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益话题 > 正文内容

庆阳市爱心公益基金(庆阳市爱心志愿者协会)

2022-09-25 20:25:25公益话题2

1.庆阳市爱心志愿者协会

一、进入:

  (一)对西安口岸入境目的地为外省的人员,实施14天集中隔离,第1、4、7、13天进行核酸检测,其中第13天要求核酸平行检测+抗体检测,“点对点”送至离陕交通工具。

  (二)对目的地为陕西省的入境人员,实施21天集中隔离+7天居家隔离措施,即在西安口岸集中隔离14天,隔离期满后,本省外市的,由目的地城市“点对点”闭环接回;目的地为西安市的,继续在市级入境隔离场所集中隔离至21天,由目的地所在区县点对点接回并落实7天居家隔离。

  (三)对外省口岸隔离期满返回西安人员,由各区县、开发区指挥部“点对点”闭环接回,补足21天集中隔离,后继续落实7天居家隔离管控措施。

  (四)对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县(区)来返人员,落实集中隔离观察14天的措施和2次核酸检测。

  (五)对中高风险地区所在设区市(不含中高风险地区及其所在县)来返人员,落实居家隔离14天的措施和2次核酸检测。

  (六)对中高风险地区所在省和重点边境省份来返人员实施健康监测14天和1次核酸检测等措施。

  (七)自8月13日零时起,对省外新入西安市人员实行查验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措施。

2.庆阳市爱心志愿者协会地址

来自19个国家的29名优秀护士获得了弗洛伦斯·南丁格尔奖章。南丁格尔奖表彰护理人员在救助武装冲突或自然灾害受害者过程中表现出的非凡勇气和做出的卓越贡献,也表彰公共卫生或护理教育领域的模范服务或开拓精神。

获奖者由各国国家红十字会或红新月会提名,然后由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及国际护士理事会组成的委员会评选。

澳大利亚

克里斯蒂娜·德利昂女士

注册护士。澳大利亚红十字会卫生协调员。为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工作,积极从事冲突和灾害局势中的救护工作。

伊冯娜·吉尼弗女士

注册护士。澳大利亚红十字会卫生代表。为澳大利亚红十字会、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以及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工作,积极从事冲突和灾害局势中的救护工作。

丹尼丝·莫伊尔女士

注册护士。为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和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工作,积极从事冲突和灾害局势中的救护工作。

白俄罗斯

加林娜·库拉吉娜女士

注册护士。明斯克国家机构"共和国医疗康复与浴疗中心"护士长。积极从事公共卫生领域的工作。

中非共和国

卡塔拉·泽娜巴女士

注册助产士。中非红十字会副主席。 积极从事冲突局势中的救护工作及医疗教育领域工作。

中国

李红女士

注册护士。福建省立医院副院长。积极从事灾害局势中的救护工作及公共卫生和护理教育领域工作。

刚果民主共和国

维奥莱特·拉屈吕·克弗瓦女士

注册护士。积极从事冲突局势中的救护工作和护理教育领域工作。

丹麦

安妮·菲约德女士

注册护士。无国界医生组织医疗团队负责人。积极从事冲突和灾害局势中的救护工作。

阿斯特丽兹·奥普斯鲁普女士

注册护士。为无国界医生组织工作,积极从事冲突和灾害局势中的救护工作。

夏洛特·基斯廷·博伊图梅洛·伊费女士

注册护士,巴基斯坦白沙瓦的教学护士。积极从事冲突局势中的救护工作。

爱尔兰

维维安·拉斯蒂德女士

注册护士。目前为尼日利亚迈杜古里拘禁事务护士。积极从事冲突和灾害局势中的救护工作。

日本

秋山正子女士

注册护士。东京美琪癌症照护中心主任。积极从事公共卫生和护理教育领域的工作。

竹下 (浦田)喜久子

日本红十字看护大学研究生院国际护理/灾害护理教授。积极从事灾害局势中的救护工作以及公共卫生和护理教育领域工作。

肯尼亚

内奥米·恩加鲁伊亚女士

注册护士。肯尼亚红十字会社区传染病和流行病防备计划项目官员。

黎巴嫩
乌尔苏莱·利兹克女士
注册护士。巴拉曼德大学护理系主任。积极从事冲突局势中的救护工作以及公共卫生和护理教育领域工作。

新西兰
弗利西蒂·简·盖普斯女士
注册护士。为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和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服务,积极从事灾害局势和冲突局势中的救护工作以及公共卫生领域的工作。

