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益资讯 > 正文内容

峨眉山释永寿会长详细介绍

2022-10-07 17:42:04公益资讯2

峨眉山释永寿会长详细介绍

永寿大和尚,峨眉山凿井堂第十七代方丈、曹洞正宗第三十九世衣钵传人。1963年12月出生于四川省富顺县一个虔诚的佛教徒家庭,1982年高中毕业后,在峨眉山万年寺依上满下明老法师剃度出家,法号华福。1985年4月在新都宝光寺受具足戒后,依止遍能老和尚学修。在修持中,释永寿大和尚勤奋好学,尊师明道,爱国爱教,信仰纯正,受到了原峨眉山佛教协会会长宽明老和尚以及全山僧众的信任和拥戴。曾先后担任峨眉山万年寺监院、报国寺监院、峨眉山佛教协会常务副会长等教职。在任职期间克己奉公,工作勤勉,成绩突出。1999年被公选为峨眉山佛教协会会长,连任至今。现兼任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四川省佛教协会常务副会长,四川峨眉山佛学院院长、乐山市佛教协会会长,以及四川省人大常委、政协乐山市民族宗教祖国统一联谊会副主任、政协峨眉山市副主席等。由于历史原因,峨眉山佛教寺院自建国以来,法席一直虚位以待。2003年12月8日,根据中国佛教协会《全国汉传佛教寺院管理办法》和《全国汉传佛教寺院住持任职退职的若干规定》的有关规定,经峨眉山两序大众商议,一致推举礼请永寿大和尚为峨眉山报国寺方丈。  永寿大和尚在任会长期间,大公无私,光明磊落。多年来,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始终坚持爱国爱教的信念,把自己作为普贤精神的实践者,践行太虚大师提出的“人间佛教”理念。会同佛协班子成员一道,遵循已故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居士提出的佛教“五个建设”的精神,以“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为目标,加强对全山僧众的遵纪守法的教育,积极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提升峨眉山佛教徒的整体素质和形象,构建和谐僧团。努力做好弘法利生、慈善公益事业、弘扬佛教文化和培养佛教人才等工作,为峨眉山普贤道场的兴盛和促进旅游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成绩斐然。

  曹洞宗,中土禅宗五家之一,偶得一句俗语“净土的和尚念佛,曹洞的和尚修庙”,一听之后不禁莞尔,有那么点意思。峨眉山大和尚永寿法师不正是个“修庙和尚”么。永寿大和尚一直致力于峨眉山普贤道场的建设,提出了“三个中心”的理念。永寿大和尚用佛教教理对此进行了诠释,把峨眉山比作人的身体,结合佛、法、僧三宝作一形象比喻:以金顶、华藏寺为主的高段山区作为“朝圣中心”,表征普贤菩萨的头部,代表“佛宝”;以万年寺、洗象池为主的中段山区作为“修持中心”,表征菩萨的心脏,代表“法宝”;以大佛禅院、报国寺为主的底段山区作为“教育中心”,表征菩萨的脚,为培养僧才、弘扬佛教文化的中心,代表“僧宝”。从体、相、用来说,整座峨眉山为普贤菩萨之“体”,金顶十方普贤等造像为菩萨之“相”,而寺院、僧团的教育与教化功能则为菩萨行愿精神之“用”,以此来完整表达普贤行愿精神的内涵。

释永寿属兔,出生在四川省富顺县。1982年高中毕业后,在峨眉山的万年寺依上满下明老法师剃度出家,法号华福。1985年4月在宝光寺受具足戒后,依止遍能法师学修。在修持中,释永寿大和尚勤奋好学,尊师明道,爱国爱教,信仰纯正,受到了原乐山市佛教协会会长遍能法师的高度推崇,以及全山僧众的信任和拥戴。曾先后担任万年寺监院,报国寺监院、峨眉山佛教协会常务副会长等教职。在任职期间客己奉公,工作勤勉,成绩突出。1999年被公选为峨眉山佛教协会会长,连任至今。

