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益资讯 > 正文内容

关于贫穷孩子刻苦求学的感人故事

2022-09-19 16:16:20公益资讯2

凿壁偷光

讲的是匡衡,西汉的著名学者匡衡,出身於农民家庭,生活十分贫困。他从小就很渴望读书,可是父母没有能力供他上学,甚至连书本也买不起,匡衡只好向别人借书来看。

某天晚上,匡衡很希望在睡前读一读书,但由於家中穷得连灯油也没有,根本没法点灯读书。正当匡衡发愁时,忽然发现丝丝的光线,正从墙壁的缝隙中透射过来,原来这是邻居的灯光。匡衡心生一计,便用凿子把那小缝挖大成一个小洞,然后捧着书,倚在墙边,利用那点微弱的光线阅读。从此,匡衡每晚就借邻居的灯光,埋首苦读,最后成为了著名的学者。

.

萤囊映雪

讲的是车胤 车胤(公元333-401),字武子,东晋时期南平郡离县人(今临澧县柏枝乡)。

晋代车胤家贫,没钱买灯油,而又想晚上读书,便在夏天晚上抓一把萤火虫来当灯读书;映雪是晋代孙康冬天夜里利用雪映出的光亮看书。其囊萤夜读 之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莘莘学子,鼓舞后辈,永世垂范。他功名仕途一生,为国为民,鞠躬尽瘁,先后曾任:中书侍郎、待中、国子监博学、骠骑长史、太常、护军将军、丹阳尹、吏部尚书,两次进爵后,被朝廷封为关内侯与临湘候。职守功勋,颇极一时之盛。

头悬梁锥刺股

讲的是苏秦.苏秦,战国时期东周洛阳乘轩里人,字季子。苏秦是洛阳人,虽然出身寒门,却怀有一番大志。他跟随鬼谷子学习游说术多年后,看到自己的同窗庞涓、孙膑等都相继下山求取功名,于是也和张仪告别老师下山。张仪去了魏国,而苏秦在列国游历了好几年,但一事无成,只得狼狈地回到家里。

苏秦回到家中,他的哥哥、嫂子、弟弟、妹妹、妻子都讥笑他不务正业,只知道搬弄口舌。苏秦听了这些嘲笑他的话,心里感到十分惭愧,但他一直想游说天下,谋取功名,于是请求母亲变卖家产,然后再去周游列国。

苏秦的母亲劝阻说:“你不像咱当地人种庄稼去养家口,怎么竟想出去耍嘴皮子求富贵呢?那不是把实实在在的工作扔掉,去追求根本没有希望的东西吗?如果到头来你生计没有着落,不后悔么?”苏秦的哥哥、嫂嫂们更是嘲笑他死心不改。

苏秦知道自己这么多年来很对不起家人,既惭愧,又伤心,不觉泪如雨下。但苏秦扬名天下的雄心壮志仍然不改,于是闭门不出,取出师父临下山时赠送给他的礼物――姜子牙的《阴符》,昼夜伏案攻读起来。

苏秦经常自勉说:“读书人已经决定走读书求取功名这条路,如果不能凭所学知识获取高贵荣耀的地位,读得再多又有什么用呢!”想到这些,苏秦更加忘我地学习起来。

为了抓紧时间学习,苏秦还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他读书时,把头发用绳子扎起来,悬在梁上,如果自己一打盹,头发就把自己揪醒。夜深的时候,如果觉得自己困了,就拿锥子刺自己的大腿,这样就能保持清醒。这就是成语“头悬梁,锥刺股”的由来。

六年多来,一位河南矿工从自己微薄的工资中挤出2万多元,无偿援助一名贵州贫困山区的大学生,支持他考研、读博。他说:“只要你掌握更多的知识,将来报效祖国,哥就一直资助下去。”

河南和贵州,相隔千山万水。然而,一位河南矿工,却用一片真情无偿援助一位来自贵州贫困山区的大学生。六年多来,这位矿工从自己微薄的工资中陆续挤出2万多元,一次次寄给那位非亲非故的大学生“兄弟”,托起了一个贫困大学生的求学之梦,也演绎了一幕感人至深的人间真情。