尼日利亚
豪娃·利曼女士
追授
在红十字国际委员会支持的兰恩初级医疗中心任助产士顾问。她于2018年10月15日遇害。

赛富拉·侯赛尼女士
追授
在红十字国际委员会支持的兰恩初级医疗中心任助产士顾问。她于2018年9月15日遇害。

巴勒斯坦
穆罕默德·赫西先生
应急医疗技术员。巴勒斯坦红新月会汗尤尼斯救护中心负责人。积极参与冲突局势中的救护工作。

南苏丹
罗斯玛丽·卡迪·吉扬护士
注册护士。朱巴军事医院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病房主管护士。积极参与冲突局势中的救护工作。

瑞典
莫德·安兰女士
注册护士。为瑞典红十字会、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和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工作,积极从事冲突和灾害局势中的救护工作。参与制定国际联合会第一项全球卫生政策。

卡塔琳娜·奥贝格·菲希特尔女士
注册护士。为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工作,积极从事冲突和灾害局势中的救护工作。

莱娜·内特耶弗女士
注册护士。为瑞典红十字会、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和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工作,积极从事冲突和灾害局势中的救护工作。

叙利亚
穆罕默德·马松-里法伊
叙利亚红新月会急救志愿者。积极从事冲突局势中的救护工作。

乌克兰
瓦伦蒂娜·巴绍娃女士
注册护士。乌克兰红十字会第聂伯溺和霍尔季齐分部负责人,积极从事冲突和灾害局势中的救护工作。

娜塔莉亚·雅科夫列娃女士
注册护士。乌克兰红十字会斯坦尼沙卢汉斯克分部负责人,积极从事冲突和灾害局势中的救护工作。

英国

基尔斯蒂·博登女士

追授

注册护士。从事公共卫生领域工作。澳大利亚护士,在伦敦盖斯医院工作。2017年6月3日,她在伦敦桥袭击事件中为公众提供救助时遇害。

美国

贾妮丝·施普林格博士

注册护士。美国红十字会的国际服务部志愿合作伙伴 、中北分部残疾人融入项目顾问,灾害卫生服务主管。积极从事灾害局势中的救护工作以及公共卫生和护理教育领域的工作。

丹娅·波特女士

注册护士。马迪根部队医疗中心门诊护士。积极从事灾害局势中的救护工作。

3.庆阳市爱心志愿者协会捐款用途

来自19个国家的29名优秀护士获得了弗洛伦斯·南丁格尔奖章。南丁格尔奖表彰护理人员在救助武装冲突或自然灾害受害者过程中表现出的非凡勇气和做出的卓越贡献,也表彰公共卫生或护理教育领域的模范服务或开拓精神。

获奖者由各国国家红十字会或红新月会提名,然后由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及国际护士理事会组成的委员会评选。

澳大利亚

克里斯蒂娜·德利昂女士

注册护士。澳大利亚红十字会卫生协调员。为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工作,积极从事冲突和灾害局势中的救护工作。

伊冯娜·吉尼弗女士

注册护士。澳大利亚红十字会卫生代表。为澳大利亚红十字会、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以及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工作,积极从事冲突和灾害局势中的救护工作。

丹尼丝·莫伊尔女士

注册护士。为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和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工作,积极从事冲突和灾害局势中的救护工作。

