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扶贫行动 > 正文内容

普通高校的精准扶贫毕业以后是不是跟着档案入大学?

2022-09-27 04:45:53扶贫行动2

一、普通高校的精准扶贫毕业以后是不是跟着档案入大学?

这个跟档案没有关系。

精准扶贫还是助学贷款都跟个人档案之间没有任何关系。

个人档案不是用来记录这些东西的。这些事情也完全不需要计入个人档案。

是的,这些东西都会记载在你的档案里面,现在的信息时代,只要留下痕迹,就都可以找得到,这些也不例外。

二、精准扶贫走访入户应记录哪些内容

精准扶贫走访入户应记录内容:要求干部走村入户,将农民的家事、苦事、愁事与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一一登记,建立台账,动态跟踪,不定期督查。

正文

在走访当中不能按正常的上班时间去工作,要采取颠倒法,他们下班我们上班,利用他们的午餐和晚餐时间,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来登记了解他们的家庭关系和社会关系。

不能机械地走访,比如个体户一般生意比较繁,走访时要不影响其经营,切不可以自己为中心,只顾方便自己,不顾及经营户的感受,否则不仅走访工作的效果会大大降低,甚至引起经营户的反感,必然会遇到“门难进、话难听、事难办”的情况。

我们的目标是通过走访,来了解自己辖区管理现状和社情民意动态。

因此,每次走访都要有一个明确的主题和目标,要围绕主题开展工作,这就要求我们走访具有针对性,便于及时地了解社区动态信息,及时为群众排忧解难。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1、助推了保障贫困残疾人脱贫制度的建立。国务院制定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下称“两项补贴”)制度、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

2、国家有关部门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可以说,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下的贫困残疾人脱贫的顶层设计基本完成。地方各级党委政府的有力扶持下,贫困残疾人家庭“两不愁、三保障”得到较好落实。5年来,有超过500万的贫困残疾人摆脱贫困,家庭生产生活状况得到明显改善。

三、扬州好人 事迹

  1.王文清:救助他人是他“痴迷的事业”。他捐款的范围很广,地震了,他捐款;希望工程,他也捐;艾滋病、白血病患者,他同样捐;流浪人员、遇到困难的陌生人,他也慷慨解囊……扶贫帮困22年,他捐助的对象多达200多名。从他参加工作至今,至少捐出50万元,而他一直过着节俭、清贫的生活。去年12月28日,他从江苏高速石油发展有限公司扬州双沟加油站调至东台任站长时,几件衣物、40多本义务献血证、数百张汇款收据就是他的全部行囊。他还“痴迷”于无偿献血。无论走到哪里,只要有机会,他都要参加无偿献血。10多年来他累计献血超7万毫升,相当于体内的鲜血换了15遍,可挽救70条生命!(“中国好人榜”8月上榜好人)

  2.王德琴(女):扬汽集团吉祥分公司司机。深夜,她将迷路的高龄老人免费送回家。年初,她成为一名孤女的“爱心妈妈”。13年来,她在车上捡到的物品有手提电脑、手机、上万元现金等,她都一一交还失主。别人开出租都是为了赚钱,她有时候还要贴钱。有一次,她在路上碰到一对从合肥来扬州投靠亲友的小夫妻,身无分文,她载他们到达目的地后,还掏出10块钱给他们买快餐。为了照料没有一点血缘关系的孤寡老人朱永清,她曾经错过两次姻缘。她说:“我开出租13年,没啥大本事,只想热心对待身边每个人,你好我好,大家都好。”

  3.冯伯来刘逸蓉夫妇:21年前,20岁的她是曲江邮电支局的临时工,在投递邮件时,结识了扬州食品公司良种场的门卫谢孝水老人。21年,她和丈夫默默无闻地照顾这个毫无血缘关系的孤寡老人,平时常给他洗衣做饭,每到春节,还把他接到自己家中,为老人烧一锅他最爱吃的蹄子汤。在老人生命最后4个月住院期间,冯伯来刘逸蓉夫妇轮流守在老人身边,精心伺候,端屎倒尿,为老人擦洗身体。最后,就像亲生儿女一样为老人送终。老人在弥留之际郑重立下遗嘱,将4.3万元遗产全部留给他们。而他们却将这带着“爱的温度”的4万多元变成助学基金,先后资助四川地震灾区的孩子和宝应鲁垛镇的贫困儿童。(“中国好人榜”8月上榜好人)