2000年8月的一天,郑煤集团超化矿职工景海军在矿公园看到一个小伙子愁眉不展、唉声叹气。好奇心驱使他上前询问,才得知小伙子叫王大江,是焦作工学院来矿实习的贵州籍大学生。王大江老家在贵州德江县枫溪镇贫困山区,父母亲都是农民。读中小学时,一家人咬紧牙关还勉强能供得下去,当大江通过自己的刻苦努力接到焦作工学院的通知书时,家中再也没有能力支付那几千元的学费了。后来在亲友及乡邻的帮助下,才算凑足了学费,得以迈进大学的门槛。

入学后,王大江靠课余时间做家教、到建筑工地打小工等来维持生活。一边打工一边读书,上完了两年大学,且门门功课成绩优良,年年获奖学金。眼看马上就要开学了,家中突然来电话说父亲的心脏病又犯了,正在住院治疗,他真不忍心再让多病的父亲供养自己了,决定退学到南方打工挣钱给父亲治病。

景海军对王大江的处境深表同情,也被他勤奋好学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听到王大江有退学的想法时就劝他:“你一个农家子弟十年寒窗苦读才考上大学多么不易,况且你已经上了两年大学,如果退学,实在可惜。”“那有什么办法呢?”王大江深深地叹息。看着这位贫困大学生无助的眼神,憨厚朴实的矿工景海军被深深地触动了。从那一刻起,景海军就动起了想资助这位贫困大学生的念头。

回家之后,景海军把王大江的情况和想资助他上学的想法告诉妻子。妻子并不同意,说,咱跟他一不沾亲、二不带故,资助他图啥哩?景海军耐心地说,你平时不是说要积德行善吗?再说,咱能眼睁睁看着一个大学生因为交不起学费而退学吗?妻子终于被丈夫一番入情入理的话说服了。从那以后,景海军和王大江就成了好兄弟。王大江在矿实习的日子里,白天去井下实习,晚上被景海军邀请到家里来,让爱人为王大江做可口的饭菜。

王大江返校时,景海军拿出1000元硬塞给他。在以后的日子里,二人经常书信、电话来往,景海军询问王大江在校的学习和生活情况。每月工资一开下来,他首先拿出200元给王大江寄去,帮助他解决生活难题。

不是兄弟胜似兄弟,景海军一次又一次的无偿资助使王大江深受感动和鼓舞,他加倍努力学习来回报景海军的知遇之恩,还几次利用学校放寒暑假的时间,来煤矿给景海军的女儿补习功课。

2003年9月,王大江来信说要继续深造,报考研究生,景海军为结识了这样一个有志气的青年而欣慰。当时,景海军手头正拮据,但为了不影响王大江的学业,他向工友借了1000元寄去了,还打电话说:“只要你能掌握更多的知识,将来报效祖国,哥就一直资助下去……”。

