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助学扶贫 > 正文内容

农村扶贫产业宣传(如何做好扶贫产业)

2022-11-19 11:20:47助学扶贫2

1. 如何做好扶贫产业

2021年已全部脱贫了不用产业扶贫了

2. 促进扶贫产业怎么发展

产业扶贫的意义

1、促进资源整合。在产业扶贫过程中,能够促进政府将党政部门、企业、高校等组织机构面向贫困人口的扶贫资源进行有机整合,经过充分论证和科学规划,分别投入技术、信息、资本、土地、劳动等要素来共同发展扶贫产业,并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来促进产业健康发展,同时通过利益联结机制,强化扶贫主体与贫困户的合作关系,保障各方都能达到各自利益目标。

 2、增强脱贫内生动力。所谓“扶贫先扶志,脱贫靠自己”。产业扶贫可以给到贫困户一定的就业岗位和工作培训,获得成就感,从而激发其脱贫的内生动力。实现从原来的“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的转变。

3、加速特色农业品牌的打造。产业扶贫中,会因地制宜将特色资源打造成特色产业,推动形成特色品牌,将“特色”转变为市场优势、经济优势。比如,通过打造“一村一品”“一县一业”,将特色种养业、农产品加工流通业、消费型商业、文化型旅游业等依托乡村资源衍生的新业态形成一个大产业链,促使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进而打响区域品牌知名度。

4、带动乡村人口回流。产业扶贫会产生更多的就业岗位,这也相当于是农村发展的一次“人口支援”,农民工、大学生和退役士兵等人员返乡下乡创业,有利于激活农村资源要素,培育发展新动能,促进农民就业增收,是发展县域经济的重要力量,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也是脱贫攻坚的重要力量。

3. 如何做好扶贫产业建设

1.品种引领,更新改造老果园。按照“五新”果业要求,健全苗木繁育体系,培育富士系新优品种,注重苗木质量安全。结合市上苹果北扩战略,继续加大对没有价值的残败老果园改造,今年计划高标准、高质量实施残败园推拉条带重新建园2000亩。同时,对有改造价值果园进行更新复壮、改造提升,全年计划实施任务2000亩。

2.多措并举,规范管理幼果园。全面推广多留枝、开基角、早拉枝、扶主杆、铺地膜、施有机液体肥(生物菌肥)、适环切“幼园七项”实用技术,重点推行乔化树矮化管理模式,对1-2年生新建园全部实施缠杆、铺膜、顶牙签、液体追肥,对3-5年生幼园采取促花措施,推行乔化果园矮化管理,实现早挂果、早丰产、早受益。今年创建高标准、高质量幼园10万亩,新增挂果园1万亩。

3.统筹推进,稳步提升挂果园。按照标准间伐、精细修剪、品种改良、有机肥园、覆盖保墒、绿色防控、授粉增色“老园七项”关键技术,以间伐减密为抓手,继续推行“整行间伐”,加强挂果园管理。全年计划间伐2000亩,同时,结合间伐,示范推广“多拱一”嫁接,进行品种改良,计划示范推广面积500亩。果园精细修剪40万亩,拉枝35万亩,促花环割10万亩,全面提高果园标准化管理水平,实现转型升级。

4.抓点扩面,推进有机苹果生产。严格按照有机苹果生产基地建设标准要求,禁止化学肥料进果园,全园推进有机肥、农家肥使用,重点追施羊粪、牛粪、猪粪等腐熟农家肥,确保果业生产的质量安全,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全年计划推进有机苹果生产20万亩,认证有机苹果生产基地4.8万亩,抓示范园20个、生产园100个、典型户200个;果园追施有机肥30万吨,施肥面积30余万亩,实施秸秆覆盖1万亩亩,豆菜轮茬5万亩,腐殖土覆盖4万亩。

5.多向发力,做好果旅融合发展。按照“春季赏花,秋季采摘”的发展理念,全力打造万花毛堡则、川口小李渠、枣园庙沟、桥沟烟洞沟等5个果旅结合示范园,在柳林至川口打造一条休闲旅游、赏花采果一体化万亩长廊,让市民休闲度假有好去处,吃上“绿色有机苹果”。继续推进“延安有我一棵苹果树”的认领活动,计划完成苹果领养任务5万棵;大力发展文化果,实施贴字苹果5000万个,增加苹果附加值,实现综合效益最大化。

