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益生活 > 正文内容

关于教育扶贫的照片,送教下乡最需要改进的方面

2022-12-07 20:20:55公益生活2

送教下乡是帮扶薄弱学校的重要环节,其关键在于真实有效。只有做到前期任务具体、方向明确,才能避免送教下乡活动变成一场独角戏,也才能够让薄弱学校教师有持续学习改进的热情和专业提升的空间。 ■李声智 郑灯玉 前期准备关于教育扶贫的照片:充分调研、合理规划、明确要求,让薄弱学校教师明白提高方向 为了提高送课下乡的实效性,切实帮助薄弱学校教师提高教学水平,活动组织者不要仅满足活动搞了、事情做了,要不怕麻烦、不图省事,要做好一切前期准备工作,具体包括: 合理规划。活动组织者要制定送课下乡活动规划,即每学期开展几次活动,每次是哪一个学科,每次活动要解决什么问题,每次活动怎么开展,每次活动的预期目标,等等。活动组织者要有系统思维的能力,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不要让受帮扶的教师觉得可望不可及,从而把送课下乡活动变成促进自己提高教学水平、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的自觉行动。 明确要求。应该说,每次活动都要花费一定的人力、物力。如何让这些人力、物力发挥最大效益,对每次活动都要有明确的基本要求,包括对组织者、送课教师以及听课教师的要求。其中,对于组织者的基本要求应该包括,根据规划提前告知给参与教师的研讨主题和目标,将教案或设计提前发放给听课教师,精心设计有关主题的观课议课表,每次活动要确保时间充足等;对送课教师的基本要求包括,提前通知送课内容和研讨主题,根据规划精心备课并提前将教学设计写出来,教案中对关键的教学步骤要写清楚设计意图,上课时要利用薄弱学校现有的教学辅助设备,要有有关研讨主题的教学论文,要耐心解答听课教师的疑惑等:对听课教师的基本要求包括,要熟悉听课内容并设想自己如何上课,要依据研讨主题在相应的表格上详细记录教师表现、学生表现以及自己的思考,要能围绕主题做一次简短发言,围绕主题提出一个问题供大家交流等。有了具体的要求和任务,才能避免让送课下乡活动变成送课教师唱独角戏。 现场操作:观课议课、专题讲座、解答疑问,让薄弱学校教师有后续学习改进的热情 传统的送课下乡活动的操作程序是送课教师上示范课——上课者说课——上课、听课教师进行评课——组织者进行总结。在其中的相互评课阶段,由于农村教师大都比较拘谨,往往都是同去的优秀教师、送课下乡学校领导评课,没有能够真正互动起来,不利于激发薄弱学校教师后续学习改进的热情。为此,不妨把送课下乡活动的操作程序改为观课——议课——专题讲座——解答疑问。 观课。送课者上主题课时,预先设计好有关授课内容和授课愿景的观课量表,也就是将研究的问题化为观察点,让听课教师按照表格记录与主题有关的信息。同时,要求教师将“思”贯穿于“观”的全过程,尤其是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热烈、意外冷场、效果不明显的地方进行思索,透过这些现象去分析原因,探究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正是由于及时记录了课堂上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的东西,加之深入的思考,才可能会使议课时的互动成为可能。 议课。在议课阶段,要集中话题、关注焦点,依据事实,从现象出发讨论问题。这样的议课不是对已经发生的课堂进行判断或者作出结论,而是思考和研究如何上出更加理想的课,以追求和实现更加理想的课堂教学方式。实际操作中,由于有大量的的事实记录和分析,在议课阶段,“一言堂”的现象基本杜绝,也增强了上课者与听课者的互动,为所有参与者铺就专业成长和经验共享的道路,真正实现共同成长的校本教研目的。 专题讲座。送课者一般都是区域内学校教师当中的佼佼者,对教育教学领域某个问题往往有比较深入的研究。利用送课下乡的机会,让他们面向薄弱学校教师举办相关专题讲座,一方面可以扩大听课教师的视野,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听课教师掌握基本的研究方法,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 解答疑问。送课者的实践经验比较丰富,对教师提出的疑问,往往能结合鲜活的事例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有助于听课教师提高实践操作水平,对开展教学研究也不再有可望不可及的感觉,从而有效激发他们学习改进的后续热情。 后续行为:资源共享、网络讨论、师徒结对,让薄弱学校教师获得持续学习的有效帮助 资源共享。城区学校要及时将学校的优质资源(包括课件资源、优秀录像课、优秀设计、优秀论文等)上传到网络上或将文本送给帮扶学校,让这些学校的教师及时了解相关动态、学科研究前沿等,为他们的后续学习提供资源保障。 网络讨论。建立城区优质学校与农村薄弱学校网上学科工作群,让两所学校的教师能够通过网络经常相互讨论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相互分享教学成功的喜悦,做到交流经常化、帮助经常化。 师徒结对。建立城区优质学校优秀教师与农村薄弱学校青年教师师徒结对机制,让他们的学习、交流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作者李声智系湖北省潜江市后湖小学副校长,郑灯玉系湖北省潜江市后湖学区主任)