王大江考上了硕士研究生,又考上了博士生,景海军一如既往地履行着一个“亲哥哥”的职责。六年多的时间里,景海军累计资助王大江2万多元。

日前,笔者与远在西南交大读博的王大江电话联系,提起矿工哥哥景海军,王大江泣不成声,“要不是海军哥,我早就辍学了,更别说读博了。是海军哥哥帮助我渡过了难关。他这种无私的帮助不是能用金钱来衡量的,这种精神是我永恒的精神支柱。无论何时何地,我总感觉到有一双眼睛在注视着我,鼓舞着我,我一定要发奋学习,学成之后回报社会,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生命的感动 【感动是深情的人对生命最完美的诠释;感动,是心灵的精致和人生的乐趣。让生活拥抱感动,感动会让生命变得更美,喧嚣的尘世,受约束的是生命,只要生命是晴朗的……】 【下面的文字,是我真实的人生经历,也是我真实的人生感悟……也许,您可以从下面的文字中,发现生命中最美丽的感动。】 昨天,爸爸给我来电话了,说是中央财经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给我们家打电话了,说我哥被录取了,爸一方面是为了通知我,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让我了解一些关于那个学校的信息,说实在的,继续教育学院?一听到这个词汇,我就有一种发酸的感觉,但是爸爸那样热情,我只能说好。于是,我便上网查询相关的信息,还真的找到不少关于学院的信息,最后我打了一个学院的咨询电话,因为是晚上了,所以我想一定没有人接的。真的没有想到,居然有人接。于是我就开始向那位老师说明情况,说我弟弟今年要上大学,考试不是很理想,所以想更多的了解一些关于学校方面的信息,主要是经费方面的。那个老师很仔细、很耐心地回答了我的每一个问题,也渐渐冷却了我原本火热的心。因为每年仅仅上交学校的就要1万多,虽然我觉得这个是一个很大的数字,但是我一样可以理解的,因为继续教育学院类似于成人教育,一般费用是比较高的,而且不是国家计划内的招生。无奈,于是我又进一步了解学校资助方面的信息,得到的结果是“学校几乎没有什么自助手段,而且每年度开学的时候都要一次性把学费交清”。我顿时傻乐,因为那无疑是一种宣判,一种类似于死刑的宣判。 我只好用一种无力的坦白继续我与那位老师的对话,“老师,我可以再多跟您说几句吗?”那位老师说:“可以的”于是,我便开始了自己漫漫的陈述: 老师,其实,我是代替我哥哥给您打这个电话的,我是一名刚刚毕业的大学生,今年刚从大学毕业。我的家在湖北省恩施自治州,那里是西部贫困地区,交通不便、经济落后、文化水平不高。我家一共有四个孩子,我们家又是贫困地区最贫困的家庭,所以生活一直很困难。在我上小学五年级的时候,上中学的两个姐姐,因为家里没有能力负担,被迫辍学。辍学之后,两个姐姐都出门打工去了,在姐姐的支持下,我和哥哥艰难的完成了中学的学业。2002年,我和哥哥一起考大学,我学的文科,高考成绩好一点,最后以第三志愿被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录取,哥哥则被录取到恩施自治州内的湖北民族学院。 也就是在2002年,我怀揣着家里到处拼凑的2000元钱独自乘车到了北京,第一次坐火车,第一次出县城,我的内心是激动地,兴奋的,因为总算有了一个机会,让我可以走出大山,走到外面的世界。我的大学生活便在激动的心情中开始了,还记得前几天,就是我的大学生活临近毕业的时候,宿舍的同学依然在跟我开玩笑,说我当时穿着拖鞋,还有一条破旧的短裤走进了宿舍,因为那天正好下雨,所以满身的泥泞,他们说我很狼狈。现在想想我反而觉得自己很自豪,因为那时候自己真的就是拿样子,事实是,一个从来没有走出过大山的孩子,独自一个人到北京上学,所以“狼狈”是必然的。