白俄罗斯

加林娜·库拉吉娜女士

注册护士。明斯克国家机构"共和国医疗康复与浴疗中心"护士长。积极从事公共卫生领域的工作。

中非共和国

卡塔拉·泽娜巴女士

注册助产士。中非红十字会副主席。 积极从事冲突局势中的救护工作及医疗教育领域工作。

中国

李红女士

注册护士。福建省立医院副院长。积极从事灾害局势中的救护工作及公共卫生和护理教育领域工作。

刚果民主共和国

维奥莱特·拉屈吕·克弗瓦女士

注册护士。积极从事冲突局势中的救护工作和护理教育领域工作。

丹麦

安妮·菲约德女士

注册护士。无国界医生组织医疗团队负责人。积极从事冲突和灾害局势中的救护工作。

阿斯特丽兹·奥普斯鲁普女士

注册护士。为无国界医生组织工作,积极从事冲突和灾害局势中的救护工作。

夏洛特·基斯廷·博伊图梅洛·伊费女士

注册护士,巴基斯坦白沙瓦的教学护士。积极从事冲突局势中的救护工作。

爱尔兰

维维安·拉斯蒂德女士

注册护士。目前为尼日利亚迈杜古里拘禁事务护士。积极从事冲突和灾害局势中的救护工作。

日本

秋山正子女士

注册护士。东京美琪癌症照护中心主任。积极从事公共卫生和护理教育领域的工作。

竹下 (浦田)喜久子

日本红十字看护大学研究生院国际护理/灾害护理教授。积极从事灾害局势中的救护工作以及公共卫生和护理教育领域工作。

肯尼亚

内奥米·恩加鲁伊亚女士

注册护士。肯尼亚红十字会社区传染病和流行病防备计划项目官员。

黎巴嫩
乌尔苏莱·利兹克女士
注册护士。巴拉曼德大学护理系主任。积极从事冲突局势中的救护工作以及公共卫生和护理教育领域工作。

新西兰
弗利西蒂·简·盖普斯女士
注册护士。为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和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服务,积极从事灾害局势和冲突局势中的救护工作以及公共卫生领域的工作。

尼日利亚
豪娃·利曼女士
追授
在红十字国际委员会支持的兰恩初级医疗中心任助产士顾问。她于2018年10月15日遇害。

赛富拉·侯赛尼女士
追授
在红十字国际委员会支持的兰恩初级医疗中心任助产士顾问。她于2018年9月15日遇害。

巴勒斯坦
穆罕默德·赫西先生
应急医疗技术员。巴勒斯坦红新月会汗尤尼斯救护中心负责人。积极参与冲突局势中的救护工作。

南苏丹
罗斯玛丽·卡迪·吉扬护士
注册护士。朱巴军事医院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病房主管护士。积极参与冲突局势中的救护工作。

瑞典
莫德·安兰女士
注册护士。为瑞典红十字会、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和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工作,积极从事冲突和灾害局势中的救护工作。参与制定国际联合会第一项全球卫生政策。

卡塔琳娜·奥贝格·菲希特尔女士
注册护士。为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工作,积极从事冲突和灾害局势中的救护工作。

莱娜·内特耶弗女士
注册护士。为瑞典红十字会、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和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工作,积极从事冲突和灾害局势中的救护工作。

叙利亚
穆罕默德·马松-里法伊
叙利亚红新月会急救志愿者。积极从事冲突局势中的救护工作。

乌克兰
瓦伦蒂娜·巴绍娃女士
注册护士。乌克兰红十字会第聂伯溺和霍尔季齐分部负责人,积极从事冲突和灾害局势中的救护工作。

娜塔莉亚·雅科夫列娃女士
注册护士。乌克兰红十字会斯坦尼沙卢汉斯克分部负责人,积极从事冲突和灾害局势中的救护工作。

英国

基尔斯蒂·博登女士

追授

注册护士。从事公共卫生领域工作。澳大利亚护士,在伦敦盖斯医院工作。2017年6月3日,她在伦敦桥袭击事件中为公众提供救助时遇害。

美国

贾妮丝·施普林格博士

注册护士。美国红十字会的国际服务部志愿合作伙伴 、中北分部残疾人融入项目顾问,灾害卫生服务主管。积极从事灾害局势中的救护工作以及公共卫生和护理教育领域的工作。

丹娅·波特女士

注册护士。马迪根部队医疗中心门诊护士。积极从事灾害局势中的救护工作。

4.庆阳市爱心志愿者协会财务管理制度

2021甘肃高考新政策-高考加分政策具体如下:

  (一)教育部规定照顾政策项目

  1.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毕业考生,可在考生统考实际成绩上加一项,作为考生的总分进行投档。录取与否由高等学校决定。

  (1)烈士子女,录取时文化课加20分。

  (2)对报考汉语言授课的普通高等学校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少数民族考生,录取时文化课加20分。

  (3)归侨、华侨子女、归侨子女和台湾省籍考生,录取时文化课加10分。

  (4)自主就业的退役士兵,录取时文化课加10分。

  (5)在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含)以上或被大军区(含)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录取时文化课加20分。

