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爱心家园 > 正文内容

联合国利比亚资助团(利比亚联合国投票中国态度)

2023-04-23 21:00:12爱心家园1

1. 利比亚联合国投票中国态度

2011年3月19日,法英美主导的多国部队掀开了进攻利比亚的“奥德赛黎明”军事行动。萨科齐领导的法国打响了对利比亚军事打击的“第一枪”,法国在利比亚战事中扮演“急先锋”角色,导致各方批评法国政府准备不足;在法国议会提问时,不少议员对政府大力支持利比亚反对派提出质疑,认为法国在完全掌控局势之前就仓促行动“实为不智”。

21日,英国首相卡梅伦在议会下院向议员们通报了利比亚局势的最新情况。随后,议员们对是否赞成参与军事行动举行了投票,结果以557票赞成13票反对的结果通过动议案。23日,美国国会众议院议长博纳则批评奥巴马在没有向美国民众、国会和军队“清楚界定在利比亚的军事行动”的情况下动用了军事资源,涉嫌违反宪法,甚至是可“被弹劾的行为”。

2. 利比亚联合国决议

  利比亚战争,是利比亚在2011年发生的武装冲突,在利比亚国内常称为“2月17日革命交战双方为穆阿迈尔·卡扎菲领导的政府和反抗卡扎菲的势力。    最初的示威抗议从利比亚第二大城市班加西开始,并逐渐向全国蔓延,民众要求从1969年就已经上台统治长达42年的革命领导人穆阿迈尔·卡扎菲上校下台和进行民主变革。反对卡扎菲的势力组成“全国过渡委员会”,以推翻卡扎菲的独裁统治和建立民主政体为宗旨。2月26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首项决议,冻结卡扎菲资产,并把事件交由国际刑事法院处理。3月初,卡扎菲军进攻反对派在东部的据点班加西。3月17日,联合国安理会再度通过决议,授权成员国在利比亚设置禁飞区。8月,反对派在西部发起进攻,夺取首都的黎波里,“全国过渡委员会”逐渐得到国际和联合国承认。穆阿迈尔·卡扎菲一度逃避追捕,直至10月20日在苏尔特被杀。10月23日“全国过渡委员会”宣告全国解放,战斗结束。

3. 联合国承认利比亚哪个政府

就叫利比亚

1951年12月24日,获得英国及法国同意,在联合国安排之下宣告独立,由伊德里斯一世国王领导,建立伊德里斯王朝,称利比亚联合王国(实行联邦制)。

1963年取消联邦制,改名利比亚王国。

1969年9月1日伊德里斯王朝被推翻,国王被罢免,定名“阿拉伯利比亚共和国”。根据《的黎波里宪章》,与埃及,蘇丹结成革命同盟。

1977年11月11日,改名为阿拉伯利比亚人民社会主义民众国。

1986年,更名为大阿拉伯利比亚人民社会主义民众国(Great Socialist People's Libyan Arab Jamahiriya)。民众国为利比亚自创名称,英文意为State of the masses。

2011年9月16日,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决定接受利比亚“过渡委”在联合国代表利比亚。与此同时,利比亚“过渡委”通知联合国,该委员会已把该国的国名“阿拉伯利比亚民众国”(Libyan Arab Jamahiriya)更改为“利比亚(Libya)”。

4. 利比亚在联合国发表的报告

利比亚国旗为利比亚“过渡委”所确定的图案,称为红、黑、绿三色横旗。第66届‘’联合国大会‘’经投票表决,同意利比亚“过渡委”成为利比亚在‘’联合国‘’的合法代表,决定把利比亚在联大的席位交给“过渡委”。 2011年9月20日,代表利比亚“过渡委”的红、黑、绿三色旗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升起。中间的黑色带子代表利比亚东部地区昔兰尼加(主要城市为班加西)。中央的新月和五芒星是多数阿拉伯国家的传统标志。

