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益话题 > 正文内容

发了头条还要发西瓜吗

2022-09-19 20:38:13公益话题2

一、发了头条还要发西瓜吗

不是必须的,想发就可以发。

短视频是指在各种新媒体平台上播放的适合在移动状态和短时休闲状态下观看的高频推送的视频内容,几秒到几分钟不等。内容融合了技能分享幽默搞怪时尚潮流社会热点街头采访公益教育广告创意商业定制等主题。由于内容较短,可以单独成片,也可以成为系列栏目。

二、什么是自媒体?

自媒体,又称“公民媒体”或“个人媒体”,是指私人化、平民化、普泛化、自主化的传播者,以现代化、电子化的手段,向不特定的大多数或者特定的单个人传递规范性及非规范性信息的新媒体的总称。自媒体平台包括:博客、微博、微信、百度官方贴吧、论坛/BBS等网络社区。

自媒体平台包括但不限于个人微博、个人日志、个人主页等,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托管平台是美国的Facebook和Twitter,中国的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朋友圈、微信公众平台、人人网、百度贴吧等。

还有众多科技博客(主要指专注互联网和科技的新闻资讯网站),有的脱胎于门户;有的是传统媒体人出来做的;有的脱胎于传统媒体,但是因为团队的局限,所以特色并不明确。

自媒体分广义的自媒体和狭义的自媒体,广义的自媒体可以追溯到上世纪末,当时的个人主页、BBS个人专辑都可以叫自媒体,然后就是博客、微博等。而狭义的自媒体则是可以微信公众号为标志,再加上之后的百度百家、搜狐、网易、腾讯等自媒体写作平台。

媒体没分“大家媒体”或“自己媒体”等行外术语,全球最权威的新闻传播大学是哥伦比亚大学,专业排名目前在新闻专业领域排第一,该校将“媒体”分为mass communication(大众传媒,指具备一定人口数量传播媒体)和“ social communication(社会化媒体,多指同种文化下的媒体)”以及“ Community communication(社区媒体,多指区域性媒体)”,其后国际多间有新闻专业的大学也采用同类的专业分类。而在内容上的媒体分类比较常见的有“ social media(社会民生类媒体)”、“ entertainment media(娱乐性媒体)”、“ News media(新闻媒体)”等,但这是基于世界领域的认知与分类。在我国的分类则主要分为官媒、党媒、商媒三大类,也不存在有“自媒体”一说。但为何会常听到有人说自媒体和自媒体人这些叫法呢?其实主要原因还是在管媒及党媒工作的人为了让他们的客户及广告商更加清晰他们是带有官方背景运营的,更可靠与可信一点,所以把非国有背景的所有商业媒体(不管规模大小)都统称为“自媒体”,就像非要在视频里加上“小”字以区分与常规视频的长度与定位。当然,上面这些用法受到一些商业媒体的质疑“明明是商业媒体,合法运营,却非被降低了档次变成了所谓的“自媒体”,完全是官僚思想作怪。”笔者认为,确实应该就三类媒体可以了,党媒(人民日报类)、官媒(各地政府的媒体)和商业媒体(有营业执照可运营的)足矣,其它纯私人行为的那些既没必要叫成“媒体”,也不符合成为媒体的特性,谈何自媒体一说呢?

而人这种带有影响力的传播载体,一般只有名人(含明星)和普通用户之分。如果是前者一般会更乐于强调他的名人身份,而非个人媒体这种变了味的形容,也容易冲击到本没打算以个人身份成为媒体参与商业竞争的这种特性。这类名人一般靠个人魅力或名气等,不是成为媒体再产生大众感兴趣的内容属性取向,多是发与自己相关的事物。而普通用户更难成为媒体,毕竟自身不具备影响力,又不是内容生产合法经营者,与媒体一说相距甚远。一般有能力及资源的人想做媒体,都会去注册而且运营,所以必定是商业操作属性。反之,既无营业执照,法律责任又不清晰的各类用户,又谈何媒体?这类个人成为可信性有多少?如果不需要可信性的娱乐式自我内容分享(如自拍、vlog等),那直接就艺人或者其它带有个人属性的身份就可以了。大部分人其实顶多就是个普通用户发表一下看法,交流一下心得而已。so,是否在商业媒体里再划分出盈利媒体与公益不盈利媒体,又是另外一个话题了。但确实不存在自媒体一说,也不合理与不合逻辑。