  4.刘小琴(女):她是江都市环卫处城南公司的一线清扫工。效率高、标准高、肯吃苦、讲奉献是干部职工对她工作的普遍评价。生活中的她朴实憨厚,家境并不富裕,日子很清贫,但她一直坚守道德底线,一颗金子般的心感动了很多人。2010年12月6日,她在建都路清理垃圾时,捡到一只黑色皮包,内有现金1万元、黄金手镯一只、金项链两根、戒指一枚及银元数枚。面对钱物,她不为所动,主动迅速地向经理汇报并寻找失主。面对失主的感谢,她只说了一句:“这是我作为环卫工人应该做的。”她用朴实的言行展现了环卫工人高尚的个人品质和良好的精神风貌。

  5.孙云凤(女):她25岁那年,与当兵的张永宽订婚。张永宽回到部队的第四天,在执行某国防施工现场排哑炮任务时,不幸被炸,双目失明,少了一只胳膊。命运的残酷,让年仅28岁的铁骨铮铮的汉子陷入极大痛苦。就在张永宽最为痛苦的时候,她不顾街坊邻居的议论和父母家人的劝告,毅然走进了张永宽的生活,让他过上普通人应有的幸福生活。她坚信:爱,能弥补生命的残缺。她说:“他没有眼睛,我就是他的眼睛;他没有胳膊,我就是他的胳膊。”35年来,他们患难与共、相濡以沫;35年来,他们不离不弃,战胜了一切艰难困苦,演绎出一个又一个感人的真情故事。(“中国好人榜”9月上榜好人)

  6.孙程:他从2001年开始加入无偿献血者行列,至今已献血7.5万毫升,相当于15个健康人的全部血量。为此,他获得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2005年,他从中心血站工作人员那里了解到成分血的概念,当时全市较为固定的捐献成分血的志愿者还不到1000人,他毫不犹豫地报名捐献成分血。从那时起,每月一次捐献机采血成了他的必修课,就连到高邮挂职、母亲生病、孩子中考等特殊情况,他还是一直坚持。就这样,前后加起来,他9年献血7.5万毫升,成为扬州无偿献血最多者之一。他不但自己无偿献血,还动员身边的人无偿献血。另外,他还是扬州市无偿献血宣传员。

  7.陈小星:原仪征市总工会主席、党组副书记。他40年如一日忠于职守、兢兢业业,最后累倒在工作岗位上,经抢救无效于2009年11月12日不幸逝世,终年57岁。他出身于革命家庭,从小受家庭环境的影响,耳濡目染,在40年工作历程中,模范践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用奉献书写信念,用敬业彰显忠诚,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员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人生追求。在担任仪征市总工会主席期间,他把工会工作当事业来干,把职工群众当亲人来待,把党的形象当生命呵护,用宝贵的生命为工会事业谱写了新篇章。(“中国好人榜”11月上榜好人)

  8.陈宏如:他是扬州人,却把最美好的青春奉献给了延安老区。年仅24岁的他从上海第一医学院(现复旦大学医学院)一毕业,就主动提出要到革命老区去。他去的延长县雷赤公社离县城还有110里山路,是延安地区最边远、最贫困的地方,而他一呆就是24个春秋。自1968年至1992年,他先后任延长县雷赤地段医院医师、院长、延长县医院副院长、延安地区医院副院长、延安医学院院长助理(正处级)等职。1993年,任扬州市中医院大内科主任。退休后,他又重返延长坐诊三年,被老区人民尊称为“神医”。今年3月,《延长县志》收入他的传记,县志办与县政协编写的《延长人物》以《老百姓念念不忘的人》为题刊发通讯。

  9.陈永宏:

  宝应县西安丰中学物理教师,15年前患上被称为“不死的癌症”――强直性脊柱炎,他依靠药物控制,承受着病痛和各种并发症的折磨,坚守三尺讲台。2002年以后,他的病情越来越严重,行走异常困难,为了不影响正常上课,他总是提前五六分钟拄着双拐一步步艰难地移向教室。为了减轻腿部的压力,他用手撑着讲台讲课。学生们搬了一把椅子到讲台上,希望他坐着上课,以减轻疼痛。他笑着说:“做教师的必须要站着讲课,坐着讲课成什么样子。”自此,讲课时,他半倚在椅把上,时间久了,椅把的两个角被磨得发亮。2007年5月,他无法再走上讲台上课,但他经常拖着病痛的双腿侧坐在电脑前,给教师们下载物理教学资料,给同学们下载每一章节的试卷。

  10.张梅琴(女):她是一个花季女孩,却经历着不一样的花季人生――刚出生就被亲生父母送养,14岁时养父半身瘫痪,17岁时养母离家出走。为了照顾瘫痪的养父,张梅琴14岁就开始在村里的鞋厂打工,一天工作近10个小时。在得知自己不是养父亲生之后,她认定养恩胜似生恩,毅然决定不回亲生父母身边,而是坚持留下来照顾养父,承担起整个家庭的重任。在南通读大学期间,她发传单、做话务员、到麦当劳打工,除了上课,每天的日子都在打工中度过。为了把钱省下来为养父看病,她甚至连续吃过一个月的馒头。(“中国好人榜”9月上榜好人)

  11.张德兵:他爱帮助人,没钱帮助人的时候,他不惜摆地摊、打零工。上班之余,他经常出来摆地摊,一个月下来有两三百元的收入,为的是帮扶6个春蕾女童、希望工程贫困学子。因此,人们称他为“摆地摊的慈善家”。他做好事,不仅是一个人做,还和几位朋友一起发起成立了扬州首支义工队伍――“圆梦义工联盟”,并任队长。许多家浴室都不大愿意接纳残疾老人洗澡,他晚上上夜班,不敢合眼,下了班却又赶去联系浴室。这些年来,“圆梦义工联盟”已经为不下1000人次的残疾老人洗过澡。他希望能通过自己的行动一点点“推动社会的进步”。

  12.祝正祥:今年79岁的他,年轻时就是有名的热心肠,没退休前他叫工人在厂门口摆茶水摊,退休后他就自己在家门口摆茶水摊。每年夏天他都会投入400元,在丁家湾和仓巷的交界处摆一个爱心茶水摊,来往的三轮车夫、做小生意的商贩、赶路的市民,渴了累了,都习惯在这里喝上一杯清茶,到今年已经22年。市长谢正义视察时发现了这个爱心茶水摊,夸赞他是“扬州好人”。他表示,自己年纪大了,花不了什么钱,能用钱做好事,觉得心安理得。社区活动有困难去捐款,有地方受灾了也是第一个去捐款。他的爱心感染着身边的邻居们,也从小小的丁家湾流淌到扬州的各个角落。

  13.耿高鹏: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电气工程系学生。今年暑假期间,他帮助照看周边村庄9个小学生,并辅导他们英语。他所在村庄前面有一条灌溉渠,叫周山支渠,上游放水灌溉时,水面宽7米、深2.3米,而且水流湍急。7月8日这天,周山支渠放水,中午11时学生们回家时,他担心孩子们贪玩落水,特意骑着电动车护送13岁的王义伟和10岁的郁和杰回家。王义伟从田间小路拐弯上灌溉渠大道时,因为车速太快,失控冲进了灌溉渠。紧随其后的他把电动车扔到一边,不顾自己不会游泳,纵身跳进水里救人,结果救起了王义伟,却献出了自己年仅21岁的生命。(“中国好人榜”9月上榜好人)

