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益资讯 > 正文内容

指书的新闻报道

2022-09-17 06:12:18公益资讯2

捐出幅4高难度指画 周正元父子同献爱心

华西都市报记者陈黎摄影吕甲●著名指画大师周正元,将向本报捐赠指画作品《珠(朱)梅迎春》

●其子周翔现场创作两幅指书作品,与父亲一起为留守儿童献爱心

●本报继续征集“守望・爱”慈善晚宴拍卖品、爱心志愿者

昨日,著名旅美乡情画家任光荣率先响应本报“守望・爱”关爱留守儿童大型活动,捐赠出巨幅国画作品的消息一见报,立即引起强烈社会反响。

昨日,华西都市报热线不断,不少爱心人士期望能捐献画作,为留守儿童贡献一份力量。

中国著名国画大师陈子庄先生的开门大弟子、著名指画大师周正元,也表示将捐赠4幅指画作品――《珠(朱)梅迎春》,与此同时,周正元的儿子周翔还现场创作两幅指书作品,与父亲一起为留守儿童献爱心。

周正元父子捐书画 关爱留守儿童

看到华西都市报“留守儿童”的报道,周正元立即把前年精心绘制而成的4幅《珠(朱)梅迎春》指画拿了出来,挂在了客厅。

“这些孩子孤苦伶仃,我看到了心里难过,华西都市报做这个活动很好,做慈善,我们当仁不让。”周正元表示愿意将这一组指画全部捐赠出来。

作为知名的指画大师,周正元创作的4幅《珠(朱)梅迎春》图,是他所有作品中最具个性和难度的一组。

记者看到,这组指画所用纸张为透水性很强的撒金宣纸,每幅画各有各的姿态与韵味,每一朵梅花也都形

态各异,颜色深浅相宜。由于用指头作画,画法独特,图中每一笔都印刻着周正元的指纹,无法复制。

“我画了55年的梅花,很多都是以清雅为主,用朱砂画成的红梅不是很多。”周正元说,这4幅画朝气蓬勃,给人以向上的力量。

除了周正元捐献出4幅指画,他的儿子周翔早上6点多就起来,专门为活动创作了2幅指书作品,“宁静致远”“福慧双修”8个大字,也将和周正元的指画一起,捐赠给“守望・爱”――2012“三八”节大型慈善晚宴活动。

组委会特别提醒 公益拍品最好具稀缺性

除了周正元父子一起捐赠书画作品,昨日,不少读者也打来电话,想要捐赠自己创作的书画。

江油的罗会平,其作品曾在中国美术馆展览,表示可以给留守儿童捐赠一两幅新作,而雅安书协会员柯汛也表示愿意捐赠书法作品……面对各种书画作品纷涌而至,活动组委会特意提醒,除了书画作品,爱心人士也可以捐出珠宝、手表、明星物品、企业新品、民众收藏、精彩演出门票等具有收藏价值的拍品。

“公益拍品最好具有稀缺性和独特性。比如私藏几十年的好酒,或者一款限量版自行车……”活动组委会人士说,类型越广泛越好。

爱心慈善拍卖品仍在继续征集,希望各界企业都能参与进来,踊跃捐赠。组委会将根据拍品的特点,采用现场和网上两种方式进行拍卖。与此同时,还征集拥有一定心理辅导经验或资质的志愿者和机构,为留守儿童们做一些心理辅导,让他们的成长之路走得更加健康和快乐。

3月8日的大型慈善晚宴活动现场,组委会还将遴选出12-15件征集到的特色拍品公开拍卖。拍卖所得款项将全部捐给华西圆梦基金,以帮助留守儿童实现梦想。

人物简介

周正元,号雪生,中国著名指画大师,1942年生于中国成都。幼习书画,1957年(十五岁)拜中国著名国画大师陈子庄先生为师,系先生开门大弟子,主攻书画艺术,兼好多种艺术门类,尤长指头书画。作品曾获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好评;被港、澳、台地区和英、美、日、马、新等海内外名流珍藏。

1994年3月任四川西蜀艺术社社长,2009年4月任中国(国际)指墨艺术中心主任。

2006年12月,中国画研究院更名为中国国家画院后,主编的首套首册画集《2006年中国画名家年鉴》周正元卷,于2007年2月正式出版。

2010年1月应邀赴马来西亚进行文化艺术交流,更以现场示范指画令马来西亚艺术界大开眼界。

思利及人的力量的媒体报道

《江门日报》2012年11月12日:《思利及人的力量》升级版全国热销

广州购书中心签售现场。2个小时内,3000多本《思利及人的力量》升级版被抢购一空。

在职场类、理财类、穿越类书籍占据各大畅销榜的今天,一本谈价值观的文化类书籍是否也能受到青睐?2012年11月,在广州购书中心人头攒动的现场,2个小时的签售时间内,3000多本《思利及人的力量》升级版被抢购一空。这也是时隔5年后,李锦记第四代传人之一,无限极(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惠森第二次在此签名售书。

《思利及人的力量》由李惠森结合自身40多年的人生经历创作而出,其中以“思利及人”的家族文化为核心衍生出家和、人和、商和的处事智慧。

2007年上市之初,《思利及人的力量》即创造了中国图书日签售的最高纪录,并位列当月中国畅销书排行第一位。截止到2012年,正版销量超过20万册。2012年,该书结合作者五年的重新整理和读者的反馈,升级上市。两个月内销售破万本。在中关村图书大厦销售排行榜、当当畅销书榜均排名前三位。