自媒体是个人通过网络对外发布观点和新闻的传播方式,内容的主要表现形式有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这使得自媒体内容的呈现形式丰富多样。运营自媒体的核心和关键在于优质内容,每一个人的能力大小不一样、学历不一样,在创作内容时也会体现出领域的区别,就拿企鹅号来说吧,它就有不同的领域可以选择,并对高质量的特定内容,为创作者提供一定扶持。

顾名思义,自己可以控制的媒体。

杂志、报刊这种就属于大众媒体,自媒体是可以自己编辑、自己描绘、自己使用的媒体账号。

当然了,自媒体也还是依靠那些大平台来建立的。

三、为什么叫“三点式”?有由来、典故吗?

三点一式又叫比基尼,比基尼的发明者是法国设计师Louis Reard。但严格来说,他只能算是现代比基尼的发明者,因为比基尼的图案早已见于公元前1600年的壁画。不过,自从有了比基尼,世界从此变得有那么一些不一样了。

比基尼的由来:一场核试验

1946年,太平洋上的马绍尔群岛,有一座小小的环礁名叫“比基尼”。

那是6月30日,一朵冲天的磨菇云升起,顷刻间海水成柱,冲向高空1000多米―――那是和平时期的第一颗原子弹。如果没有18天后法国设计师Louis Reard的惊人之举,“比基尼”在英语里的意思,大约也只取原子弹爆炸“轰动效应”的字面意义。

但是汽车技师Louis Reard自从继承了老妈的内衣店后,便时不时想炮制些轰动市场的产品。于是,7月18日,另一枚“原子弹”在巴黎爆炸了――他推出了一款由3块布和4条带子组成的泳装,并且毅然使用当时报纸的头条标题“比基尼”来命名!像是预言自己的作品肯定会占据大篇幅报纸版面似的,LouisReard的比基尼还特别选用印有报纸新闻的面料缝制。

这种至今仍是世界上遮掩身体面积最小的泳衣,当时仅用了不足75厘米布料,揉成一团可装入一只火柴盒中。而当时“比基尼之父”可没有今天这么风光,四处被模特投以白眼后,他只能花钱雇了位脱衣舞女米查尔・伯娜蒂妮。伯娜蒂妮小姐虽然职业素养不错,然而在巴黎一家游泳池边,第一次在大庭广众之下穿上比基尼,并任云集而来的记者拍照时,照样还是有点战战兢兢。现场更是一片混乱,尖叫声此起彼伏,有人因受不了刺激,当场晕了过去。

不过事实证明,她的努力是有收获的。据说这名籍籍无名的舞女在之后一生中,被5万名男人求过婚!

比基尼诞生后:爱游泳的妇人有福了

之所以美国与法国都要大张旗鼓地为比基尼庆生,那是因为这种衣不蔽体的泳装非但解放了游泳池与海滩边的女性,也使裸露成为日渐被世界所接受的趋势。正如牛仔裤当年被视作新一代人类的基本符号,比基尼的诞生也改变了世界的大众文化。

翻开女性泳装的发展史,20世纪以前的泳装虽不断有变革,终究以遮盖全身的皮质面料为主――想想看,早生几百年的女人就只能穿着皮衣下水游泳。更惨的是,她们还要在泳装下穿一种有袖子和护腿的连体编织服,头上要戴泳帽,脚上还要穿类似芭蕾舞鞋的系带拖鞋!

