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益资讯 > 正文内容

养老院的真实生活是怎么样的

2022-09-07 07:13:23公益资讯2

养老院的真实生活:

在养老院,护工才是决定你生活质量的唯一指标

首先大家要明白一个前提,养老院是老人到了失能或半失能阶段才要入住的,这时候的老人身体机能已经很差,入住养老院完全是为了获得贴身照顾。因此,对老人来说,护工才是决定你在养老院生活的唯一指标。

养老院的护工因为工资待遇、工作强度、职业倦怠等原因,想要指望他能全心全意像子女一样给老人端水洗脚、擦屎擦尿,不可能。

养老院生活服务:

1.院内配置优质的生活管家“或称助理”,关注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实行24小时子女式的亲情服务,享受360°家庭式恬愉生活。

2.提供餐饮信息(包括有机食品,如蔬菜、杂粮等信息)及叫餐送餐服务。

3.如果您需要在待定的时间被叫醒,将通过电话提供起床提醒服务。

4.紧急呼叫:您可按动呼叫按钮,服务人员将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

5.智能监控:采用先进的立体定位系统,可以准确定格您在院内公共空间的位置,提供安全保障。

6.颐养卡系统:集门禁、消费、缴费功能为一体。具有替代钥匙打开房门的功能,具有储值、消费功能,您在院内消费(餐饮、活动、购物等)都可以通过颐养卡实现。

7.事务代理:为您提供生活用品代买服务,为您排忧解难。替您代办生活琐事,如代缴费用、代领书信、报刊、快递、邮包、代订机票、牛奶、鲜花等。

窗外的黄叶一片片飘落,满目都是秋日的寂寥,屋里的暖风开的很足,79岁的刘大娘穿着夏天的花背心,面无表情的盯着面前的电视,这样的日子重复上演了很久,但是刘大娘觉得,这样的日子也挺好,她已经习惯了,就算是在子女的家中,也不过是这样的日子。

刘大娘有两个孩子,一儿一女,儿子和女儿早已成家,儿子一家三口住在北京,之前,刘大娘的儿子曾将刘大娘接到北京住过一段时间,但是刘大娘觉得儿子和儿媳平时的工作已经够忙了,要照顾孙子已经够焦头烂额了,她来了,还要顾着她的吃喝,不如自己住到养老院,儿子儿媳不用费心,自己也能得到很好的照顾。

至于女儿,因为女儿是和公公婆婆住在一起的,刘大娘和女儿的公婆相处的不是很好,又不愿意告诉女儿,给女儿添麻烦,最后还是决定回养老院。

在养老院里,刘大娘住在一个20多平的房间里,有一个舍友,两个人最多的交流就是一起静静的看电视。

因为刘大娘腿脚不便,怕老人下楼摔倒,所以养老院的工作人员基本不让老人下楼,老人也很少下楼,甚至门都不怎么出,就连隔壁住的老人刘大娘也不是很熟。

刘大娘坦言,她愿意住在养老院这里,在这里吃的好住的好,即使住在儿子女儿那里,也不过就是每天看电视,住在养老院还能省去不少子女不少的麻烦。而且刘大娘的儿子每个周六都会来看看刘大娘,这让刘大娘没有那么的孤单和寂寞。

刘大娘的生活,也是无数生活在养老院的老人的生活,简单而重复。子女将老人送进养老院之前,养老院里的宣传册可能会将老人的生活描绘的丰富多彩,老人们可以聚在一起聊天、打牌、下象棋等等。

可是实际上,进入养老院的老人,有很多都是身体不是那么的康健的,他们并没有那么多的精力去创造一个绚丽多彩的晚年生活,他们之所以来到养老院,更大一部分原因是不愿意给自己的子女添更多的麻烦,更多的是委曲求全。

作为子女的,如果实在没有精力去照顾老人,而老人的意愿也是进入养老院养老,其实将老人送进养老院也不乏是一个两全之策,毕竟顺从老人的意见才是最大的孝。

但是将老人送进养老院并不意味着只要给钱就能让老人身心都得到很好的照顾,其实老人更喜欢自己的子女多多的陪伴自己,所以多多的问候一下住在养老院里的父母吧,哪怕只是打一通电话唠唠家常。

不要让他们为了自己的子女历经半生沧桑之后,在自己为数不多的老年生活里,还要独自一人,孤单的度过。

养老院的真实生活给人一种木有希望,死气沉沉的感觉的。只能说可以在里面慢慢等死的。虽然整体给人感觉不太好,但是也让老年人至少有了一个相同年龄得陪伴,至少不会生活不孤单的。但是不太建议,把自己的父母送去养老院去养老的,因为中国古话说:百善孝为先。父母养育我们长大成人,而我们也有义务和责任陪伴养育我们的父母度过安详的晚年。而不是仍在养老院的。这种行为在我看来是一种不孝。

我认为有条件的话最好不要去养老院养老,我看过了一篇文章有个记者共采访了499个住养老院的老人,都说在那里不好,睡不好,吃不好,服务也不好,以后我老了我是坚决不去那里养老的……

老人抱团养老15年后捐楼是怎么回事?

