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益话题 > 正文内容

被国家资助故事150字(受国家资助的典型人物150字)

2023-05-13 00:50:07公益话题1

1. 受国家资助的典型人物150字

《儒林外史》中的几个典型人物介绍:

1、王冕

王冕,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作者据此进行了改编。作为一个士人,作为一介“名流”,他在小说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整个小说的人物塑造上,他展示了作者理想人物的基本特点“说楔子敷陈大义,借名流隐括全文″。在王冕身上体现了中国士人的一种精神。

2、杜少卿

杜少卿,原是个豪华公子,却非常轻视金钱,经常把大捧的银子拿出来资助别人,甚至被人把钱骗去,终于很快地把田产卖光,弄得一贫如洗,只靠“卖文为活”。但他却“布衣蔬食,心里淡然”,满足于“山水朋友之乐”。

他把许多封建官僚和地主都不看在眼里,别人要他去会见现任知县,拜知县做老师,他说:“王家这一宗灰堆里的进士,他拜我做老师我还不要,我会他怎的?”

当臧蓼斋贩卖他那一套赤裸裸的市侩哲学时,杜少卿对臧的结论是:“你这匪类,下流无耻极矣!”可见杜少卿身上已多少带有离经叛道的气味,同正统的儒家思想有了一定的距离。但另一方面他又同王冕一样,也很重视孝道,“但凡说是见过他家老太爷,就是一条狗也是敬重的”。这简直把孝道抬高到盲目信奉的地步了。

3、周进

周进,原本是个教书先生。他对科举极为热衷,可惜到了花甲之年,却连个秀才都没考中。有一回,他和姐夫来到省城开科取士的考场贡院,触景生情,悲上心头,竟一头撞到木板上,晕死过去。醒来以后,他满心悲怆无法排解,索性嚎啕大哭,满地打滚,恰被几个商人见到,出于怜悯,他们凑钱帮这个可怜的老头儿捐了个监生。后来,借着这监生的身份,他居然中了举人,接着又中了进士,到广东为官,总算开启了一路开挂的人生。

4、范进

范进,和周进的命运有些相似,直到五十多岁时,也是居然连个秀才都考不中!家中穷困不堪,腊月里还穿着单衣,冻得他直打哆嗦,幸而得遇贵人周进,已经及第为官的周进一见到他,便想起了自己当年的惨状,在惺惺相惜之下,将他录取为秀才,后来又将他录取为举人。为后人上演了一出癫狂、经典“范进中举”闹剧。

5、严致和

严致和,即严监生。中国文学中的一个吝啬鬼形象,就象西方文学作品中的欧也妮·葛郎台。(清雍正朝规定,秀才中凛生,凛生被选入国子学的称贡生,次于凛生而被选入国子学的称为监生。而且当时一些未能入府、州、县学而欲考举人者,可以出资捐一个监生资格参加乡试,或直接出钱捐一个监生,此统称之为捐建或者例监。)严监生就是书没读过太多,直接花钱捐来的一个监生。

2. 受过国家资助的励志人物

当然不可能,国家励志奖学金如果填过申请表就能拿到就不是什么奖金了,而是学生福利。

国家励志奖学金为了激励普通本科高校、高 等职业学校和高等专科学校的家庭经济困 难学生勤奋学习、努力进取,在德、智、 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由中央和地方政 府共同出资设立的,奖励资助品学兼优的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奖学金。其奖励标准 为每人每年5000元

3. 受过资助的事迹

刘秀祥,1986年出生贵州贫苦家庭,母亲有病靠他照顾。2008年因“千里背母上大学”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并获得“中国好人”称号。2012年,大学毕业后放弃高薪就业机会,毅然选择回乡教书育人,只为通过教育改变更多大山孩子的命运;他致力公益,牵线“一对一”资助上千名贫困学生,开展公益励志演讲上千场,听众达上百万人,只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家乡的孩子们奋斗的力量。2020年,刘秀祥先后荣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和全国“最美教师”称号。

