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益理念 > 正文内容

怎么组织爱心募捐?

2022-09-23 05:47:09公益理念2

一、怎么组织爱心募捐?

现在越来越多人关注爱心慈善事业,不管是自愿还是被迫于某种压力,总之不管因为哪种原因,慈善事业在发展,慈善事业也就成为一项公益性的广告,既帮助了他人又对企业做了宣传。

确定慈善主题

慈善主题非常重要,慈善主题基本可以决定该慈善活动的参与人数和参与人活跃度,慈善主题鲜明才能使得慈善具有可信度而不是想谋求私利,这样便能吸引更多的人参与。

确定募捐形式

募捐形式需要根据实际能力去决定,大型的可以为慈善晚会或是一些特别的游戏,一般适合某些大企业单位请些名人、富人参加,小型的一般适合大学生爱心募捐,主要形式可以为游募,去一些流动人口多的地方摆摊募捐

拉赞助

不管是哪种形式的募捐,或大或小都需要一定的资金来运行。这时便要去拉赞助,可以找些爱心企业或者是需要广告宣传的企业。

邀请对象

大型的一般需要正式的官方预约邀请,并表明主题。小型的如学生主持的一般是在活动地点直接邀请有爱心的路人,可以不用你那么麻烦提前邀请,只需要选准地点便可。

宣传

宣传非常重要,宣传可以让更多的人知道这个活动,让更多的人参与这个活动。宣传可以借助所邀请的人物,主题,主办单位的作用进行扩大宣传效果。可以做些海报,视频,

实情叙述

这也是在活动中的一个小部分,但是是不可缺少的部分,募捐是要让爱心人士无偿的拿出自己的财富用于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不仅可以增加个人所捐的财物,还能增加参与募捐的人数,因此它也是活动的关键所在。

二、慈善捐赠可以抵税吗

法律分析:慈善捐款也是可以申请抵扣的。捐赠抵税是每个捐赠人的权利,虽然抵扣金额可能不多,但是一张张单薄的票据承载了每一位捐赠者的爱心。给公益组织捐赠,就可以申请索要捐赠票据,用于抵扣个人所得税。

法律依据:《关于公益性捐赠支出企业所得税税前结转扣除有关政策的通知》一、企业通过公益性社会组织或者县级(含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组成部门和直属机构,用于慈善活动、公益事业的捐赠支出,在年度利润总额12%以内的部分,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超过年度利润总额12%的部分,准予结转以后三年内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本条所称公益性社会组织,应当依法取得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资格。本条所称年度利润总额,是指企业依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计算的大于零的数额。

三、慈善捐赠仪式用接收还是接受

接受。

接收一般是关于信息的,或者人员的。

接受是形容词的用法,比如我接受教训。接收是名词的用法,比如我接收了100美元。接收是收到,看到,听到的意思。接收有被动接受的意思。而接受是因喜爱而接纳外界人和事物的一种的行为心理。接受是人的一种认同类行为。受盘人在发盘的有效期内,无条件地同意发盘中提出的各项交易条件,愿意按这些条件和对方达成交易的一种表示。接受在法律上称为”承诺”,接受一经送达发盘人,合同即告成立。心理学名词:接受是因喜爱而接纳外界人和事物的一种的行为心理。核心是价值观的认同。实现的手段多是信息堆积的结果。

慈善机构是出于人道主义动机,捐赠或资助慈善事业的社会活动。公共关系的慈善捐赠工作除了捐赠现款与实物外,还常常借助传播媒介如广播、电视、报刊等宣传慈善事业,引起社会公众对慈善事业的关心与支持,普及人道主义及社会公益思想、从而改善慈善机构的物质条件,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弘扬正义与爱心。慈善事业发展是很快的。2006年,中国全社会的慈善捐赠总额是100亿人民币,到了2014年就扩大到了1000亿人民币。

四、公益性捐赠为什么不能据实扣除?