6.上下联动,加强防灾设施建设。加强果业防灾新技术推广应用,调动各级力量,联合行动,做好苹果花期防冻工作,建果园防冻窖80万个,储备防冻物资80万吨,为今年苹果花期防冻打好基础,确保不受冻灾;加大防雹设施建设力度,今年新增防雹网3000亩,落实政策性苹果保险2万亩。建设自动气象监测站、病虫监测站3个,实现灾害性气象及病虫害信息发布全覆盖,不断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7.示范带动,加快果业高效发展。今年继续抓好“百千万”示范工程建设,全力创建“美丽果园”,计划打造区级“美丽果园”20个,市级“美丽果园”6个,面积不少于100亩;果业系统领导干部抓示范园人均不少于50亩;各乡镇果站抓各类示范园面积均不少于100亩,乡镇技术干部抓示范户每户不少于10亩,同时,开展“最美果农、最美果业人”评比活动,引领和带动全区果业高质量发展。

8.精准施策,推进乡村振兴实施。持续推进贫困村、贫困户苹果产业帮扶,通过技术培训、结队帮扶、点对点指导等形式,强化技能提升。指导企业、合作社开展全产业链帮扶,持续探索企农利益联结模式,挖掘增收潜力,在防雹网、防冻窖、冷链建设,新建园苗木采购等方面给予政策补贴,促进产业扶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继续鼓励贫困户发展苹果产业,全力巩固产业脱贫成果,推进乡村振兴有效实施。

9.统筹布局,加快贮藏加工建设。持续加快苹果产后整理建设,提升冷藏冷运、精深加工、品牌营销装备水平。计划建设果品冷气库5万吨、创建品牌直销店3个,新增品牌授权企业(合作社)3个,引进中省知名龙头企业1家。充分发挥已建成的冷气库、直销店的功能和作用,确保各项任务圆满完成。

10.融合发展,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按照“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果农大户”的模式,引导鼓励各类新型经营主体参与果业前生产发展和后整理建设,前生产发展经营果园30亩以上大户100户,100亩以上家庭农场10个,培育4家企业(合作社)与果农建立多种形式的利益联合体,每家企业(合作社)联农带农不少于50户、100亩。后整理加快果品精深加工及果袋、果箱、果网等相关产业配套延伸,推动全区果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

11.推介宣传,扩大果品市场营销。发挥集散市场、直销店档口等作用,扩大延安苹果中高端消费市场占有率。开展多层次、点对点的产销对接活动,拓宽苹果销售渠道。计划在国内一线城市举办宝塔区“延安苹果”推介会2-3场次,参加果品展销会、博览会3-5场次,积极发展电商营销,主推“短视频+网红带货直播”,提升苹果网上销售能力,不断提高“延安苹果”的品牌知名度。

12.加强培训,提升果业服务水平。今年计划组织局系统部分业务骨干在国内外考察学习,引进国内外先进的果业管理技术、栽培模式,加大果业科技信息普及,推动大数据智慧果园建设,全面加快现代果业发展。今年将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加强技术干部的培训,不断提升实践指导能力;对果农的培训,重点在现代果业实用技术、智慧果园建设和新模式推广上下功夫,不断提升果农务果管果水平,全年培训不少于700场次,培训果业技术骨干和果农不少于4.8万人次。

13.科学谋划,规范果业项目管理。积极争取中省果业产业发展项目,建立健全项目管理机制,规范项目实施。组织实施好中省农业生产发展资金支持优势特色产业果业发展项目、省果业专项资金项目,实施好区果业重点项目、苹果产后整理项目、果业科技项目等。指导柳林镇做好果业大数据果业产业化项目,发挥好项目资金的杠杆作用,提升整体发展质量水平。