中国历史上有几次禁止佛教活动,分别在什么时间?后来相应的报应有哪些

  1.北魏太武帝  

  北魏太武帝(西元四二四――四五二年在位)即位,继承太祖、太宗的佛教政策,信仰佛教,常礼聘高僧入宫谈法;浴佛节行像时,也亲至门楼,对经过的佛陀圣像散花礼敬。当时宰相崔浩信奉道教,结识道士寇谦之,常常在皇帝面前诽谤佛教,皇帝由于他的善辩,于是采信道教的说法。适逢卢水的胡盖吴聚众谋反于杏城,帝进兵长安,入一佛寺中,发现寺中藏有弓矢兵器,认为沙门所行非法,大为震怒。  于太平真君六年(西元四四五年),下令诛杀长安僧侣,焚毁佛像,全国废佛。翌年,再度下令各地官员焚毁佛像、经籍,坑杀寺僧。幸有太子晃暗中相告,各地僧侣得以隐匿,免去劫难。然而北魏境内一切的佛像、经典,全遭破坏。《梁传》描述废佛情况:“以太平七年,遂毁灭佛法,分遣军兵烧掠寺舍,统内僧尼悉令罢道。其有窜逸者,皆遣人追捕,得必枭斩。一境之内,无复沙门。”这次事件在中国佛教史上,划下第一道伤痕。  

  魏太武帝废佛的第二年(西元四四七年),有一天,宫中突起雷电,瞬间内殿倾倒,太武帝受重伤,疠疾复发,群臣归罪于崔浩的毁佛。同时,崔浩自撰国史数卷,书中蔑视胡族,触太武帝之讳,于是下令将他处斩。崔浩受腰斩时,连累了亲族一百二十人,口中还被灌以尿水,据说他曾焚毁其妻郭氏的佛经,并将灰烬丢入茅坑。正平二年(西元四五二年),太武帝被宦臣宗爱谋弑而亡。  

  2.北周武帝  北周武帝(西元五六○――五七八年在位)的废佛,主要起因于迷信“黑衣膺王”的谶记,据《广弘明集》第八卷记载,道士张宾对武帝奏言:“沙门身缠黑衣,于国不祥。”一语道出为政者心中大忌,加上还俗沙门卫元嵩附和:“沙门怠惰,多贪财食,不足为尚。”张宾也一再谗言,历经七次的释、儒、道三教论争,建德二年(西元五七三年),武帝决定下令:沙门、道士还俗;禁绝儒家以外的祭祀;官立或私立寺院一概撤去,还给王公作舍地;寺院财物尽充官府,废去四万寺院;三百万僧众还俗为军民,充作攻伐北齐的军容。  当时,所有经像都遭焚毁,静霭法师以毁教报应力谏武帝,却不被采信,后来遁入终南山,切腹自杀,为教殉难。西元五七七年,北周灭掉北齐,境内仍推行灭佛诏令,使“北地佛教,一时绝其声迹”。史上称为第二武之厄。  第二年,北周武帝突患剧疮而殂亡,众人莫不感其报应之速。  

  3.唐武宗  

  唐武宗会昌年间(西元八四一――八四六年)的法难,是中国佛教史上第三次法难,其伤害几乎令佛教在中土绝迹。武宗本好道术,即位后,宠信道士赵归真等人,令修金U道场,亲受法U。翌年,命衡山道士刘元静为银青光录大夫、崇玄馆学士。由于武宗一心求作神仙,对赵归真极为崇敬,认为佛教“非中国之教,蠹害生灵”。会昌五年(西元八四五年),毅然下诏废佛。《旧唐书.武宗本纪》载:“天下所拆寺四千六百余所,还俗僧尼二十六万五千人,收充两税户,拆招提、兰若四万余所,收膏腴上田数千万顷,收奴婢为两税户十五万人。”加上改铸钟磬铜像为通钱、农具,此一空前浩劫,史称“会昌法难”,是我国佛教史上三武一宗法难中,最大的破佛事件。翌年,武宗因服道士金丹,中毒而亡,享年三十三岁,在位仅六年。宣宗即位后,赵归真一行十二人即被下令诛杀,唐朝佛教才渐渐恢复生机。  