根据财税[2018]15号文《关于公益性捐赠支出企业所得税税前结转扣除有关政策的通知》,企业通过公益性社会组织或者县级(含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组成部门和直属机构,用于慈善活动、公益事业的捐赠支出,在年度利润总额12%以内的部分,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超过年度利润总额12%的部分,准予结转以后三年内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国家政策规定,公益性捐赠只能如此处理,在这之前,公益性捐赠还不能结转至以后年度。

不过,并不是没有全额扣除的公益性捐赠,在一些突发灾害捐赠上,国家发布有文件可以全额扣除,不过这种捐赠有一定的随机性。国家更多的考虑还是为了防止企业通过公益性捐赠规避所得税。

国家也要赚钱,会计准则就是这么规定的,没办法。

国家需要保证税收收入。

五、举办慈善活动需要向民政局或其他部门申请吗?

有奖励写回答

做慈善活动需要和哪些部门申请

有奖励写回答共2个回答

刚荣q

高粉答主

说的都是干货,快来关注

聊聊

关注

成为第2129位粉丝

如果只是做慈善活动的话,不需要政府批准,建议与专业结合开展公益慈善活动。

公益从字面的意思来看是为了公众的利益,它的实质应该说是社会财富的再次分配。公益活动是指一定的组织或个人向社会捐赠财物,时间,精力和知识等活动。公益活动的内容包括社区服务,环境保护,知识传播,公共福利,帮助他人,社会援助,社会治安,紧急援助,青年服务,慈善,社团活动,专业服务,文化艺术活动,国际合作,等等。

组织要使开展的公益活动取得成功,必须认真地搞好策划工作,具体步骤如下:

制订赞助政策

根据组织的公众关系现状、目标、政策和经济能力,决定年度公益活动赞助金额,制订切实可行的赞助政策。

传播赞助信息

公共关系人员应该把组织的赞助政策,通过适当的传播渠道和传播方式,传递给可能向本组织提出赞助要求的单位。

确定赞助对象

1)掌握赞助对象情况。包括赞助对象业务内容、社会信誉、公众关系、面临问题等,以便有选择地进行赞助。

2)了解赞助项目情况。包括项目提出的背景,对公众的影响力,项目所需花费的财力、人力与物力情况,以及操作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困难和问题等。

3)进行成本效益分析。即进行赞助成本(组织付出的全部财力、人力、物力)与综合效益(赞助活动可能获得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进行分析比较。

4)认真确定赞助对象。社会组织的赞助活动应纳入科学管理的轨道,即以本组织的公共关系目标、本组织面对的社会环境为出发点,按照有利于组织综合效益提高的原则,充分考虑多方面利益,协调平衡,确定赞助对象,防止盲目赞助或因个人主观感情色彩而影响赞助。

沟通赞助对象

已经批准确定的赞助对象,要及时通知对方,做好实施准备。对不能满足或者不能全部满足赞助要求的对象,应该坦率相告,诚恳解释原因,争取互相理解。

公司公益活动

实施赞助计划

组织应安排专门的公共关系人员或组织专门的工作班子,负责赞助活动的具体实施。

1)分工负责落实。对整个赞助活动中的各个项目或环节,应分派具体人负责落实,各负其责,密切配合。

2)运用公关技巧。在实施过程中,公共关系人员应充分运用各种公共关系技巧与方法,以求最佳效果。

3)扩大组织影响。赞助活动本身就是为了扩大社会组织的影响,因此在赞助活动中,应尽量利用多种传播方式、途径,帮助主要活动的开展,扩大其影响。如利用大众传播媒介广泛宣传报道,利用广告传播烘托气氛,强化效果。

进行效果评估

赞助活动完成后,应进行效果评估,要总结经验,吸取教训。

1)评估公众评价与反响。

2)评估赞助计划完成情况。

3)制作赞助活动的声像资料。

4)写赞助活动总结。

5)做好新闻报道剪报资料的存档工作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nanba.com.cn/gyln/643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