如何开展残疾人事业宣传工作

为及时准确反映基层残联工作各项业务的进展和任务执行情况,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残疾人统计基础工作,发挥统计服务和监督作用,根据中国残联办公厅《关于做好2014年残疾人事业统计台账工作的通知》(残联厅[2014]87号),经自治区残联领导同意,现就做好2014年度残疾人事业统计台账工作有关事宜和要求通知如下:

一、2014年度台账工作启动

2014年度台账制度已在“中国残疾人事业统计管理系统”中实施部署。请各地、州、市残联及时通知基层,随工作进展及时录入、填报台账数据。

2014年度台账制度基本保持了一致性和延续性,以便于基层工作的开展。

(一)台账主要变动情况。

根据各业务要求,2014年台账新增《电视手语栏目登记表》、《广播电台残疾人专题节目登记表》、《残疾人题材公益广告登记表》、《专门协会人员登记表》、《助残社会组织机构登记表》、《专门协会机构登记表》子表《专门协会内设委员会及挂靠机构情况》6张表。《专门协会机构登记表》以原《地市、县(市、区)残联专门协会社团登记表》为基础,对指标和填报口径进行了较大调整。

康复、教育、扶贫、社会保障、组织建设、服务设施、信息化等业务台账中个别指标及枚举选项有所调整,具体变动情况见“中国残疾人事业统计管理系统”首页信息。

(二)残疾人服务机构台账定位工作启动。

为提升面向残疾人的地理信息公共服务水平,从2014年起,中国残联启动残疾人服务机构定位服务工作,结合国家地理信息系统“天地图”,通过残疾人服务机构统计台账进行机构定位,支撑内外网开展应用服务。

为配合此项工作,“中国残疾人事业统计管理系统”已开发配置相应接口和功能,并在系统首页提供了操作说明。请各地根据需要开展相应培训,在录入台账数据的同时完成定位工作并及时上报。

二、网络版统计管理系统升级

中国残疾人事业统计管理系统网络版从2010年起正式启用,对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和时效、促进业务工作管理、提升全国残联系统统计信息化水平起到重要的支持作用。为满足残疾人事业发展对统计工作的更高要求,2014年,中国残联组织对现有系统在数据管理、分析查询、批量运算等功能和性能上进行了升级和优化,以更好地满足各级残联工作和为残疾人服务的需求。

升级完善的主要功能包括:

(一)各业务领域涉及机构的台账表增设“获取坐标”功能,通过在弹出的地图中标注机构所在的具体位置,获取精确坐标,从而为残联系统内外网开展应用服务提供支撑。

(二)配合业务需求,2014年台账《国家彩金项目残疾人装配假肢登记表》中,增加“装配前”和“装配后”照片上传功能。

(三)根据基层操作需求,进一步完善excel模板导入、批量审核、数据分析等功能和性能。

上述功能的具体情况和操作方法见系统首页信息。

三、继续开展台账季度通报制度

为便于各级领导和业务部门及时掌握工作进度,为工作决策和管理提供依据和支持,2014年将继续开展台账填报情况季度通报工作。通报情况提供各部门作为对各地业务工作和统计工作考核的参考依据。

通报时间:每年度7月、10月和下一年度1月的上旬。

通报内容:每年二、三、四季度台账填报情况。

通报形式与范围:采取内部情况通报方式,通报自治区残联会领导和各业务部门、各地(州、市)残联。

做好残疾人事业统计台账工作,是提高残疾人统计数据质量和加强残疾人工作精细化管理的要求。各级残联要提高对统计数据质量重要性的认识,建立起业务部门与统计部门互相协调、互相配合的良好工作模式,加强培训,规范管理,从源头抓起,强化统计数据评估审核,保证统计数据质量,为残疾人事业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数据支持。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nanba.com.cn/gysh/1288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