虽然条件很艰苦,但是我的大学得到了学校的很多资助,学校允许我缓期交学费,后来还办理了助学贷款,所以只要自己负担生活费和住宿费就可以了。 在我上大学的四年时间里面,我几乎尝试过任何一种可以挣钱的方式,做家教、勤工俭学、兼职等等。做家教的时候,我曾经到过距离北京市区几十公里外的房山区做家教,来回坐车就要6个小时以上,又一次晚上做家教后,竟然没有回学校的公共汽车,所以我只好在房山的一个小旅馆里面花10块钱住了一晚,心里觉得很不好受,因为“损失”了10块钱。四年大学中,我在学校的七个处室做过勤工俭学,只回过两次家……但是不管怎么样,我的大学生活总算顺利结束了。可是,还有一个人,却和我又完全不一样的经历,那个人就是我的哥哥。 2002年,因为家庭条件的限制,所以哥哥没有走进大学的校园,他选择了复读,一是想在时间上和我错开,否则负担会太重,还有一个想法就是想再考重点大学,那样可能会获得一些资助。当时的我,也觉得那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对个人,还是对家庭都是一种不错的选择。但是我从来没有想过,哥哥的复读之路会走得如此漫长,如此艰难…… 2003年高考,哥哥因为复习时间不够,没有考上,但是家里所有人都说:“没有关系,可以再考一次的,因为复读两年上重点大学的人也不少”。于是,哥哥再次选择了复读。 2004年高考,哥哥上了二类线,报考的是贵州师范大学,但是因为贵州师范大学的录取分数线较高,而没有被录取。也就是在这一年,在我哥哥是否选择继续上学的问题上,家里人第一次出现了不同的意见,两个姐姐认为没有必要再念了,再说家里也确实没有能力负担。最后的决定是爸爸和妈妈做出的:继续复读,理由是为了上大学,我们全家和哥哥已经坚持了10多年,不能因为一时的失利而放弃,所谓“行百里者半九十”“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吧。我认同爸爸的意见,但是现实是家里真的已经没有能力再负担了,爸爸妈妈年事已高,经济来源几乎没有,而且要还我们中学阶段上学欠下的债。于是我做出了一个也许很草率的决定:负担哥哥上学的全部费用,哥哥继续复读。 2005年高考,哥哥再次考上了二类线,被录取到吉林市的北华大学,全家人一下子送了一口气,于是哥哥便背起行囊踏上了北上的列车,路经北京的时候,我陪哥哥一起呆了两天,几乎所有的人都以为,这下哥哥的大学梦终于可以实现了。可是谁会想到,学校因为经费紧张,要求所有的学生必须交其全部费用才能上学,数目是8000多元,又是天文数字。哥哥将情况告诉了我和家里,于是我们四处拼错学费,一直没有筹集到,半个月后,哥哥因为没有交费,不能注册,最后被迫放弃,只能选择回家。记得哥哥返回途径北京时,我们畅谈了一夜,我问哥哥是不是真得不能在北华大学坚持,没有任何的机会。哥哥说,像他一样不能按时交费,在学校等待的人有好几十个,他是最后一个选择离开的,那位接待他的女老师还说:“学校真的也没有办法,就是你和我一起睡觉,也没有办法”。我听之后,除了苦涩的笑,不知道还可以说什么。 05年高考再次没能上大学的消息,没有引起太多的反响,家乡的人都选择了“麻木”的方式去对待,因为在他们看来,哥哥是总复读,但是总考不上。爸爸妈妈的热情也开始变得冷却,在上学的问题上,没有以前那么强烈的态度,说一定要上。这一次他们把决定权让给了我哥哥自己,看他自己是不是想继续选择复读。当时正在上大三的我,在和哥哥通电话的时候,了解到哥哥希望上大学的强烈意愿,于是我再一次做出了一个也许现在看来并不重要的决定,我跟哥哥说:“哥,只要你自己愿意,弟弟一定会支持你继续上学的,经费的问题,你不用担心,我会想办法的”。 最后,哥哥又一次也就是第四次选择了复读,我跟哥哥都认为这是最后的冲刺,一定要好好把握,所以,在大学的最后一年,我很努力的挣钱,目的是为了不让哥哥因为经济原因让学习受到影响。