的生态资产补偿。在异地搬迁的政策框架下,移民得到了政府在土地、房屋、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就业等多方面的财政支持,这些支持的提供是基于扶贫,而非生态补偿。而移民原有的土地、宅基地和山林,这些资源大部分被转为生态用途,提供生态服务,但是其价值并没有被计算。对移民发展的支持应从扶贫转向生态补偿,在计算生态服务价值的基础上提供生态补偿。生态补偿可以增加移民的经济资产,从而帮助他们在移民后更好地融入城镇的生产和生活。生态补偿可以覆盖所有移民,而扶贫只应针对移民中的贫困户。通过生态补偿盘活移民原有的资产,这对于他们移民以后的稳定发展具有积极促进作用。

减少移民新村的建设。大量移民新村建设不仅遇到土地的瓶颈,而且耗资巨大,增收作用有限,且在一些生态脆弱地区容易造成生态的退化。应尽可能发挥现有村庄和城镇的作用,特别是鼓励移民进入城镇。在移民的城市化过程中,需要以社会政策为引领,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现在对于移民的扶贫和社会保障是以移民村为基础的,那些离开移民村或在移民村没有户籍的移民很难得到扶贫和社会保障。要解决现有移民政策不适应移民流动性的问题就要统筹考虑移民的社会保障和产业发展支持,建立城乡统筹和异地整合的社会保障体系。特别是考虑移民的就业稳定性差、更换工作比较频繁的特点,更需要相应的覆盖流动性较强的移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采取更加灵活的搬迁政策。对于那些难以通过外出就业增加收入的贫困人群,要通过生态保护和生态建设的项目实施,或者通过土地流转增加农业就业机会,来帮助他们增加收入。比如,很多50岁以上的贫困人群在搬迁以后很难在非农领域就业,但是他们在家乡可以参与生态保护和生态建设,或者从事农业生产。灵活的搬迁政策可以给不同的农户提供多种选择,总的来说,采取异地搬迁的扶贫措施不能仅仅精准到村,更需要精准到户,基于不同的家庭状况采取不同的措施。

在“十三五”期间,需要积极探索新的异地扶贫搬迁模式,从而使异地搬迁模式更好地服务于国家扶贫工作大局。

9. 当代中国农村扶贫开发战略研究论坛

黄轩出生于甘肃省兰州市,12岁时父母离异,他随母亲去了广州生活,由于迷恋迈克尔·杰克逊,从此走上了舞蹈之路。黄轩中学就读于广东舞蹈学校,大学就读于北京舞蹈学院音乐剧系。

之后,他被张艺谋挑中,并获得了在古装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中饰演小王子的机会,但在临近开拍之前,因为剧本将小王子的年龄却从19岁改到了14岁,最终他与这个角色失之交臂。2005年,黄轩获得了“吉隆坡亚太地区健身先生”季军。

黄轩,1985年3月3日出生于甘肃省兰州市,中国内地影视男演员,毕业于北京舞蹈学院音乐剧系。

2007年,在剧情电影《地下的天空》中饰演男主角丁井生,从而正式进入演艺圈。2008年,在古装情感剧《红楼梦》中饰演薛蝌。

2009年,出演爱情电影《无人驾驶》。2011年,主演谍战剧《黎明前的暗战》。2012年,在惊悚悬疑电影《青魇》中饰演男主角郝冬。2013年,在剧情电影《黄金时代》中饰演骆宾基。

2014年,主演电影《推拿》,获得2014中国电影导演协会年度男演员提名;同年,凭借年代剧《红高粱》获得2014国剧盛典年度飞跃男演员奖;2015年,在古装传奇剧《芈月传》中饰演黄歇、魏丑夫;同年,获得第10届华语青年影像论坛新锐男演员奖;

2016年,其主演的职场剧《亲爱的翻译官》取得全国年度电视剧收视冠军;同年,凭借电视剧《女医·明妃传》获得第3届文荣奖最佳男主角奖;2017年,获得中国电视剧品质盛典年度最受喜爱的品质剧星奖;3月,主演警匪动作电影《非凡任务》;

12月,主演冯小刚导演的电影《芳华》票房突破十亿人民币;主演陈凯歌导演的电影《妖猫传》,票房突破5亿人民币。2018年,获得第6届“十大华语电影”年度男演员奖;同年,领衔主演都市情感创业剧《创业时代》。

2019年,入选2019福布斯中国100名人榜;2020年,参加央视五一晚会情景表演《你看!春天的花海》;同年,黄轩名列《2020福布斯中国名人榜》第48位。

2021年,领衔主演脱贫攻坚剧《山海情》;同年,主演电影《乌海》。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nanba.com.cn/zxfp/102244.html

标签: 中国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