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绿色环保 > 正文内容

水电站环保公益诉讼(环境破坏公益诉讼)

2022-12-11 15:40:16绿色环保2

1. 环境破坏公益诉讼

环境修复公益诉讼的法律依据是行政诉讼法第二十五条第四款的规定。具体内容是:

第二十五条 行政行为的相对人以及其他与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有权提起诉讼。

有权提起诉讼的公民死亡,其近亲属可以提起诉讼。

有权提起诉讼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承受其权利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提起诉讼。

人民检察院在履行职责中发现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食品药品安全、国有财产保护、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等领域负有监督管理职责的行政机关违法行使职权或者不作为,致使国家利益或者社会公共利益受到侵害的,应当向行政机关提出检察建议,督促其依法履行职责。行政机关不依法履行职责的,人民检察院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 污水处理厂公益诉讼

1、对污染环境、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人民检察院在履行职责中发现破坏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食品药品安全领域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在没有相关规定的机关和组织或者规定的机关和组织不提起诉讼的情况下,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五十五条 对污染环境、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检察院在履行职责中发现破坏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食品药品安全领域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在没有前款规定的机关和组织或者前款规定的机关和组织不提起诉讼的情况下,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前款规定的机关或者组织提起诉讼的,人民检察院可以支持起诉。

3. 环境资源民事公益诉讼

为破解环境资源案件“立案难”“取证难”等问题,加大环境资源案件审判力度,2014年7月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发言人孙军工在北京宣布成立专门的环境资源审判庭。

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通过最高人民法院的任免决定,任命郑学林为最高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庭庭长,任命林文学、杨永清为副庭长,任命王旭光为副庭长、审判员。

2014年7月3日, 最高人民法院举行新闻发布会,为回应人民群众环境资源司法新期待,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最高人民法院决定设立专门的环境资源审判庭。

成立专门的环境资源审判机构,实行环境司法专门化,是环境资源审判领域一项新的任务

4. 水资源公益诉讼

围绕“公益”这个核心,开展行政执法法律监督畅通检察机关内外部监督线索收集渠道;抓住三个重点区域的清理、治理(即木耳菌袋废弃物污染的治理、镜泊湖周边水源地区域源头治理、牡丹江流域区域治理),开展“河湖清四乱”专项监督;充分凝聚三个方面的监督合力,“一体化”全力提升公益诉讼工作质效。

5. 水源地保护公益诉讼

两层法律关系,物业费是否缴纳是债权债务关系,物业公司只能协商或通过法律途径追缴。通电、通水是业主固有权利,物业公司行为涉嫌违法。业主因断水所产生的一切损失,都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物业公司承担相应赔偿责任。

6. 环保局公益诉讼

答:主要做法如下:

  强化沟通协调,形成工作合力。为全面提升公益诉讼工作,该院紧紧围绕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突出问题,积极履行监督职责,及时向县委县政府汇报,并邀请人大监督。积极与相关行政机关沟通协调,畅通检察公益诉讼路径,形成社会公益保护合力。该院分管领导和干警定期与市环保局内丘分局、县市场监管局等行政机关沟通联络,围绕监督内容、检察建议、适用法律、社会效果等进行交流,听取意见,切实保障监督效果。

  加强机关内部科室协作,挖潜增能。该院成立了由检察长任组长、分管副检察长任副组长、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公益诉讼工作领导小组,检察长对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把关,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要案件亲自督办。建立了以公益诉讼为主导,案管、控申、刑事相关办案部门积极协作的工作格局。各业务部门在办案中发现的涉及生态环保、食药安全、国有资产保护等领域的案件线索及时移交公益诉讼部门备案审查。

  突出重点领域案件办理,以点带面,带动全局。今年以来,该院不断开展检察机关守护蓝天碧水净土、“食品药品安全领域四个最严”检察公益诉讼专项活动等,特别是对辖区内幼儿园、中小学开展了“校长陪餐制度”检察公益诉讼专项活动。通过这些行动,彰显了检察机关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责任与担当,提高了行政机关、企业、公民保护生态环境和资源、保障食品药品安全的意识,形成了全社会共同保护公共利益的良好格局和浓厚氛围。

7. 水污染公益诉讼

  2019年5月8日,沈阳市生态环境局大东分局对刘丽华电镀厂进行现场检查,发现该单位电镀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现场对其排放的废水进行采样监测,该单位两个排放口排放的废水中镍分别超标25.8倍和791倍,超标倍数巨大,性质极其恶劣,已涉嫌环境污染犯罪。大东分局依法对其处以100万元罚款,并将此案件移送公安机关。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nanba.com.cn/lshb/1303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