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助学扶贫 > 正文内容

怎么感恩啊,我不会啊

2022-04-17 23:11:50助学扶贫2

我是一位家在粤北山区的贫困生,今年考上了广东工业大学物理系,因为家庭贫困,我接爱了一位民营企业老板的资助,这样才使我顺利读上大学。可是近来我看到媒体上报道:湖北襄樊22名贫困大学生一年多来接受当地工会组织的女企业家的捐赠,其中有5名学生今年不再获捐赠。组织捐赠的负责人认为,大学生不知感恩,缺乏正确对待他人和社会的“阳光心态”。看到这报道,我心里无形中增加很大的压力,不接受资助,家里根本无法供我上大学,但接受了资助心里也不是滋味。我不是不想感恩,而是不善于表达,我担心这样会被人误认为忘恩负义之小人,你说我应如何感恩?
  文儒
  
  文儒:你好!
  其实对于那些热心捐助者而言,要求感恩事小,捐助才事大,他们资助贫困大学生,主要目的是为社会挽救人才,同时希望自己的付出,能够看到受助大学生学有所成。对于受助者来说,经济贫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心灵上的贫穷,缺乏起码的感恩之心,这不是物质上的贫穷,而是一个人“品德贫穷”的表现,这会很大程度上伤害资助者的感情和热情。要知道,一个懂得尊重他人的人才会受到别人的尊重,一个懂得感恩的人才会获得人间真情!
  捐助者让受助学生写信汇报自己学习生活情况,这是合乎情理的,保持联系,也不一定是索取感恩,捐助者会想:那些钱他用到学习上吗?他不会将钱用去上网玩游戏或下馆子吧?他不会退学吧?保持联系其实是另一种关爱。但有些受助者却有另一种想法,怕因受助被人轻视,怕写信给捐助者误认为另有所图。看得出,文儒你也有这种心理,对吧?
  一个人无论有多富或无论有多穷,都没有任何义务或理由要“富者必须捐赠,贫者必受捐赠”。捐赠只能是一种出于个人道德慈善的自由选择“实然”行为,而不存在任何法律上必须履行的“应然”责任。可以想象,如果你接受捐赠时却抱着那种理所当然的态度和心安理得的神情,还能激发富者持续高涨的捐赠热情吗?前段时间,有位襄樊籍的大学毕业生在《中国青年报》撰文代那几个大学生道歉,说他们那里这些年官民对立严重,是产生这种不正常表现的重要原因。贫困大学生感受过诸多社会不公正,他们家的贫困的处境确实多半是社会机会不平等造成的,他们有压抑感和不平感,有变革社会追求正义的强烈愿望。这都有道理也很正常,但无论如何,对没有义务资助你却资助你的人,你应当心存感激,道声谢怎么就觉得委屈别扭呢?
  在中国传统道德中,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受助者要怀有感恩之心,对善良的资助者应充分表达敬意,这是对受助者的要求。但资助者也应懂得表达施善的艺术,维护受助者的尊严,那样对方才能坦然地接受你的善意。我们不妨多尝试匿名的“盲助”,这也无碍受助者的感恩。当扶贫助学成为我们身边的一件平常事,当施善与受助的人都怀有一颗平常心,施恩不图报,受助常感恩,助学才更真挚。在此,心仪建议文儒对受助这件事不要有太大的心理压力,好好读书,撑握真本领,将来当你大学毕业出来工作有能力时,也当个爱心使者,帮助有需要的人,将爱的接力棒一代一代传下去,这是对施助者、也是对社会最好的感恩和回报。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nanba.com.cn/zxfp/180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