1907年,一名澳大利亚女游泳选手只因穿了一件连体泳装便遭到逮捕!而1946年比基尼诞生后,情况也没有好到哪里去,连爱领风气之先的好莱坞都对此大皱眉头。意大利、西班牙、比利时等国禁止本国出现比基尼式服装;法国比阿里茨市市长则规定禁止穿比基尼的人出现在当地海滩上。

关键时刻,终究还是梦露拯救了比基尼。在她扶摇上位的过程中,比基尼开始渐渐被美国人所接受。以至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的海滩已成为人人钟情和向往的地方,因为那里不仅有海滩阳光,还有随处可见的比基尼。而直到此时,比基尼的诞生地欧洲才迎头赶上,碧姬・巴铎的《穿比基尼的姑娘》在法国上映,比基尼终于也成为了时髦的装束。到1969年,美国《生活》杂志已经出专题介绍比基尼泳装,此时比基尼的负面形象已经消失。而据最新统计,英国女性每年在比基尼泳装上的消费大约是4500万英镑,法国的比基尼泳装销量大约占了女性泳装市场的一半。

随着比基尼最终不可抑制地一红到底,这场自由与道德之间长达几百年的斗争终以自由获胜而告终。而比基尼所代表的活力和自然纯情的美,正越来越为人们接受。

60年过去了,对我们这些平凡的城市男女来说,比基尼就是一件普通的泳装。如果你去海边度假却不带至少一套比基尼,对不起,你真的“巴”了!

60年里最令人尖叫的比基尼

小小几寸布料,确实并没有多大改善空间。然而这60年来设计师们殚精竭虑,力求在材质上搞出点新花样,于是就有了这些令人尖叫的另类比基尼。

最昂贵的比基尼

趁着为比基尼庆生的风潮,今年2月,纽约珠宝设计师苏茜・罗森推出一款价值达3700万美元的钻石比基尼,号称是史上最贵的比基尼!这件今日仍觉得“太开放”的比基尼镶有一颗重达51克拉的全美梨形钻石,其它30克拉、15克拉与8克拉钻石若干,全部镶嵌的钻石超过150克拉!

充气比基尼

1992年,Cole公司根据“丰胸将回归”的流行预言,开发出了可充气的比基尼(TopSecret),这是一种胸罩内藏有微小充气塞、可使妇女们穿上泳衣也能修整身形的比基尼。那是全世界“排条女生”的福音。

蔬菜比基尼

2002年,英国性感小明星Traci Bingham身着一款用卷心菜制成的比基尼为善待动物组织PETA拍摄公益广告。据该组织发言人表示,他们希望“运用这一诱人形象,打动那些狂爱肉食的人。”

无肩带比基尼

穿上比基尼躺在沙滩上晒太阳,如果不是大喇喇地解开上衣,必然身体上会留下泳装带子的痕迹。现在,想穿比基尼又有些保守的女性可以没有烦恼了――英国一名来自曼彻斯特的女教师设计出了一种无肩带比基尼,泳装上衣就像内衣店里售卖的粘贴式文胸一样,靠胶粘剂固定。只不过这种比基尼虽然号称十分牢固,但穿着者恐怕没有什么勇气下水罢!

比基尼(Bikini)

女子泳装式样。又称三点式泳装。由法国巴黎的一位服装设计师设计。用料极薄极少,仅遮住乳房和阴部,穿上后近乎裸体。该泳装推出后引起社会震动,许多专业模特都望而生畏。人们将此泳装的震动力用20世纪40年代末美国在太平洋比基尼岛上的原子弹试验来比喻,故称为比基尼泳装。

要是只问什么是三点的话 那可以理解为乳房和阴部三点。

就是盖住了三个点的缘故吧..

民间叫起来的咯

你问那么强的问题啊!!!!!!! 我倒也要看下答案

我是顶下问题的 呵呵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nanba.com.cn/gyht/599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