  2.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毕业考生,可优先录取。录取与否由高等学校决定。

  (1)平时荣获二等功或者战时荣获三等功以上奖励军人的子女,一至四级残疾军人的子女,因公牺牲军人的子女,驻国家确定的三类以上艰苦边远地区和西藏自治区,解放军总部划定的二类以上岛屿工作累计满20年军人的子女,在国家确定的四类以上艰苦边远地区或者解放军总部划定的特类岛屿工作累计满10年军人的子女,在飞或停飞不满1年或达到飞行最 高年限空勤军人的子女,从事舰艇工作满20年军人的子女,在航天和涉核岗位工作累计满15年军人的子女,参加全国统考录取并达到有关高校投档要求的,应予以优先录取。退出部队现役的考生、残疾人民警察参加全国统考录取的,按有关规定执行。

  (2)公安烈士、公安英模和因公牺牲、一级至四级因公伤残公安民警子女报考普通高校,按照《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公安英烈和因公牺牲伤残公安民警子女教育优待工作的通知》(公政治〔2018〕27号)的有关规定执行。

  (3)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人员及其子女参加全国统考录取的,按照《关于做好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人员及其子女教育优待工作的通知》(应急〔2019〕37号)及甘肃省应急管理厅、甘肃省教育厅《关于印发<甘肃省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人员子女教育优待规定>的通知》(甘应急人事〔2019〕41号)执行。

  (4)散居在汉族地区的少数民族考生,在与汉族考生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5)经共青团中央青年志愿者守信联合激励系统认定,获得5A级青年志愿者的,在与其他考生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二)甘肃省地方性照顾政策项目

  1.长期居住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汉族考生,报考省属院校理工、文史类专业,录取时文化课加10分。

  2.2016年1月1日(不含)之前出生的甘肃省农村户籍独生子女户和二女结扎户考生,报考省属院校理工、文史类专业,录取时文化课加5分。

  各类考生享受照顾加分在录取时不累计,考生只能根据本人实际情况选定一项进行申报。预科生、定向生、中职生、高水平运动队等特殊类型招生投档录取时不享受照顾加分;艺术、体育类考生报考艺术、体育类专业,投档录取时文化课不享受照顾加分;不安排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的招生项目均不能享受照顾加分。

  (三)享受照顾政策考生资格审查

  各级招委会要严格执行教育部和省招委会有关规定,明确责任,加强享受照顾政策考生资格审查,严防考生资格造假,健全省、县(区)、中学三级公示制度。

  (四)照顾证明信息采集

  各类享受照顾考生须在5月底前提交照顾证明,逾期一律不予认可。具体时间详见《关于印发2020年<甘肃省普通高校招生享受照顾政策考生登记表>的通知》(甘教考院〔2020〕11号)。

  (五)享受照顾政策考生的公示

  对于享受各类照顾加分的考生名单、项目除在省教育考试院网站上公布外,还须在考生所在县级教育考试招生机构和考生所在单位及中学中 公集示中 公示,公示的时间不少于10个工作日,并保留至8月底,充分接受群众监督。未经公示的考生及其加分项目、分值不得计入投档成绩并使用。

5.庆阳市爱心志愿者协会会长

南泥湾精神发源于延安城东南45公里的南泥湾村。南泥湾是中国共产党军垦事业的发祥地,是南泥湾精神的诞生地。南泥湾位于西安-黄帝陵-延安-南泥湾-黄河壶口瀑布-西安旅游环线上,是延安旅游名胜景点之一,也是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南泥湾的主要景点有:毛泽东视察南泥湾旧居、三五九旅旅部旧址、七一八团烈士纪念碑、七一九团烈士纪念碑、中央管理局干部休养所旧址、南泥湾垦区政府旧址、八路军炮兵学校旧址、九龙泉、南泥湾大生产展览室等。

当年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时,蒋介石国民党军队向共产党、八路军抗日根据地发动了大规模扫荡,并调集几十万军队包围陕甘宁边区,实行严密的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并叫嚣要“饿死八路军,困死八路军”。当时的边区地广人稀,土地贫瘠,要靠群众担负起几万干部、战士和学生的吃穿用,实在是一件难事。毛泽东当时说“我们曾经弄到几乎没有衣穿,没有油吃、没有纸、没有菜、战士没有鞋袜,工作人员在冬天没有被盖……我们的困难真是大极了”。

6.庆阳市阳光志愿者协会

卢晓锋,男,汉族,生于1981年2月,甘肃庆阳人,中共党员,文学学士,甘肃文明网特约评论员,中国文明网庆阳联盟网站特约评论员,庆阳市志愿服务联合会会员,庆阳市雷锋精神研究会会员,先后从事教育教学、教育行政管理、语言文字规范化、宣传思想精神文明建设等工作。