我以为自己已经很努力了,因为除了自己大学期间的生活费外,我要负担一个高中学生的全部费用,我也坚信这最后的冲刺也一定会是精彩的,一定是胜利的冲刺! 可是,这一次,我和哥哥又一次输了,哥哥这次考试的结果很不好。但是作为弟弟的我,却找不到任何可以责怪的理由,我甚至不敢问哥哥最后的分数是多少?因为我相信哥哥已经竭尽了自己全部的努力。除了经济方面需要面对的困难,哥哥在心理方面承受的压力可以说更大,这样的一个家庭,这样一种曲折的求学经历,每一次选择复读,其实都是一次灵魂的考验,都是一次人生的赌博。我无法想象,曾经的同班同学回到中学实习教学的时候,哥哥仍然在原来的那个教室里听讲做题的情景,我也无法想象,曾经很小的弟弟妹妹和他一起坐到教室里,俨然是多了一个叔叔的情景,所以,虽然每次我和哥哥写信或这是打电话的时候都告诉他,不要有太大的压力。其实我永远都无法想象,他承受的压力又大多,又有多少个夜晚,他一个人无法入眠,他需要面对死一般的寂静,也需要面对刀一般的冷嘲热讽…… 今年6月,我的大学终于毕业了,原本想着这次可以帮助哥哥了,可是现实再一次将我和哥哥捉弄了一回,又要面对选择。其实走到今天,还远远没有到我和哥哥去清算我们付出过多少的时候,但是现实的人群,几乎我周围所有的人都告诉我说,劝你哥哥不要在念书了,早点出来挣钱吧,我很感谢那些跟我这样说的人,因为那些人至少知道我和哥哥上学的故事。但是他们又怎么能理解我和哥哥内心深处对大学的渴望,对知识的向往呢?只有爸爸,还在电话里一遍又一遍地告诉我说:“你哥哥的上学的事情,是不可以商量的,就要拜托你了”,只有妈妈,还在电话里一次又一次地问我跟哥哥联系了没有?只有我和哥哥彼此的内心深处,还有一种像以前一样坚定的信念,还有一种像以前共沐风雨、同甘共苦的默契。 今天,当我离开大学的校园,走上工作的岗位,依然为现实中的种种因素而感到疲倦,感到困惑,感到苦恼、感到不知所措,但是一想到我和哥哥以前的经历,一想到我和哥哥彼此心中都一直在坚持却从未曾说出的我们要达到的目标,便再也不觉得困惑和疲倦了,因为我们的生命中注定了需要经历许多的风雨,而我们需要的,就是坚持到底、永不放弃的勇气。 今天,此刻,当我一个人坐在办公室里,静静地将这些文字写下来,不是一种对痛苦诉说,也没有对上天的控诉,有的,只有对生命的热爱和因为生命的抗争而产生的感动。如果可以,我想把上面的文字先给远在千里之外的我的爸爸,我的妈妈,我的两个姐姐,还有我亲爱的兄弟―我的哥哥,以前所有曾经帮助过我们、伤害过我们的人。我想告诉他们说,生命中曲折的梦想,一直都在曲折的生命征程中,继续…… 前天,哥哥给我发信息说:“章程,我想再复读一年,不要告诉其他人”。 我的回复是:“坚决支持你!” 下接《生命的感动(续)―感恩的心 感谢有你》 【上接《生命的感动》】 【昨天,我跟哥哥说:“我们要把自己的年龄忘掉......”】 半个月前,哥哥来北京了。本来是准备来北京上学的,就是上面提到的中央财经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但是经过综合的考虑,最后还是选择放弃了。在这个极为矛盾的时刻,我接到了爸爸的电话,爸爸说要我一定要带好哥哥,让他能有继续上学的机会,甚至爸爸用了“忍辱负重、铤而走险”的词语来要求我保证让哥哥有上学的机会。我没有任何的理由拒绝爸爸提出的希望,因为在哥哥上学的问题上,我们全家的目标都是一致的。爸爸告诉我说:“你哥哥已经因为经济原因耽误了好几年,希望你可以帮他实现人生的跨越”,爸爸说的每一句话,都让我很激动,因为爸爸对我真得非常的信任。也许,在很多人看来,爸爸给我的要求是“苛刻”的,因为刚刚大学毕业的我,现在的状况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也许我没有能力去负担太多的。但是我依然没有任何的理由可以拒绝,因为我清楚的知道,上学,对哥哥来说,有多么的重要,对我们全家来说,有多么的重要。 