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益理念 > 正文内容

如何看待共享经济

2022-09-03 21:10:45公益理念2

近年来,国家不断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发展共享经济下的新型就业模式。共享经济的快速发展不仅创造了大量新的就业岗位,还在改变着传统的就业方式,创造了庞大的灵活就业机会,成为人们自主择业和弹性就业的重要选择,稳就业保民生作用逐步凸显。

多项政策发布,鼓励发展共享经济下的就业新模式

近年来,国家不断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发展共享经济下的新型就业模式。2017年1月,政府发布《“十三五”促进就业规划》,规划明确支持发展共享经济下的新型就业模式。

2020年7月,发改委等13部门印发的《关于支持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激活消费市场带动扩大就业的意见》明确提出鼓励共享住宿、文化旅游等领域产品智能化升级和商业模式创新,发展生活消费新方式,培育线上高端品牌,鼓励发展“共享住宿”首次写入我国政府文件。

共享经济新就业形态优势明显,具有更高包容性及灵活性

在稳定和扩大就业方面,共享经济的快速发展不仅创造了大量新的就业岗位,还在改变着传统的就业方式,创造了庞大的灵活就业机会,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技能、时间和拥有的资源,以自雇型劳动者身份参与到共享经济活动中。共享经济就业新业态成为人们自主择业和弹性就业的重要选择,同时也为社会特定群体提供了广泛的就业机会。

共享经济就业新业态应用优势明显,一方面,新就业形态涉及领域宽,包容性强,内容多元化,部分岗位门槛低,为社会重点群体的就业创造了更广阔的空间和更多机会;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平台共享优势,可以根据市场供需变化,及时调节劳动力的供给量,促进劳动力跨业流动和减少摩擦性失业。

共享经济参与者数量逐年提高,稳就业保民生作用逐渐凸显

2019年和2020年,我国先后发布了3批共38种新职业,与共享经济相关的职业占比超过一半。共享经济发展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催生了大量新职业,在拓宽就业渠道、增加劳动者收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共享经济形势下,就业模式从传统的“公司+雇员”向“平台+个人”转变,就业市场结构发生变化。

自谋职业、短期合同工、非全日制就业等灵活就业在就业形态中占比越来越高,在缓解就业市场结构性矛盾中作用显著。网约车司机、外卖骑手、电商主播、在线咨询师、电子竞技员等新工种成为越来越多年轻人的就业选择。2019年,滴滴平台兼职人员占比达78.9%,美团平台占比达52%,爱彼迎平台占比达90%。

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突发疫情冲击与就业市场持续存在的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相叠加,2020年我国就业总体形势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2020年1-11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099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22.1%。

全面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并好于预期,离不开一系列保就业政策的实施,也得益于共享经济发展提供了大量灵活就业岗位,在拓宽就业渠道、增强就业弹性、增加劳动者收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从参与者人数看,2017-2020年,我国共享经济参与者中服务提供人数整体呈上升趋势。2020年我国共享经济参与者人数约为8.3亿人,其中服务提供者约为8400万人,同比增长约7.7%。

从共享经济平台企业员工人数上看,2017-2020年,我国共享经济平台企业员工人数逐年增长,初步估算,2020年我国共享经济平台企业员工数631万人,同比增长约1.3%。

――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全球及中国共享经济发展模式与典型案例分析报告》

共享经济的话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不可少的一种比较实用型的经济,共享经济的话也比较的简约方便,也能让人们享受到更多。

嗯共享经济很好啊啊特别是有一个啊集体观念啊一起来啊研究一起来发现一起来发明一起来创造一起来享受啊很好

和看待共享经济,共享经济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

共享经济是如何在中国发展起来的?

一、在中国,经济转型、产业升级等带来的拉力以及技术创新、供给侧改革和“双创”活动产生的推力,再加上庞大的经济规模和人口规模优势,“共享经济”即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二、共享经济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实现资源的重新分配,网络用户数量的增加和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是共享经济这一概念得以爆发的重要因素。

三、城镇化水平的提升也促进了共享经济的发展,当城镇化发展到一定水平时,人群形成聚集效应,供需双方都有集中的趋势,这使得解决个性化需求这样的商业模式变的可行,于是共享经济趁势发展。

四、关于我国共享经济的发展可参考艾媒咨询发布的《2018-2019中国共享经济行业全景研究报告》。

我国共享经济发展迅速

从过去几年的情况看,以共享经济为重要代表的新经济,开始成为我国重要的增长动力。在新经济中,我国共享经济发展尤其迅速。《中国共享经济发展年度报告(2019)》显示,2018年我国共享经济的市场交易额接近3万亿元,约为29420亿元,比上年增长41.6%。而且未来三年仍将保持年均30%以上的增速,由此将发挥稳就业和促消费等方面的巨大潜力。

2017-2018年中国共享经济发展规模统计情况(单位:亿元、%)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中国共享经济面临种种挑战

任何新业态的兴起,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都不可避免地带来各种新挑战。共享经济在经济生活中也面临着相关的挑战,突出表现在一些业态的资源密集投入与实际需求明显脱钩,资源配置低下。

比如,数据显示,2019年上半年北京全市共享单车日均骑行量为160.4万次,平均日周转率仅为1.1次/辆,相当于在京投放的单车每辆每天只被使用了1.1次,周均活跃车辆也仅占三成,车辆投放总量严重过剩。曾经常见于街头的共享单车小蓝、酷骑相继停运,超过数百万辆单车沦为僵尸车。

共享经济的本质是盘活资源、整合配置、提升效率。如果一个新业态在资源利用上的效率还不及传统业态,那么这个业态的发展一定不可持续。

从资本角度看,资本在风口投入,对业态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如果大量资金回报率低下,将带来巨大的试错成本。

因此,从共享单车的案例可以看出,任何新业态的发展,都不是无市场边界的,都不可能无限扩张。这既不符合市场经济内逻辑,也不符合产业发展的自身规律。

发挥产业调控与市场监管的作用

应当说,共享经济的发展,仍有巨大空间。但共享经济的发展,不能是前几年那种野蛮生长的态势,而应该是基于市场需求的良性发展,是真正解决市场痛点的发展。要实现这个目标,需要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也需要发挥产业调控与市场监管的作用。

首先,在产业发展空间上,个体理性不等于集体理性,资本过度密集投入并不意味着资源最优配置。对此,相关部门需要有一个宏观趋势把握,在尊重市场主体投资意愿的同时,通过提供更加充分的信息、加强行业指导与沟通等方式,减少市场主体投资的盲目性;应该是科学规划和市场投放相结合,使共享经济的发展试错成本尽可能最低。

其次,共享经济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没有弥补其外部成本,比如共享单车的日常运营占用了城市公共资源;共享单车报废后占用土地资源并产生固体废物。这就需要在尊重产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加强对新业态的事中事后监管,尤其是有效应对这类外部性的问题。

再次,共享经济企业在日常运行中如何进行有效的事中事后监管,还需要涉及多方面的问题。比如,有的经营模式打着共享经济,却主要通过租金资金池来盈利,形成了一种异化的模式。这不仅对共享经济自身不利,而且有可能引发某些风险。从实践看,有的地区监管空白和有的地区监管过度同时并存,用旧制度监管新业态的问题还比较突出。这就需要把握共享经济的特征,加快完善相关利益方的权利、责任的划分、界定、保护。由此形成共享经济健康发展的制度环境。

更多数据来源及分析请参考于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全球及中国共享经济发展模式与典型案例分析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解决方案。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nanba.com.cn/gyln/395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