  4.后周世宗 

  佛教历经会昌法难及晚唐至五代乱世的摧残,已经相当衰弱,到后周世宗,又下诏废佛,佛教法脉已如游丝。世宗即位后,认为佛教僧尼寺院是构成国家财政负荷的原因,在显德二年(西元九五五年)断然实行废佛政策,下诏禁止私自出家,不许创建寺院或兰若,废止未受敕额寺院,民间佛像、铜器皆交由官司铸钱。总计被毁寺院有三万三百三十六所,大量佛像、钟、磬等法器被铸成通钱。  

  当时北周武帝不敬菩萨圣像,以斧破镇州观音铜像面胸。显德六年(西元九五九年),在北征途中,胸发疮疽而亡。

  5.明清法难

  中国佛教到了明清,已经逐渐衰微。明太祖出身沙弥,知道宗教对社会大众的影响力,令僧侣移居山林,严格禁止社会大众擅入寺院,也禁止僧众接触信众,以防止僧俗混淆之名,行压抑佛教之实。

  清朝,由于皇室多崇拜喇嘛教,对佛、道亦行打压。清大律更禁止妇女至寺院烧香供佛,僧众不可以在街市中诵经托钵,这些政策都使得佛教一转成为山林佛教,远离了群众,对佛教发展造成莫大的伤害。

  明清时期的白莲教,打着“弥勒当兴,释迦退位”的口号,在北方各省大举兴兵,四处杀害官吏、抢劫府库、焚毁寺院、销毁经像,行径几同流匪,使得北方正统佛教几乎灭绝。

  咸丰年间(西元一八五一――一八六一年),洪秀全以“上帝是天父,耶稣是天兄”,被推为上帝会教主,组织太平军,将家中佛像、百家经书、《论语》等,全部焚毁。所到之处,“无庙不焚,无像不毁”,十五年间遍布全国十八省,将素有佛教花园的江南一带,几乎摧残殆尽,与三武一宗的法难相比,实有过之而无不及,使得佛教奄奄一息。

  6.清末民国以来法难

  庙产兴学

  民初时,有些知识份子及政府官员误解佛教,加上野心份子对庙产的觊觎,于是有假兴学之名,行并吞寺产之实的情况发生,许多寺院财产被侵占,僧尼被迫还俗。如:

  西元一八九八年的戊戌变法,张之洞主张用全国寺院财产作为兴学办教育用,引起各地土豪劣绅藉办学名义,公然并吞寺田,影响所及,军队、警察、各种团体亦一并侵占寺庙,而当时教界竟无力维护自身权益。后来幸有学者对此重视,如章太炎发表,呼吁教徒应自办学校,以迎头赶上时代趋势,并且忠告世人对佛教应加以保护发扬。

  西元一九一二年,袁世凯颁布“管理寺庙条例”,企图将全国佛教寺产纳入社会公益事业。幸赖当时天童山寄禅法师等教内外人士发起设立“中华佛教总会”,共拟保护庙产对策。

  西元一九三○年,南京中央大学教授邰爽秋再度提出庙产兴学案,主张“打倒僧阀,解散僧众,划拨庙产,振兴教育”,组织庙产兴学促进委员会,消息传来,教界哗然,形成全国佛教徒的大团结。翌年,太虚大师撰“上国民会议代表诸公意见书”陈国民会议,同年,政府公布保护寺产规定,庙产兴学风波方告平息。

  ps:后来相应的报应 报应太严重了吧,有可能是巧合?

历史上的这些人,结局都不好。

   佛文化宗旨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如果禁止这个宗旨,罪过实在太大了。

灭.佛.运.动分别发生北魏、北周、唐朝、后周。四次灭.佛合称为“三.武.一.宗.灭.佛”。这四次灭.佛.的主要原因,各帝.王动.机不一,情况各不相同,但如出一辙。无非是政.治原因;思.想文化领域的冲.突;僧.团道风方面的缺陷;僧.俗之间的经济利.益的矛.盾方面等问题。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nanba.com.cn/uncategorized/899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