  14.贾锁香(女):她没有读过一天书,从20岁入党至今,始终把“党员”二字看得很重。10年前,一场龙卷风后,村里不少人家的房子倒塌,其他村民还可以投亲靠友渡过难关,7个五保户的日子却没了着落。时任小组长的她没多想,就将村里的7个五保户接到家中照料。家里一下子多出7口人,房间和床都不够用,她和丈夫陈炳富商量,将不漏雨的房间、家里能用的床都腾出来给五保户,自己和丈夫只在屋子的廊檐下搭个铺,睡了一个月零一天。10年来,她和7个五保户组成一家,忙前忙后照料,成了这个特殊家庭的大家长,她先后为其中的4个五保户操办了丧事。

  15.龚文凤(女):江都市丁沟镇一个普通环卫工人,每天凌晨打扫集镇卫生,每月收入约600元。7月6日凌晨3点多,她清扫到新华书店东侧的一个路口时,发现了一个小黑包,借着夜色,她发现里面有厚厚一叠钞票,还有身份证、银行卡、毕业证书等。清晨5点多钟,派出所仍未上班,她赶紧回家将捡到钱的事告诉儿子和媳妇。经过清点,包里有1.45万元现金、银行卡等。一家人不为巨款所动,拨打114查询身份证主人的电话号码,联系上了失主,最终在派出所的见证下将钱物全部归还失主,不收分文报酬。(“中国好人榜”8月上榜好人)

  16.梁隆圣:他除了自己掏腰包外,还动员退休老师、社会力量出资建立校友关爱基金,为学生募集善款。2002年退休后开始资助贫困学生,考虑到一个人的力量有限,他动员3个子女一起助贫济困。女儿在他的带动下,通过“春蕾女童”行动,先后资助了12个女孩。为了筹集资金,他还建立了校友关爱基金,为学生募集基金20万元。“存在学校里,学校每年给6%的利息,用利息资助学生。”他找过慈善总会,为扬州大学少数民族学生争取助学资金,资助了25个少数民族408名少数民族学生。8年来,他在校内外一共为学生募集了60万元资金,资助了几百名学生。

  17.程介兵:在兰庄,他是所有残疾人的熟人。7年前,偶然的一次帮助残疾人的经历,让他对生活有了一种新的认识和理解,萌发了“我要为残疾人做点事情”的想法。从那天开始,帮助身边的残疾人成了他生活的一部分。他定了个特殊的规矩:残疾人修车,一律不收钱。不管有多忙,残疾人如需要帮助,他都会上门服务。为了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帮助更多的残疾人,去年9月,他还特意在修车摊旁设立了一个爱心充气点,承诺:充气点所得款项全部捐赠兰庄社区爱心基金。他的义举感动了过往行人,半年募得近1500元关爱资金,全部捐给兰庄社区。

  18.管霞(女):父亲中风,母亲糖尿病,18岁的女儿患病毒性脑炎。背负诸多不幸的她,一个月20天时间在外唱戏,每天要赶80公里的路程,每月1200元左右的收入,却要为女儿支付1000元的医药费。10月4日晚9点多钟,管霞唱戏后回家,在路上捡到一只皮包。到了家里,管霞打开包仔细清点后发现,里面竟有26000多元现金、15万元欠条票据、6张银行卡以及身份证等。看到包里有这么多贵重财物,管霞毫不犹豫地向高邮警方报案。面对失主的酬谢,她婉言谢绝。(“中国好人榜”11月上榜好人)

  19.衡秀荣(女):数年如一日,精心照料“五保”老人高春明。高春明孤苦无依,疾病缠身,因患病丧失了自理能力,她作为邻居义无反顾地承担起照顾孤老的重担。几年来,她每天都要多做一份饭,准时送到老高的小房子。有时,老高身体不好,她还额外做点好吃的,给他开小灶。因为要照料老高,这两年多,她几乎没有出过一趟远门。即使走亲访友,也是吃了中饭去,赶在晚饭前回。如果有特殊情况实在赶不回来,她也要打电话吩咐家人,安排好饭菜。谈起衡秀荣的照顾,憨厚的老高眼圈红了:“要不是她照顾,我早就不在人世了!”