7.庆阳市爱心志愿者协会苟老师

常用文言虚词详析

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一)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 例如:

作《师说》以贻之。(《师说》,代人,作宾语。)

輮使之然也。(《劝学》,代物,作兼语。)

人非生而知之者。(《师说》,代事理,作宾语。)

(二)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通常作复指性定语。如:

均之二策。(《廉颇蔺相如列传》)

2.用作助词,也分几种情况:

(一)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如:

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赤壁之战》)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二)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如: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三)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如:

宋何罪之有?(《公输》,即"宋有何罪")

(四)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译时也可省去。如: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师说》)

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捕蛇者说》)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隆中对》)

(五)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如:

顷之,烟炎张天。(《赤壁之战》)

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毛遂自荐》)

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一)第三人称代词。可代人、代事物,有在名词之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例如: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二)第三人称代词。一般代人,用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整个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修饰语)应译为"他""它"不能加"的"。如:

秦王恐其破壁。(《廉颇蔺相如列传》"其破壁"作宾语。)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其闻道"作主语。)

此皆言其可目者也。(《芙蕖》"其可目"作宾语。)

(三)活用为第一人称。可用作定语或小主语,视句意译为"我的"或"我(自己)"。如:

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赤壁之战》)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四)指示代词,表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如:

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

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赤壁之战》)

(五)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如: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

2.用作副词。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测度、反诘、婉商、期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助词配合,视情况可译为"大概""难道""还是""可要"等,或省去。例如:

其皆出于此乎?(《师说》表测度。)

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表反诘。)

汝其勿悲!(《与妻书》表婉商。)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表期望。)

3.用作连词。作连词用时,通常放在句首,或表假设,可译为"如果";或表选择,可译为"还是"。例如: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故哉?(《送东阳马生序》表假设。)

1.用作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一)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蟹六跪而二螯。(《劝学》)

(二)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三)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如: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石钟山记》)

(四)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五)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如: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六)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如: 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 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说》)

2.用作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例如:

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记王忠肃公翱事》)

3.复音虚词"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例如:

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口技》)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1.用作连词,可表示多种关系。

(一)表示承接关系。一般用来连接两个分句或紧缩复句中的前后两层意思,表示两件事情在时间上、事理上的紧密联系。可译为"就""便",或译为"原来是""已经是"。例如:

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鸿门宴》)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劝学》)

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石钟山记》)

子灿寐而醒,客则鼾睡炕上矣。(《大铁椎传》)

(二)表示假设关系。有的用在前一分句,引出假设的情况,相当于"假使""如果";有的用于后面的分句,表示假设或推断的结果,相当于"那么""就"。例如: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捕蛇者说》)

(三)表示并列关系。这种用法都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则"连用,每个"则"字都用在意思相对、结构相似的一个分句里,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不是表示两个词之间)。可译为"就",或不译。例如: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师说》)

入则孝,出则弟。(《论语·学而》)

(四)表示转折、让步关系。表示意思有转折时,"则"字用在后一分句,可译为"可是""却";表示姑且承认一件事,预备下句转入正意时,"则"字用在前一分句,可译为"虽然""倒是"。例如: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师说》)

其室则迩,其人甚远。(《诗经·东门之》)

2.用作副词。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可译作"是""就是"。例如: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非死则徙尔。(《捕蛇者说》)

1.用作代词。有时分指它前面已经出现过的人或物中的一部分,有时泛指某人、某物或某种情况,可译为"有人""有的""某人"等。例如:

或师焉,或不焉。(《师说》)

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登泰山记》)

或曰此鹳鹤也。(《石钟山记》)

2.用作副词。表示不敢或不能肯定,可译为"或许"、"也许"、"可能"等。例如: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岳阳楼记》)

3.用作连词。表示两种(或以上)情况可供选择或者动作行为的交替发生,可译为"或者""有时"。例如:

人或益之,人或损之,胡可得而法?(《察今》)

蛟或浮或没。(《周处》)

1.用作副词。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就""这才"等;也可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是逆转相背的,可译为"却""竟(然)""反而""才"等;还可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才""仅"等。例如:

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曹刿论战》)

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今君乃亡赵走燕。(《廉颇蔺相如列传》)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石钟山记》)

臣乃敢上壁。(《谦颇蔺相如列传》)

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项羽本纪》)