4. 得到国家资助的感人故事

11、心地善良

2有一次,一只小山雀死了,她用手帕把小鸟包起来,把它埋在花园内的松树下,还竖起了一块小墓碑,上面写了墓志铭。

3“可怜的小山雀/你为何死去/你头上的皇冠/是那样美丽//但是现在/你却躺在那里/对我不理不睬/不闻不问”。

4从小时候起,她就独来独往,不像一般的孩子那样顽皮。她倔强而执拗,多愁善感,似乎过于早熟。她在满目繁华中孤独地成长。

52、放弃富贵

6在巨大的精神压力下,她咬紧牙关,没有屈服。她开始偷偷钻研起医院报告和政府编印的蓝皮书。她还私下给国外的专家(比如普鲁士大使本森夫妇)写信,向他们请教各种问题。

7并且,还时不时地索求有关巴黎和柏林两市医院情况的调查报告。每天早晨,她至少要学习一个多小时。当早饭铃声响起,她会迅速收拾书本,若无其事地下楼用餐,看上去规规矩矩。

8也尽量不提及内心的想法。母亲要她负责储藏室、餐具室和藏衣室的整理工作,她丝毫不敢怠慢。她希望母亲回心转意。她给朋友克拉克小姐写信说:“我不得不做很多家务。

9那些衣被、玻璃杯、瓷器,已埋到我的下巴了。它们简直是乏味透顶。我也不禁要问自己:‘这就是生活吗?难道一个有理智的人,一个愿意有所作为的人,每天想要做的,就是这些吗?’”

103、成立护所

11在她的时代,没有一个有身份的人做护士。做护士的,往往都是一些无知、粗鲁、酗酒、没有受过训练的女人。她利用到欧洲旅游的机会,了解各地护理工作。

12最后她选定了解过的凯瑟沃兹医院,并于1851年在该院参加了4个月的短期训练班,使她学护士的理想终于实现。在学习期间,她亲身体验到护理工作要为病人解除痛苦、给予精神安慰。

13必须付出多方面的辛勤劳动。1844年,她从英国出发开始了欧洲大陆的旅行,足迹遍及法、德、比、意等国,对各国的医院进行了考察。

141850年不顾家人的反对,她毅然前往德国的凯撒斯畏斯接受护理训练。她的才智被发现了,1853年受聘担任伦敦患病妇女护理会的监督。

15南丁格尔的雄心壮志,终于感动了她的父亲,答应每年资助她五百英镑。并于1853年8月12日,在慈善委员会的资助下,南丁格尔在伦敦哈雷街一号成立一看护所。

16开始施展她的抱负,她采取了许多措施,令当时的人叹为观止。如采用病人召唤拉铃,在厨房设置绞盘以运送膳食给病人,她强调“任何妇女,不分信仰、贫富,只要生病,就可收容……”

17她在工作中表现出非凡的能力,大家对她都言听计从。1854年8月,伦敦郊区贫民窟发生霍乱,南丁格尔不顾个人安危,志愿参加紧急救护工作。

184、不忘初心

19当父母、姐姐知道她对护理“贼性不改”,还在私自学医时,个个气得发抖。他们联合起来惩罚她,令她“闭门思过”,不许出家门一步。

20她与家人冷战数年。时光如飞,在1851年6月8日这一天,弗洛伦斯在她的笔记中,以前所未有的坚定语气写道:“我必须清楚,依靠一味的死守和等待,机会就会白白地从身边溜走。

21从他们那里,我得到的,只是愈演愈烈的冲突。我显然是不会获得同情和支持的。我应该就这样坐以待毙吗?绝对不可以!我必须自行争取那些我赖以生存的一切。

22对于属于我的事业,我必须自己动手去做。我的人生的际遇,我的真正的幸福,要依靠我的努力,他们是决不会恩赐与我的。”这次,她的确是做到了“言必行,行必果”。

23首先,她以出去散心为借口,去了凯撒沃兹;在那里学了两个星期之后,为了获得更为系统的学习,决定再次去法兰克福。她平静地向家人宣布了她的决定。

24父亲尚平静,但母亲和姐姐惊慌不已,再度极力阻挠。这一次,弗洛伦斯丝毫没有退却。她们三人大吵了一通。父亲见劝阻无效,气愤之下,提着猎枪牵着爱犬走出家门。

25他走后,她们更吵得天昏地暗。母亲甚至想打她耳光,但被她灵巧地躲开了。第二天,弗洛伦斯勇敢地离开了家。

265、舍弃爱情

27在一次宴会上,她结识了年轻的慈善家理查德(将少年犯与成年犯分离,以接受更合理更人性的管教,就是出自他的提议)。理查德对她一见钟情,两人一起谈诗作画,愉快交往。

