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孤儿助养 > 正文内容

要不要给孩子报绘画班纠结中

2022-09-30 07:22:25孤儿助养2

我听后我沉默了一会我问妞:你怎么想报跳舞班了,妞说我班同学都去学了。我嗯了一声,不知如何回答妞,心里开始思索...话外:看着妞一天天长大,对外界的世界也慢慢的接触,孩子的社交也在慢慢的发展着,她想融入团体中,可妞有时表现的彷徨,不知所措,我这个当妈的有时也不知是好,只好努力的学习,慢慢的成长... 最近在我身边的朋友、家长那里总会听到:想让孩子学画画、学围棋、学音乐、学英语、学这个学那个的,我的心也在触动着,在想我家妞是不是也报个什么班呢?想着想着,心里有个声音在问我:学什么是我的想法还是孩子的想法,学习画画,音乐、英语到底是为了什么,孩子这个年龄阶段的发展适合学习画画、音乐、英语吗......这一连串的问题在我的心里纠结着、疑惑着,我找不到答案,于是我问那些想报班的家长、朋友她们是怎么想的,我在各个里听那些家长发表着各种想法和建议,每天泡在里潜水着看里的家长们的说法,可还是没有找到能解释我疑虑的答案,也许在我的心中已经有答案了,只是我在找能够认同我的想法的声音吧!可就在我还在彷徨疑惑的时候,一个机缘让我听了池草先生的公益讲座《大学》,虽然我只听了两小时,可就这两小时解开了我的心结!在讲座中他提到了四个字:知识智慧,简单的四个字可通过他的解释赋予了新的能量,我已记不清池草先生到底是怎么说的,但我内心感受到的是:世界万物都有他的自然规律!任何事物都是要遵循自然规律的,做任何事都没有捷径!正应了《大学》里的:“知之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之所先后,则近道矣。”短短的几句话,让我的内心不断的在揣摩思考其中所赋予的能量......也正是这次讲座让我知道我总是在听,却不曾自己去真正的思考思索,做了太多的无用功了,哈哈...所幸读完生命喜悦的祈祷之后静下心整理一下思绪:就说说画画吧,我家妞一直以来对画画都还算比较感兴趣,这可能受她的大姐姐的影响吧,还是喜欢拿笔画画的,可最近她确总是要求我画画给她看,在她1-2岁的时候因为知道如果家长给孩子画画会影响她的创造力与想象力,我其本上就不给妞画画的,可孩子大了我就也渐渐的忽视了,以为孩子感兴趣就所幸有时赢不过孩子的要求就会画一些,后来就发现牛不愿自己画画了,在家里就会表现无事可做了,我也很迷茫,于是想是不是也给她报个班,可外面的画画班到底怎么样我也不知道,而且也很贵,又想我让孩子去参加画画班会不会把教育的孩子推给别人了,冉冉是不是会真的能得到些什么,一系列的不确定,让我也不敢轻易的去尝试,因为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成人的一次错误的选择可能就会让孩子错过他真正需要的潜能,因为我深信没白吃的午餐,天上不会掉馅饼,就这样我抱着疑虑思考着,想从哪能解开疑虑呢,在当当网我就寻找会不会有这方面的书来帮助我解决呢,机缘就是这么巧,让我发现了李跃儿推荐的一本《培养孩子从画画开始》,我毫不犹豫就了下来,没两天书到了,我趁热就看了起来,看着看着我心中的疑虑解开了,明朗了,也不纠结了我高兴、兴奋,松了一口气。 摘录书中在内容:绘画是孩子的一种表达方式;“婴儿通过哭、抖动身体或者笑来表达高兴华不高兴。作为母亲又是通过孩子的这些行为来了解孩子的需要。然而,对于绘画,父母们却用好坏来评价,甚至上升到心理,试图通过画来判断孩子的性格。但是,孩子的画和婴儿的哭是一样的,仅仅是直接表达心情的一种方式而已。孩子不能用语言来充分表达又不能靠书写来表达,他们通过绘画来表达自己的想法,讲诉自己的感受和发现。所以,孩子的话不是用来“看”的,而是用来“听”的,就是这个意思。对于孩子来说,他们的画只有被“听”,他们的绘画行为才有意义。被听,被理解了,就有了表达的乐趣。因此,对于孩子的画,作为母亲最重要的态度是“听”,去了解,去感受!