2.用作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不能作宾语。例如: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3.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等。例如:

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

嬴乃夷门抱关者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乃"有时还作连词用,释为"若夫"、"至于""如果"等。例略。

1.用作副词。表示动作行为的完结。可译为"……以后""已经""完全"等,有时"既已"连用,可译为"已经……之后";也表示在隔了一段短时间以后,发生了某事,可译为"不久",有时"既而"连用,意义不变。例如:

相如既归,赵王以为贤大夫。(《廉颇蔺相如列传》)

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子鱼论战》前"既",已经;后"既",完全。)

弗听,既,又欲立王子职而黜太子商臣。(《左传》文公元年)

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五人墓碑记》)

2.用作连词。连接词与词、分句与分句,表示两种情况同时存在,或者由前一分句的事实引出下一分句的推论。常和"且""则""又"等词前后呼应。例如:

既来之,则安之。(《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三军既惑且疑,则诸侯之难至矣。(《谋攻》)

1.用作连词。用在复句的前一分句表示让步,可译为"即使""纵使";或表示假设,可译为"如果""假如"。例如:

即可不死,而离散不相见。(《与妻书》)

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国胡以相恤?(贾谊《论积贮疏》)

2.用作副词。用在动词前,表示前后两件事紧相衔接,或表示两种情况紧相联系。可译为"立即""马上""就"等。例如:

(樊)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鸿门宴》)

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五人墓碑记》)

其无宿根者,即候苗成而未有花时采。(《采草药》)

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例如:

水旱疾疫,即天地调剂之法也。(《治平篇》)

1.用作介词。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视情况译为"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用(凭)什么身份"等。例如:

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察今》)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乃入见。问:"何以战?"(《曹刿论战》)

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五人墓碑记》)

(二)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例如:

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三)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例如: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廉颇蔺相如列传》)

时操军兼以饥疫,死者太半。(《赤壁之战》)

(四)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用法同"于",可译为"在""从"。例如: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登泰山记》)

今以长沙豫章往,水道多绝,难行。(《汉书·西南夷传》)

(五)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例如:

天下有变,王割汉中以楚和。(《战国策·周策》)

(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信陵君窃符救赵》)

2.用作连词。用法和"而"有较多的相同点,只是不能用于转折关系。

(一)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常用来连接动词、形容词(包括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的短语),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例如: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

(二)表示承接关系,"以"前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例如: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游褒禅山记》)

(三)表示目的关系,"以"后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而""来""用来""以致"等。例如:

作《师说》以贻之。(《师说》)

剑赀财以送其行。(《五人墓碑记》)

不宜妄自菲薄……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

(四)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例如:

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信陵君窃符救赵》)

古人……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五)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例如: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陶渊明《归去来辞》)

3.复音虚词"以是""是以",相当"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例如: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

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石钟山记》)

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庖丁解牛》)

"于"是介词,总是跟名词、代词或短语结合,构成介宾短语去修饰动词、形容词,表示多种组合关系。

1.引进动作的时间、处所、范围、对象、方面、原因等,视情况可译为"在""在……方面""在……中""向""到""自""从""跟""同""对""对于""给""由于"等。例如:

得复见将军于此。(《鸿门宴》在)

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公输》在……方面)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在……中)

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向)

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赤壁之战》到)

谓狱中语乃亲得之于史公元。(《左忠毅公逸事》从、自)

故燕王欲结于君。(《廉颇蔺相如列传》跟、同)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对、对于)

昔先皇颁僧保所货西洋珠于侍臣……(《记王忠肃公翱事》给)

2.放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为"比",有时可译为"胜过"。例如:

良曰:"长于臣。"(《鸿门宴》)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

有时则只是表示对象的性质和状态,可不译。例如:

非常之谋难于猝发……(《五人墓碑记》)

3.放在动词之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可译为"被",有时动词前还有"见""受"等字和它相应。例如:

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五人墓碑记》)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受制于人……(《赤壁之战》)

4.复音虚词"于是",用法与现代汉语的"于是"不完全相同。

(一)放在句子开头,表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关系,与现在的承接连词或因果连词相同。现代汉语也这样用。 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缻。(《廉颇蔺相如列传》)

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五人墓碑记》)

(二)放在谓语之前或谓语之后,"于是"属介宾短语作状语或补语。可根据"于"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在这""从这"等。

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在这职业上"《捕蛇者说》)