其实,在以前我大学期间,不论我状况多么不好,经历多么曲折,尽管爸爸说“没事不要给家里打电话”,但是我还是很喜欢给家里打电话,告诉家里一些我在学校的事情。当然,主要也是“报喜不报忧”,因为我想通过自己的讯息告诉家里人,我已经长大了,不用他们担心了。但是最近,在我和哥哥每天朝夕相处的这段时间里,我已经不敢给家里打电话了,因为我不知道应该怎么给家里说,我没有勇气。在我哥哥上学的问题上,很多人也很关注,周围的同事经常会问一些关于我哥哥上学的事情,我能做的,也只有保持沉默。因为我不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去说。沉默的力量总是需要爆发的解脱的,这段时间以来,我曾帮助哥哥设计过很多人生的道路,比如,现在去上一个职业技术学校,比如在北京复习一年,回去再参加高考,比如现在就开始工作……很多的想法也得到了大家的印证,在我博客的留言里面,也有很多的观点值得我去借鉴和思考,非常的有帮助,也让我非常地感动。长期的忧郁和犹豫,终究需要一个最后的决定。直到前一天,哥哥自己去北京的一些工厂找工作,那天说是没有找到人,晚上回来的时候,我能感觉到哥哥的那种失望,那种无奈,还有那种无助。第二天早上,哥哥说要再去北京的郊区的工厂找工作,我们一起出了地质大学的校门。因为当时我有一些工作没做完,要去加班,所以我们也算是同时出门的。但是,当我们走出校门的时候,我才蓦然发现,我和哥哥要朝着不同的方向走,哥哥向西去地铁站,我要向东去做公交。一种突然的力量让我对哥哥说:“哥,别去了吧,今天天气不好,外面你又不熟悉,要找工作我看能不能找一些人来帮助你吧……”在那一刻,我知道,眼泪其实很容易就可以流出来,因为哥哥在场,我不希望气氛太苍凉,所以还是微笑着跟哥哥一起回到了宿舍…… 这两天,我又想了很多,很多的思绪在漫天飞舞,很多的信息让我的心很痛很痛。记得我小学二年级的时候,又一次我做寒假作业到很晚,那时候因为没有电灯,所以妈妈给我撑煤油灯让我做作业,妈妈就那样看着我,看着我,一连好几个小时,不说话,那也许就是母亲对孩子的一种默默的支撑和守候吧。到深夜的时候,妈妈也许是很累了,也拿了一支铅笔和一张纸开始鞋子,我知道妈妈从来没有上学,所以妈妈根本就不会写字,结果,妈妈就像画画一样把每个字的线条勾勒了出来,很漂亮!在我多年的求学经历中,类似熬夜苦战的画面并不少见,只有那遥远的小学时代的那一晚,让我永远的记得,回想我多年上学的经历,妈妈又何尝不是像那一晚一样,十年一日的守候在自己的孩子身边,默默的期待,默默的关怀,甚至会默默的流泪,默默的欣慰。 后来,我的两个姐姐终于因为家里经济条件的原因辍学了,他们用出门打工的方式支持我和哥哥继续上学。2000年,也就是我在上高中的时候,姐姐要出嫁了,嫁到邻近我们家的湖南的一个小镇,那一次“出门探亲”,是妈妈第一次走出自己的家门。因为上学的原因,我没有去参加姐姐的婚礼。后来,妈妈回来很平静的跟我说,章程,真的要好好学习,知识很重要,你看妈妈这次出门的时候,因为不认识字,所以找个地方也找不到……其实在那以前,类似这样的话我已经听了很多,可是,当这些话从妈妈的口中说出来,而且是她亲身的经历的时候,心痛的感觉跟奋进的决心一样,充斥着我的大脑、叩问着我的灵魂,激励着我全身的每一个细胞。但是学习的过程中就是艰难的,还记得姐姐们上学的时候,家里必须把过年的“猪”卖掉才能交上学费,那时候我不懂事,看到家里的猪要被卖掉,过年又不能吃上肉了,于是我拼命的表示抗议,痛哭流涕,大吵大闹,还大声呐喊说“我们都不上学了”……可是等到姐姐真的辍学以后,我的内心开始有一种不平静的感觉。学习的艰难还在于经历的曲折跟要克服的困难,其实今天想想,很多困难的克服过程,也都是艰难的。每当我遇到困难必须要克服但是又不能克服的时候,妈妈就对我说:“你想想你的两个姐姐,他们为什么要辍学?