从出生到三四岁的几年中,孩子的身心发展速度令人惊叹。在短短的几年中几乎浓缩体现了人类从原始人道现代人的历史发展中所取得的进步。而我们同样可以从孩子的绘画作品中看到这些历史发展的足迹。原本像猴子一样随意涂鸦的孩子,开始给圆或线赋予意义,从而获得语言,最后甚至只凭印象去绘画。孩子一个一个地经历这样的发展过程,就能够画出人类用于表达在画。而且,随着这个发展过程,表达的方式和内容也随之变化。我绝对不赞成那种无视孩子的发展过程,迫使他们超越自己成长过程的做法!同时,就像不同年龄的孩子画出的是不同的画一样,不同年龄的孩子也需要不同的鼓励方式。”书中还写到:教了画形象会有什么后果?绘画需要以下五种基本能力:动手能力、眼睛的协调能力、语言能力、情感和热情、社会能力。通过绘画,这五种能力也能够得以进一步地发展。但是,教孩子画形象,会逐渐阻碍这些能力的发展。成人教孩子画形象,是把别人的而且是成人的感觉原封不动地强加于给孩子,孩子无法按照自己的感觉和意愿来发挥,其结果是孩子对绘画的感觉无法得到发展。最严重的,是语言能力的发展遭到沉重的打击。.... 最重要的是在书后作者对家长的一些问题的解释终于让我不在迷惑与纠结,作者在“我想让孩子去绘画班上课”中解释:妈妈们只要为孩子准备好画画的场地、材料,再邀请上一起画画的好朋友就做够了。上绘画班,就像是用金钱去购才能,对此不赞成。孩子的幼儿期是培养他们最基本的感性、想象力、表现力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最有能力和最应该负起责任的是家庭教育的主角――父母。艺术的感受力不是能够用金钱到的东西。当然也就不是父母拿出培养孩子的架势,孩子就能亲身掌握的东西。让孩子去绘画班就等于是把父母应挑的责任重担放在了别人的肩膀上。 继续我的思考:对于现在的各种培训班多数都是为了盈利而作的(不知道是不是自己存在抵触心理,但我看见的多数都是为了盈利),好的老师一定是了解孩子的,他能真正的从孩子的角度去理解和接纳的,所以说不管什么样的培训班一定要看老师,老师好了,孩子自然也就好了,还有就是家长如何看待孩子的态度! 索引:记得看过一个印度电影讲的就是一个读写障碍问题的孩子,他主要表现写反字,学习很差,父母为此认为孩子是不是有问题,把孩子送到那种专门收问题孩子的周托学校,我还清晰的记得电影中那孩子的绝望的眼神,挣扎着想离开那里,可他的父母却狠心把他一个人丢在那里,孩子在校期间又被老师排斥、同学取笑,使这个孩子更加的不敢表达,变的胆怯,更加内向,幸运的是这个学校新来个美术老师,这个美术老师通过孩子的画发现了孩子的问题,这个老师去家访发现孩子画的一个连续的画册,里面画的是自己的家人,他把这本画册用快速翻的速度看,看到画册里的自己在慢慢地离开父母的身边,美术老师让孩子的父母也看了,母亲心痛的流下了泪水,后面父亲也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后来这个美术老师为了这个孩子专门组织了一次绘画比赛,最后以团圆的形式结尾了,孩子走出了内心的阴影,又重新回到父母的怀抱里,父母也真心的接纳了孩子! 电影中我感悟到的是;孩子通过画来表达内心的感受和情绪,作为父母需要学习如何“听”孩子的内心的感受,当孩子敢于用画来表达内心的想法时,在孩子适合的年龄再给予技巧的引导,同时也要给孩子足够的爱和接纳,我想慢慢的就会激发孩子绘画的潜能吧!其实在养育的过程中,身教重于言教,可生活中很多事都是对于父母的挑战,如果父母敢于接受挑战对于孩子就是最好的身教了!借此又想起朋友曾在完型教育的大阳老师那说:剖腹产的孩子会出现很多问题,如果父母能比对待正常孩子更加有耐心,付出的关爱更多,接纳的也多,那么这个孩子就不会有太大的问题出现!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nanba.com.cn/gezy/771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