28在弗洛伦斯寂寞无助的时候,理查德的数不清的信笺,给过她很大的精神安慰,她也曾把理查德称为“我所崇拜的人。”但是,在他求婚时,她考虑良久。

29却拒绝了他。她给理查德写信说:我注定是个漂泊者。为了我的使命,我宁可不要婚姻,不要社交,不要金钱。

5. 受国家资助的成功人士

1、屠呦呦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1972年成功提取到了一种分子式为C15H22O5的无色结晶体,命名为青蒿素。

2011年9月,因为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获得拉斯克奖和葛兰素史克中国研发中心“生命科学杰出成就奖” 。

2015年10月,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理由是她发现了青蒿素,这种药品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她成为首获科学类诺贝尔奖的中国人。

2、1983年,李万升自愿参军,表现突出、多次立功,入伍第二年就入了党。1987年,他从部队复员,带着借来的70元钱来到吉林长春,开始了艰苦打拼。从装卸工干起,到攒钱开副食店,再到1992年二次创业成立公司,几十年来,拼搏与奋斗是李万升不变的节奏。

饮水思源,致富后李万升积极回报社会,热心公益,不仅资助了贫困学生600余人次,还帮扶了100多位孤寡老人和10名老兵……在“全国劳模”李万升看来,希望这个社会越来越好,力所能及做点好事,一个人会影响一群人,一群人会影响到更多的人,时间长了,整个社会就会充满正能量。

3、唐朝著名学者陆羽,从小是个孤儿,被智积禅师抚养长大。陆羽虽身在庙中,却不愿终日诵经念佛,而是喜欢吟读诗书。陆羽执意下山求学,遭到了禅师的反对。禅师为了给陆羽出难题,同时也是为了更好地教育他,便叫他学习冲茶。

在钻研茶艺的过程中,陆羽碰到了一位好心的老婆婆,不仅学会了复杂的冲茶的技巧,更学会了不少读书和做人的道理。当陆羽最终将一杯热气腾腾的苦丁茶端到禅师面前时,禅师终于答应了他下山读书的要求。后来,陆羽撰写了广为流传的《茶经》,把祖国的茶艺文化发扬光大!

6. 受国家资助的典型人物150字作文

成长的快乐,是海洋那舒畅的广阔.成长的快乐,是绿洲那勃勃的生机.青春哗哗而来,哗哗而去。

岁月的轮回,一转眼变到了。人的一生要扮演很多角色,小孩,少年,青年,老人……那是人生的一个个阶梯,也代表了一次次的成长,一次次的学会,一次次的看透。

快乐是人人都渴望的心情,但他们都不知道,其实他们都拥有,没有快乐的人生不是真正的人生。

快乐对于成长是不可缺少的催生剂,也只有快乐能充实一个人的成长。如果说一个人没有烦恼只有快乐,那我可以说那不是真正的快乐。就像有黑就有白,有黑暗就有光明一样。

快乐和烦恼是2个灵魂,只有当一个灵魂照撤另一个灵魂的时候,才能真正飞升到那唯一的美好。

成长中的快乐——你是否错过……

7. 受到国家资助的励志青年故事

可以这样写,首先对国家资助政策及成效进行概括性描述,其次,围绕在学生资助政策帮助下的青春奋斗主题,举出实际生活中的几个小故事,最后概括总结,进一步强调宣传国家资助政策及成效的重要性

8. 受国家资助政策而励志自强的故事

6名国家奖学金获得者分享了自己的求学励志故事。来自湖南师范大学的魏婧同学分享了自己严格自律、不懈拼搏,本科毕业被保送为清华大学生命科学联合中心直博生的励志经历;

来自湘潭大学的廖智超同学讲述了自己立志投身祖国外交事业,被保送至北京外国语大学中英同声传译专业的心路历程;

来自湖南理工学院的王艺纯同学走出家庭巨大变故,笑对生活、主宰命运,畅谈“未来靠自己描绘”的成长感悟;

来自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的刘娅同学积极践行青年党员、学生干部的职责使命,“用热情拥抱生活,把青春献给时代”;

来自湖南艺术职业学院的付琴思同学分享了自己牢记“德艺双馨、敢为人先”的校训精神,苦练戏曲专业技能、传承传统文化精髓的感人事迹;

来自湘中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罗芙蕖同学不被家庭面临的重重困难击倒,立志当好“大先生”,始终“心怀感恩 逐梦未来”。