"虽"作连词,在文言中有两种用法。

1.用在假设关系的句子里,作用是先承认一种假设,然后转入正意,可译为"即使"。例如:

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捕蛇者说》)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

2.用在转折关系的句子里,作用是先承认一事实,下面再转入正意。可译为"虽然"。例如:

豫州军虽败于长坂,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赤壁之战》)

3.复音虚词"虽然"。

现在汉语用"虽然"的地方,文言只用一个"虽"字。文言的"虽然","虽"是转折连词,"然"是指示代词,结合在一起,有承上转下的作用,相当于"虽然如此"或"话纵然这么讲"。例如:

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唐雎不辱使命》)

1.用作连词,主要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可是""但是"。例如:

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赤壁之战》)

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鸿门宴》)

"然"有时和"而"连用,"然"代指上文所说情况,"而"表示转折,等于说"如此(这样),可是……"。例如: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然"还常和"则"结合,"然"是承接上文事实,"则"是由此进行阐述或论断,可译为"既然如此,那么(那就)",也可单译为"那么"。例如:

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

2.用作代词。相当于口语中"这样""如此"。例如:

輮使之然也。(《劝学》)

不然,籍何以至此?(《鸿门宴》)

3.用作助词,又分两种情况。

(一)用在形容词之后,作为词尾,相当于口语的"……地"。例如:

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捕蛇者说》)

大石……森然欲搏人……(《石钟山记》)

(二)用在名词或短语之后,前面有"若""如""犹"等词与之照应的,可译为"的样子""一般""那样"。例如:

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

而半山居雾若带然。(《登泰山记》)

"然"还常作应对之辞,同口语中"是的""对的"相似。或者表示赞成、同意,即"认为是""认为对"的意思。例如:

袁曰:"然,固有所闻。"(《谭嗣同》)

成然之。(《促织》)

1.用作代词。

(一)表对称,相当于"你""你们";作定语时则译为"你的"。例如:

若毒之乎?(《捕蛇者说》你)

更若役,复若赋……(《捕蛇者说》你的)

(二)表近指,相当于"这""这样""如此"。例如:

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论语·宪问》)

2.用作连词。

(一)表假设,相当于"如果""假设"等。例如:

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赤壁之战》)

(二)表选择,相当于"或""或者"。例如:

以万人若一郡降者,封万户。(《汉书·高帝纪》)

"若"和"夫""至"结合,组成"若夫""至若",放在一段或另一层意思的开头,表示他转。例如:

若夫霪雨霏霏……至若春和景明……(《岳阳楼记》)

"为"在文言中经常用作动词和介词,也可以用作助词。用作动词,意思是"做"。还可作判断词"是"用。这些都属于实词范围。下文介绍作虚词用的几种用法。

1.用作介词。除表被动外,一般读去声。

(一)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为"向""对"等。例如: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二)表示动作、行为的替代。可译为"替""给"等。例如:

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赤壁之战》)

公为我献之。(《鸿门宴》)

(三)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当""等到"等。例如:

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使楚》)

(四)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为"为着"、"为了"。例如: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史记·货殖列传序))

(五)表示动作、行为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例如:

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庖丁解牛》)

(六)表示被动关系。读阳平声,可译为"被"。"为"所引进的是动作行为的主动者;有时亦可不出现主动者;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例如:

有决渎于殷周之世者,必为汤武笑矣。(《五蠹》)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赤壁之战》)

2.用作助词。读阳平声,放在疑问句之末,表示诘问,前面有疑问代词跟它呼应。可译为"呢"?例如:

如今人方为刀俎……何辞为?(《鸿门宴》)

惟(唯、维)

1.用作副词。

(一)表示限于某个范围,相当于"只"。例如:

天下健者,惟有足下。(《谭嗣同》)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琵琶行》)

(二)表示限于某个范围,相当于"只有""只是"。如:

今数雄已灭,惟孤尚存。(《赤壁之战》)

原其理,当是为谷中大水冲激,沙土尽去,唯巨石岿然挺立耳。(《梦溪笔谈》)

(三)表示祈使或命令,相当于"希望"或"请"。如:

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廉颇蔺相如列传》)

(四)表示动作行为的根据与缘由,相当于"正因为""只因为"。

吾子淹久于敝邑,唯是脯资饩牵竭矣。(《肴之战》)

2.用作助词,常与"是"搭配成固定结构"唯……是……"。如:

其以义理相咨访,孜孜焉唯进修是急,未之多见也,况流俗乎?(《问说》)"惟""唯""维"作为虚词使用时,古时可以通用。

1.用作介词。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依据、方式,可分别译为"因为""由于","趁着""凭借","经过""通过"。例如:

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后汉书·张衡传》)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廉颇蔺相如列传》)

2.用作连词。表示顺接上文,可译为"于是""便"。例如:

因拔刀斫前奏案……(《赤壁之战》)

相如因持璧却立……(《廉颇蔺相如列传》)

1.用作副词。 "盖"用在句首,作副词,表示下边说的一些话,是带有推测性的断定,相当于现代汉语中"大概"推想"的意思。如:

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游褒禅山记》

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季氏将伐颛臾》)

表示这种意思的"盖",也有用于句中的。如:

吾之意盖谓以汝之弱,必不能禁失吾之悲。 (《与妻书》)

2.用作连词。 连接上文,起说明原因的作用,也含有不十分确定之意。如:

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游褒禅山记》)

谢灵运为永嘉守,凡永嘉山水,游历殆遍,独不言此山,盖当时未有雁荡之名。(《雁荡山》)

1.用作助词。

经常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结合,组成"所"字结构。"所"字结构是名词性短语,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况"等。如:

于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所过,今公子故过之。(《信陵君窃符救赵》)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

余在患难中,间以诗记所遭。(《〈指南录〉后序》)

"所"和动词结合,后面再有名词性结构,则所字结构起定语的作用。如:

夜则以兵围所寓舍。(《〈指南录〉后序》)

臣所过屠者朱亥,此子贤者,世莫能知,故隐屠间耳。(《信陵君窃符救赵》)

2.在有些句子中,"为"和"所"呼应,组成"为……所……"的格式,表示被动。如:

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指南录〉后序》)

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信陵君窃符救赵》)

3.复音虚词"所以"。"所"和"以"连用,文言中也常见。用法主要有两种:一种表示原因,一种表示手段和目的。表示原因的,如: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出师表》)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表示手段或凭借的如: 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信陵君窃符救赵》)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助词,主要有两种用法。一种是附在别的词或短语之后,组成名词性短语。如:

将藏之于家,使来者读之,悲予志焉。 (《〈指南录〉后序》)

用叶者取叶初长足时,用芽者自从本说,用花者取花初敷时,用实者成实时采。(《采草药》)

"者"的另一种用法是放在一个词或一组词后边,起提顿作用:先用"……者 "提出要说明的事物,稍微停顿一下,然后说明或论断。如:

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五人墓碑记》)

古之让天之者,是去监门之养而离臣虏之劳也。(《五蠹》)

"者"有时放在时间词之后,起语助作用,可不译。如:

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鸿门宴》)

"者"有时放在数词后边,可译为"个""样"之类。如:

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赤壁之战》)

1.用作疑问副词。

出现在疑问句中,置于动词之前。作状语。相当于"怎么""怎样"。 君安与项伯有故?(《鸿门宴》)

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五人墓碑记》)

2. 用作疑问代词。

在疑问句中作宾语,置于动词之前。相当于"什么""哪里"。

皮之不存,毛将安傅(附)。(《左传·僖公十四年》)

沛公安在?(《鸿门宴》)

1.用作疑问代词。

单独作谓语,问原因,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作宾语,主要代处所和事物,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

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

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

2.用作副词。

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

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3.复音虚词"何如""何以"。

(一)"何如"常用于疑问句中,表疑问或诘问,相当于"怎么样"或"什么样"。如:

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鸿门宴》)

今单车来代之,何如哉?(《信陵君窃符救赵》)

君以袁某为何如人哉?(《谭嗣同》)

(二)"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以"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

荣禄遇足下素厚,足下何以待之?(《谭嗣同》)

何以战?(《曹刿论战》)

1.用作连词。

表示因果关系,可译为"所以""因此"。

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故臣复取壁。(《廉颇蔺相如列传》)

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鸿门宴》)

有时用"是故""以故":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师说》)

2.用作副词。

有"从前""故意"的意思。

燕太子丹者,故尝质于赵。(《史记·刺客列传》)

公子往,数请之,朱亥故不复谢。公子怪之。(《信陵君窃符救赵》)

1.用作连词。

且表示递进关系、并列关系。

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已久疲……(《赤壁之战》)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nanba.com.cn/gyht/690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