4. 如何做好扶贫产业防止脱贫户反

一是以稳帮扶、稳就业、稳产业为重点,把脱贫攻坚成果巩固好。稳帮扶,就是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帮扶机制,持续跟踪脱贫人口收支变动、“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巩固状况,做到及时发现、快速响应、动态清零;扎实抓好易地搬迁后续扶持,确保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稳就业,就是加大劳务输出组织力度,继续办好扶贫车间,扩大以工代赈项目实施范围,统筹用好乡村公益岗位,多渠道促进脱贫劳动力就业。稳产业,就是推动扶贫产业融入优势特色千亿产业布局,补上技术、设施、营销等短板,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脱贫户稳定增收。

二是以工作衔接、政策衔接、机构队伍衔接为重点,把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好。工作街接,就是以实施乡村振兴规划为引领,统揽脱贫地区各项发展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带动建设项目和具体工作举措统筹部署推进,分类施策做好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工作。政策衔接,就是在5年过渡期内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并逐项分类优化调整,逐步过渡到乡村振兴上来。机构队伍衔接,就是有序做好乡村振兴机构和队伍建没。

三是分类开展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重点抓好1个示范市、14个示范县、若干重点县和一批省级示范点,推进湘赣边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在韶山至井冈山“两山”铁路沿线等打造一批乡村振兴样板村,在大湘西片区、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地区开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衔接示范。

5. 如何做好扶贫产业防止脱贫户返贫

防返贫就是指贫困户在实施脱贫后,为了确保不再贫困,而采取的部分举措,能够使其更好的开展日常生活,不为生活所困的一种手段或举措。一般村级防放返贫实施方案包括,一是防止返贫的目的意义;

二是防止返贫的指导思想;

三是防止返贫工作的领导组织机构;

四是领导机构成员的责任分工;

五是防止返贫的方式方法;

六是防止返贫的步骤;

七是防止返贫的其他保障措施。

6. 如何做好扶贫产业发展

发展扶贫产业,重在群众受益,难在持续稳定。要延伸产业链条,提高抗风险能力,建立更加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确保贫困群众持续稳定增收。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

要探索建立稳定脱贫长效机制,强化产业扶贫,组织消费扶贫,加大培训力度,促进转移就业,让贫困群众有稳定的工作岗位。

产业扶贫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也是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帮助群众就地就业的长远之计。要加强产业扶贫项目规划,引导和推动更多产业项目落户贫困地区。

要因地制宜探索精准脱贫的有效路子,多给贫困群众培育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多给贫困群众培育可持续脱贫的机制,多给贫困群众培育可持续致富的动力。

7. 谈谈如何做好扶贫产业

重点发展产业项目、空心村搬迁项目等,使脱贫后的农民过上更好的日子。

8. 如何做好扶贫产业并防止脱贫户返贫

防止返贫是一个动态的概念,也是一个长期的行动。防止原贫困户脱贫后因意外或其他原因返贫

9. 产业扶贫怎么做

1、用活土地资源。

一是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探索实施土地股份合作制。

将没有劳力进行耕种的农户土地集中起来,采取入股、租赁、转包、让包、互换、托管等多种农村土地流转的形式给有能力的大户或引进外来老板进行产业发展。

二是条件不成熟的地方可以采取成立农业互助社、农业合作社,将劳力集中起来进行互帮互助发展生产。

2、强化技术支撑。

加强与农业院校或农科所的联系,由县里给他们提供科研基地,请他们派专业技术人常驻我县,对各个地方的产业发展进行调查研究,指导当地因地制宜发展产业,尽量不做无用功。

3、加大金融扶持。

政府应督促指导相关金融部门加大产业扶贫资金支持力度。

要克服惧贷心理,可采取涉农站所或村级组织提供担保的形式鼓励农村信用社等金融部门给贫困农户发放贷款支持产业发展。

4、延伸产业链条。

要积极扶持发展农产品加工企业,在单项产业集中连片发展到500亩以上的区域或附近要相应建成加工企业,同时要采取加大扶贫贴息贷款发放数额和覆盖面及落实有关减免税费优惠政策等措施,加大对扶贫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培育扶贫龙头企业的带动能力。

建成一批大型的农产品深加工龙头企业,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形式解决老百姓“卖难”和“贱卖”的问题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nanba.com.cn/zxfp/121291.html

标签: 农村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