9. 受国家资助的事例

观《大国工匠》,我们被工匠们的劳动精神、创造精神深深折服。一系列故事使学生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技术的宝贵,增强了作为一名中职生的自信心和自豪感。该宣传片讲述了高凤林等八位工作在不同岗位中的劳动者,凭靠自己过硬的技术,用灵巧的双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在平凡的岗位上追求着职业技能的完美,最终脱颖而出,为民谋福,贡献社会的故事。《大国工匠》推崇“匠人精神”宣传技术技能,成就出彩人生,对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升中国制造和服务水平很有意义。

“五一”开始,央视新闻推出八集系列节目《大国工匠》,讲述了为长征火箭焊接发动机的国家高级技师高凤林等8位不同岗位劳动者,用他们的灵巧双手,匠心筑梦的故事。这群不平凡劳动者的成功之路,不是进名牌大学、拿耀眼文凭,而是默默坚守,孜孜以求,在平凡岗位上,追求职业技能的完美和极致。最终脱颖而出,跻身“国宝级”技工行列,成为一个领域不可或缺的人才。

宝剑锋从磨砺出。我在收看该系列节目时,发现他们文化不同,年龄有别,但都拥有一个共同的闪光点—热爱本职、敬业奉献。他们技艺精湛,有人能在牛皮纸一样薄的钢板上焊接而不出现一丝漏点,有人能把密封精度控制在头发丝的五十分之一,还有人检测手感堪比X光般精准,令人叹服。他们所以能够匠心筑梦,凭的是传承和钻研,靠的是专注与磨砺。

10. 现代受国家资助而成功的名人

李东炎,男,汉族,1991年5月出生,中共党员,河北科技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2010级学生。曾获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校一等奖学金;全国数学竞赛预赛一等奖、河北省数学竞赛一等奖、在《河北暖通》发表论文;河北省“优秀三好学生”、校“优秀三好学生”。

● 个人事迹:

不抛弃,不放弃

我是一个出生在山里的孩子,从小在山脚下生活,每天看着巍峨的大山,一直梦想着去看看“山的那边”。“小炎,想去上学吗?”我想都没想就说“去!”。就这样,6岁的我被妈妈送上了一直梦寐以求的“上学路”,同时也向“山的那边”迈出了我的第一步。

13岁这年我升入了初中,家庭的贫困、身体的虚弱并没有让我选择退缩,为了梦想我毅然决然的选择了寄宿,第一次离家的时候老爸说:“好好活。”当时也不懂,不知道什么是好好活,只是默默地记住了这句话,但我明白也感知到了我离“山的那边”更近了。

16岁那年中考我是村里唯一一个通过自己实力来市里上中学的孩子,很为自己骄傲,也很开心,因为离山的那边不远了。临高考就剩3个月了,我却得知爸妈离婚了。一直以来的后盾突然消失了,不知道自己要去做什么,继续努力下去的动力是什么,每每走在街上看见父母拉着孩子,幸福洋溢的样子,顿时眼泪盈满眼眶。只记得那段日子天空很阴霾,心里也找不到以前的那种风和日丽了。还好,就在不久后的一个下午数学老师找我谈话,谈到梦想时老师第一次和我说到了“不抛弃,不放弃”,他还说“一个人应该懂得承担和坚强”,我恍然大悟,我得去撑起这个家,让妈妈过上好日子,此时心里久违的火焰又再次燃起,而且相信会越烧越旺。

19岁,高考如期而至,虽说没考出自己应有的实力,但我依旧满怀信心地去迎接我的大学生活,当得知被河北科技大学录取时,我高兴了整整一天,只记得那时天空很蓝,心里也暗暗地为自己鼓劲,这就是我要的“山的那边”,终于可以去看看属于那边的风景了。

2010年金秋,我如愿地走进大学校园,带着一丝懵懂与一腔热血迎来“山的那边”的第一道风景——学习。至今仍旧清晰地记得开学第一天校党委计书记对所有新生说,“每个人都应该把学习当成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精神追求”,我心里默念着这句话,似乎明白了些什么。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看到了《士兵突击》,许三多淳朴的心与对理想的执着触动了我心里的那根弦,这时终于明白了中学老师的那句“不抛弃不放弃”,也懂得了老爸的那句“好好活”就是做有意义的事。对,我要做有意义的事!这时的我,已不再是那个刚离开大山徒有抱负的热血少年,而是变成了一个对大学生活有目标有方向的壮志青年。我在心底呐喊着,我要学习!我要努力学习!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nanba.com.cn/gyht/1841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