21年前,72岁的浦逸敏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和一群老伙伴在嘉定买了一栋楼“抱团养老”。21年过去了,浦逸敏93岁,她和她的老伙伴们做了一个更大的决定:这楼,捐了。

21年前,72岁的浦逸敏阿婆要在嘉定葛隆村买下一栋小楼抱团养老。葛隆村132号原先是一家农村信用合作社,当时信用社以5万元的价格出让这栋小楼。于是,浦阿婆和老伙伴们决定 “众筹买楼”。出的少的,5元、10元;出的多的,1000元、2000元也有。有的人并没有想要住进楼里,只是单纯捐款,出一份力。1999年1月,终于买下了葛隆村132号楼。他们还给这栋楼取了个新名字: “慈舟养老院(筹建办)”,意为“互助养老”、“同舟共济”。

到2000年,装修一新的132号楼陆续有老人入住,开始了一段“互助养老”的日子。慢慢地,加入进来的老人越来越多,最多的时候同时住过20多人。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老人们有的住进了养老院,有的回归了家庭,2017年起,这栋小楼逐渐沉寂,直至最后浦阿婆也离开这里,住进了嘉定马陆镇上的双善养老院。

老人们不住在132号楼以后,这栋楼要怎么处理?浦逸敏说,她肯定不能占为己有,因为当时出钱的有很多人,并不是她一人购买;如果要归个人所有的话,该给谁?给谁都不合适。“想来想去,只有捐给集体,捐给公家。”

扩展资料

没有院长的“养老院”

“慈舟养老院”虽不是真正的“养老院”,但名声却很响,外冈镇上、嘉定城里不少老人听说后,都表示要入住。“住在132号楼,有3个条件:一,生活要能自理;二,不沾荤腥,我们都是吃素的;三,每月交100元,水电费、搭伙费都在里面了。”浦逸敏告诉记者,最高峰的时候,曾有20多个老人一起住在132号楼内。

这是一个没有院长的“养老院”。不只没有院长,护工、医生、清洁工等,全都没有。所有的事,都靠住在里面的老人们你帮我、我帮你。

陈季芬说,靠的是大家轮流“值班”,今天你烧,明天我烧。“葛隆村里有个村民叫刘彩珍,她有空时会来帮我们烧饭。她说是来做义务工,不要钱的,但我们每个月总会稍微给她一点补贴,不然不好意思的。”

浦逸敏说,有的靠老人们去镇上买,有的靠前来看望老人的子女送,有的靠当地村民免费赠送。“葛隆村村民很好的,自家收获了青菜、黄瓜,总不忘往我们那里捎一份。”如果得的是重病,大家就会通知老人的家属接到医院去;如果是慢性疾病,大家就一起照顾,有的帮忙喂药,有的帮忙洗衣服。

这样一个慈善公益味道浓厚的养老组织,也得到了很多捐赠。“我们没有煤气、没有液化气,是烧灶台的,葛隆村村民们造房子锯下来的木头,他们会给我们送来;乡下割稻子了,村民们会把水稻秸秆送过来当柴火烧。”

靠着热心人们的帮助,住在132号楼里的老人们有了健身器材,有报纸可以看,还有电视机、录像机,居住条件不逊色于其他养老院。

上海一群老人抱团养老,15年后把他们的养老房捐给了养老当地的村子,他们觉得在村子里面收到村民的很多照顾,在这边养老得到很多帮助,觉得很感恩。于是就把众筹的买来的养老房捐给了村里,为村民所用,让它继续为村里的人民服务。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这个社会还是很多美好的事情的。

15年前,浦医生跟一群认识的朋友聊起,以后老了可以在村子里面一起养老。于是浦医生就组织起买楼养老的事情,一群老人筹钱,几块钱几十块地拼拼凑凑筹得几万元,买了一栋两层高的楼。然后他们就住在这个房子里面,互相陪伴互相依靠一起老去。能住在一起的人都是志同道合的人,这里就像一座养老院,大家互相帮助。他们都是互相照顾大家,洗衣做饭都是自己动手,生活其乐融融。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的生活水平越来越好了,医疗养老服务也更加有保障了。很多老人也逐渐去更好的去更正规的养老院入住。村子里的养老房也慢慢没有老人住了,于是就闲置了。后来,大家统合意见,都觉得捐给村里挺好的,起码还可以留一个念想。有时间的话,还是可以回来看看曾经自己住过的地方。

因为当时的村民很帮助他们、照顾他们,在生活物资上面有经常资助他们。所以住在养老房的老人都很感激村民,很感激能够生活在这么好的农村里。村里人的善良,让老人们回忆起那里生活的点点滴滴都会很感恩。这个捐楼的想法确实是很好的,村里也有老人,村里的干部也可以把这栋楼设置为老人娱乐场所。这栋楼能够继续服务群众,正是他们捐楼的意义。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nanba.com.cn/uncategorized/422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