红色带子代表利比亚西南部的费赞地区(主要城市为塞卜哈),亦象征人民的鲜血;绿色带子代表的黎波里塔尼亚地区(主要城市为的黎波里)和伊斯兰教。

5. 联合国关于利比亚决议

不是

利比亚战争是利比亚在2011年发生的武装冲突,在利比亚国内常称为“2月17日革命”,交战双方为穆阿迈尔·卡扎菲领导的政府和反抗卡扎菲的势力。

示威抗议最初从利比亚城市班加西开始,民众要求阿迈尔·卡扎菲下台和进行民主变革,由此引发军事战争。反对卡扎菲的势力组成“全国过渡委员会”,以推翻卡扎菲的独裁统治和建立民主政体为宗旨。2011年2月26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首项决议,冻结卡扎菲资产,并把事件交由国际刑事法院处理。3月初,卡扎菲军进攻反对派在东部的据点班加西。3月17日,联合国安理会再度通过决议,授权成员国在利比亚设置禁飞区。8月22日晚,反对派武装已全面控制的黎波里及清除市内卡扎菲残余部队。反对派全城搜捕卡扎菲,并排除其离开利比亚的可能。10月20日,卡扎菲及其接班人穆塔西姆被杀身亡,利比亚分崩离析

6. 利比亚联合国大使落泪

壮士许国,不必相送

我们不知道他是谁,但是,他的背影是那么高大。

这张照片上了美国时代周刊,代表了抗战时的国军对外形象。然而事实上,很多国军并没有这么“潇洒”。例如下面这张照片展示的国军。

装备给养跟不上,很多国军将士都是处于“饿肚子”营养不良的状态。不过,在他们看来吃不好并不重要,只要有枪能打鬼子就行。

以瘦弱身躯,担起拯救民族危亡的重任,誓将日寇赶出国土。

巾帼不让须眉,被日军俘虏的抗日女英雄成本华。在牺牲前,年仅24岁的成本华对日军记者露出轻蔑地微笑。

挂满手榴弹的士兵,准备和日军坦克同归于尽。这又是谁的儿子,谁的父亲,谁的丈夫。

我们不知道他们的姓名,但是,他们是我们心目中的真英雄。

(文|勇战王聊历史)

7. 联合国投票打利比亚

76国赞成:

( 注:从1945年联合国成立到1991年苏联解体,乌克兰和白俄罗斯都是联合国的成员国。这两个国家又都是苏联的加盟共和国,因此苏联在联合国就有了三个席位,俗称“一国三票”。)

亚洲19国:阿富汗、不丹、缅甸、锡兰、印度、伊朗、伊拉克、以色列、科威特、老挝、马来西亚、蒙古、尼泊尔、巴基斯坦、也门民主人民共和国、新加坡、叙利亚、土耳其、阿拉伯也门共和国

非洲26国:阿尔及利亚、博茨瓦纳、布隆迪、喀麦隆、阿拉伯埃及共和国、赤道几内亚、埃塞俄比亚、加纳、几内亚、肯尼亚、利比亚、马里、毛里塔尼亚、摩洛哥、尼日利亚、刚果人民共和国、卢旺达、塞内加尔、塞拉勒窝内、索马里、苏丹、多哥、突尼斯、乌干达、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赞比亚

欧洲23国:阿尔巴尼亚、奥地利、比利时、保加利亚、白俄罗斯、捷克斯洛伐克、丹麦、芬兰、法国、匈牙利、冰岛、爱尔兰、意大利、荷兰、挪威、波兰、葡萄牙、罗马尼亚、瑞典、乌克兰、苏联、英国、南斯拉夫

美洲8国:加拿大、智利、古巴、厄瓜多尔、圭亚那、墨西哥、秘鲁、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反对35国:

非洲15国:中非、 扎伊尔(刚果民主共和国)、莱索托、 加蓬、 利比里亚、 马尔加什(马达加斯加)、 南非、马拉维、 斯威士兰 、冈比亚、 达荷美(贝宁)、尼日尔、 乍得 、上沃尔特(布基纳法索)、象牙海岸(科特迪瓦)

美洲13国:美国 、巴西、 玻利维亚 、乌拉圭、 巴拉圭 、委内瑞拉、 多米尼加、 海地、 洪都拉斯、 萨尔瓦多 、尼加拉瓜、 哥斯达黎加、 危地马拉

亚洲4国:日本、 沙特阿拉伯、 菲律宾、 柬埔寨

大洋洲2国:澳大利亚、 新西兰

欧洲1国:马耳他

弃权17国:

美洲5国:阿根廷、 巴巴多斯、 哥伦比亚、 牙买加、 巴拿马

亚洲7国:巴林、 黎巴嫩 、约旦、 卡塔尔、 泰国 、印度尼西亚、 塞浦路斯

欧洲3国:西班牙、 希腊 、卢森堡

非洲1国:毛里求斯

大洋洲1国:斐济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nanba.com.cn/axjy/1657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