他们也希望上学阿……”每次说到这里,妈妈总是喉咙哽咽,嗓子嘶哑,而我的眼泪,也早已夺眶而出,我没有任何的理由选择放弃,因为我背负着太多的希望。 今天,当我写这些文字的时候,不是一种痛苦的宣泄,而仅仅是一种处于生命的感动,真得谢谢爸爸妈妈,他们将我带到这个世界,告诉我应该做人,支持我不断的上学、不断的进步。所以,当我发现自己需要融入到这个社会的时候,我总是不忘提醒自己说:“永远不要希望像别人一样享乐,因为你的生命注定是忙碌的,永远不要忘记过去成长的时候,因为你的道路还很漫长……”在博客中很多的留言,让我很感动,也启发了一些思考。很多人的建议,很真诚,让我感觉很温暖。但是人生终究要自己选择,道路终究要自己一步一步的去走……有很多人在留言中说到“既然家里那么穷,为什么还要生那么多孩子?”这个问题我真的不知道应该怎么样回答,我也曾经在一个很轻松的语境中问过爸爸“为什么要生4个小孩,是不是有重男轻女的思想?”爸爸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否认我“重男轻女”的说法。其实现在,重要的不是问清楚为什么要生那么多孩子,因为这个问题从我出生的那一刻起就已经没有意义了。重要的是应该怎么面对人生、克服困境。而后面深刻的社会根源应该让那些研究人口的专家和学者去讨论吧。 至于有人说,由于年龄的原因,建议哥哥现在参加工作,不要继续上学的说法,我很能理解,但是依然没有办法照此实施,因为上学的经历告诉我教育的意义不仅仅在于知识的积累,还有多方面综合素质的完善和提高。所以昨天晚上,我在和哥哥吃饭的时候,对他说,现在,我们都需要忘记年龄……哥哥对此也表示认同。而这段时间每天和哥哥朝夕相处的经历和过程,也让我再一次深深的感觉到哥哥在我的心中是多么的重要,而我在哥哥的心中,又是多么的重要。既然上苍把我们安排在同一个家庭出生,就注定了要让我们兄弟两个一起同历磨难、同沐风雨。还记得在中学阶段最困难的时候,我的班主任对我说“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意思是建议我们家重点培养我,保证我能上好学就可以了。但是想到姐姐的经历,我知道那是不能尝试的,因为那是一个人一辈子的事情,而我现在,则扮演着一个可以左右哥哥命运的角色,我没有害怕,因为我只能认真地做好,害怕是没有意义的。如果真地像很多人所说,让我好好学习、工作,而让哥哥放弃学业,那样的话,也许某一天等我经济充裕的时候可以给哥哥丰厚的经济支持,但是哥哥全部的人生就要失去很多的色彩,有时候,钱并不是幸福的关键。就像现在的我,有时候也会一个人想,如果真的找不到工作而流落街头,我会怎么样,我想我还是我,因为我相信自己多年的积累和宏观的视野,即便落入荒漠,也一样不会害怕,因为大学的经历,真的让我认识了好多。而现在,我对哥哥的期许,也大抵就是这样,并不是希望哥哥在专业的学习中能够“出类拔萃”,而是希望大学的平台为他今后的人生奠定基础…… 经历了这许多之后,我逐渐而且是不断的坚定了自己的人生信条,那就是:人,是要为别人而活的,对别人有意义,自己的生命才有意义。今天,我为哥哥,今后,希望有能力为更多的人。哥哥QQ的个人签名是“我从不害怕失去,因为我从不曾拥有”,也许大家会觉得有些悲观的情绪,而我却觉得不然,因为我想把拥有的都给别人,那样,自己永远都不会有失去…… 上帝是公平的,因为“上帝的公平之处就在于它对每个人的不公平都是不一样的”,命运将我和哥哥绑在了一起,我只能和哥哥一同去克服,一同去开创。我相信我可以做到,而哥哥,也一定可以。

武训传,虽然不是刻苦求学的,但比那些更感人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nanba.com.cn/uncategorized/596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