广州签售

引数千读者竞相购买

广州签售活动下午2点才开始,但从上午起就有热心读者陆续走进广州购书中心购买《思利及人的力量》升级版。随着签售时间的临近,从一楼通往六楼签售处的通道内,读者们排起了长长的人龙。为了缩短读者的等待时间,主办方中信出版社决定提前15分钟开始签售。

在现场,一位年长的读者很开心地向身旁的人展示着签过名的新书,“五年前《思利及人的力量》刚上市时我也认真阅读过,里面有很多启发人的语句,其中‘直升机思维’给了一个很形象的思考空间。很期待这次的升级版能给我带来更多启发。”

有不少读者还是专程从外地赶来的,而一次性购买10本、20本的读者也为数不少。

忙碌的签售过程中,李惠森一直带着笑容,对于读者合照和握手的需求也都一一满足。“今天看到这么多读者过来,我感到很开心,也很感谢大家的支持和认可。”李惠森说,“希望通过这本书可以把‘思利及人’的核心价值观与更多的人分享,并且给大众一些可实践操作的方法。”

思利及人

文化的落地需要方法

“思利及人”到底该如何理解?据查,思利及人最早见于唐朝的格言联“修身岂为名传世,作事惟思利及人”。因与李锦记的经商处事之道非常契合,李锦记集团主席李文达便把它作为家族的核心价值观传承下来。用一句话表达,就是“做事应先思考如何有利于我们大家”。

“人在群体和社会中的角色是渺小的,每个人都想获得自己的利益。但是利益要思考对人的长远发展。”已有80多岁高龄、一手把家族生意推广到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李文达说,“‘思利及人’能够帮助我们超越竞争的表象,看到合作的未来。”

文化最大的障碍在于能否接地气。中国很多优秀文化的精髓都藏身于古籍中,人们欣赏而不加以运用;或想运用而又不得要领,只停留在文人谈资的层面。《思利及人的力量》能受到认可很大原因在于能够通过简单的故事将文化的智慧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看得懂又用得上。其中,直升机思维,换位思考,关注对方感受,直观地点出了“思利及人”的三要素。

以“直升机思维”为例,它是广泛运用在李惠森领导的企业内部的一种思维模式。比如鼓励员工站在全局来看公司,而不是仅仅站在现有的岗位上。

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钱逊评价说:“‘思利及人’简明地反映了中华文化中‘义’与‘群’的核心价值。要把个人放在群体中,不是只求个人满足,而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有人提出这样的思考方式是否太过理想化,是对圣人的要求。李惠森说,“我想‘理想化’是一个好的评价。这本书没有设限,只要尽力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对你的人生有所帮助,就是这本书带给你的红利。”

用文化

推动企业发展和责任的落实

与常常被冠以富二代头衔的企业接班人不同,李惠森热衷于创业而非守业,为传承百年的家族企业开辟出一条全新的发展道路。有读者评价到:“没有百年商业传奇的惊心动魄、也不是商界精英的实战秘方,《思利及人的力量》褪去了浮躁与功利,用平实的道理和有趣的举例,分享了作者的亲身经历与思考。”

时隔5年,再次举行签售活动的李惠森已经带领无限极(中国)有限公司步入了第三个五年计划。因为有了“思利及人”的核心价值观作为行为指南,无限极20年来实现了快速发展,连续多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在科研领域中走在行业的前列。

在企业自身发展的同时,无限极将企业社会责任观的核心理念“思利及人”落实为行动时,注重创新思路和方法。在2008年发布的第一本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中,无限极即明确了自己在品质、健康、员工、伙伴、环境及社区六大方面履行的企业社会责任。他们认为,一家企业的责任,不仅要考虑股东的利益,还需要考虑消费者、伙伴、社会的利益,不仅要承担经济的责任,还需要承担对环境和资源可持续发展的责任。这和“做事先思考如何有利于我们大家”的价值观相一致。

以员工责任为例,无限极每年用利润中的3%作为员工培训的投入,60%以上经理和总监团队都是从内部培养、提拔。公司成立了康乐会,组织多元化的康乐活动,如运动、家庭同乐日、公益慈善活动等,丰富员工的工余生活。通过每年一次的员工满意度调查,不断完善管理制度,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和员工稳定性。作为多届“亚洲最佳雇主”、“中国最佳雇主”和“卓越雇主――中国最适宜工作的公司”称号获得者,至2011年,无限极拥有服务5年以上的员工超过500人,服务10年以上的员工超过100人。

2012年3月,无限极(中国)郑重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承诺,把企业的责任意识从隐性提升至显性,为落实责任指出了明确的方向。承诺的发布让企业的利益相关方有了可参照的标准,成为了无限极履行责任的监督力量,将“我们”大于“我”从责任的角度做出了最好的注释。

【内文摘录】

――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要想取得人们对某件事情的支持,只要简单的给他们一个参与的机会就好了,参与事情的讨论,说说自己的看法,会让所有参与其中的人感到这件事情与“我”相关,自然而然地当作自己的事情。这就好像是在人们心目中订立了一个“心理合约”。即使这样的讨论不见得所有人都赞同,甚至最终的结果并不是人们所期望的,他们也愿意支持这个结果。

――有了系统,有了清晰的流程和标准,要大家都懂得如何作决定,企业离开谁都可以照常运转。那个时候,谁都不会成为做事情的瓶颈。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nanba.com.cn/uncategorized/560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