  20.救人群体(高俊、陈红、叶丽娟等):11月4日中午12时30分左右,在扬州市区淮海路与四望亭路交叉口,一位70多岁的老者突然昏厥,晕倒在路边。过往群众见此情形,立刻齐心协力将老者搀扶起来。最先发现老人晕倒的是一位60多岁的老师傅,发现老人晕倒后,他赶紧上前搀扶老人。其他市民也纷纷赶过来帮忙:一位女士买来矿泉水,另一名女子忙着拨打110……在众人的帮助下,老人终于苏醒过来。随后,110救助人员赶到,看到老人已无大碍,大家才悄悄散去。老人的儿子告诉记者,他父亲患有帕金森症,昏厥对于这类病人相当严重,如果救助不及时就会有生命危险。老人苏醒后,反复叮嘱儿子一定要找到所有的救命恩人,好好谢谢人家。在记者与群众的努力下,救人的好人相继被找到。

新华报业网讯 一个好人感动一座城市,这是记者在扬州采访最深的感受。

“真心英雄”“好人警察”,这是记者听得最多的词汇。

2月23日、24日,在友谊社区,社区居民争相向记者叙说徐兆华的故事。一个名叫露露的姑娘和一个姓曾的小伙子,前后跟着记者,不但说自己的“事”,还为记者找人引路,忙得不亦乐乎。从他们的叙述里,一个更加立体的徐兆华矗立在记者面前。

他让我从怨恨到最亲

【故事】2008年6月12日,露露20岁生日。从来没有热热闹闹过过生日的露露,这天却被告知徐兆华要为她举办生日宴会。派出所、公安分局的领导来了,露露小学、中学的老师校长来了,社区的叔叔、阿姨来了,整整两大桌。她还收到了企业老板和派出所送给她的电动车、电视机和床等礼物,徐兆华送给她一部新手机。

“露露,许个愿吧。”

眼睛湿润的露露吹灭蜡烛后,在众人面前大胆说出了自己的心愿:“我想认徐叔叔做干爸爸,不知道徐叔叔愿不愿意?”

做了十年“代理家长”的徐兆华虽感突然,但并不意外,高兴地表示:“我当然愿意。”

“干爸!”一声甜美的叫声,醉倒了所有在场人的心。

【露露】我妈妈早就去世了。大概小学五年级时,我亲眼看到我的继父被抓去坐牢,给他戴手铐的就是干爸。那时我恨死他了,因为我身边再也没有亲人了。可是我后来渐渐感到,我的亲人也赶不上他对我好啊!

上学的时候,我一日三餐都在社区旁边一个小饭店吃。后来我才知道是干爸和社区联系好心人捐赠的。我生来就没户口,大夏天,干爸到医院帮我翻出了出生档案,为我报了户口,帮我办了低保。干爸不但到学校说情,帮我减免了学杂费,还为我去开家长会。我那时成绩不好,老师批评他:“你怎么搞的,孩子的学习也不好好管管!”他受了委屈还不好发作。听说他女儿的家长会他都从没去过呢!

我现在已经中专毕业,可以自食其力了。我正在筹备开个麻辣烫小吃店,说起来不好意思,开店的费用又是干爸支持的。小吃店的店名我都想好了,就叫“好人麻辣烫”,让它时刻提醒我做个好人、报答好人。

他让我活出今生新滋味

【故事】2003年2月14日,曾建民在南京自杀未遂,被送回了扬州。这天晚上,接他的正是片警徐兆华。此刻的曾建民,满脑子想的都是死。

几天前,他怀揣挣来的1500元钱、带着礼品到南京去还一个亲戚的借债,可是亲戚却躲着不见他,连家门都不让他进。不错,自己曾是个街头混混,还坐过一年牢,可早就悔过自新了,为什么仍得不到别人的认同?这让小曾万念俱灰。

徐兆华也没说什么,拉着小曾径直进了食堂,安排他坐在餐桌上,同桌的还有其他民警。

“来,先吃饭。”一碗热腾腾的米饭端到了小曾面前。在派出所吃饭对小曾并不新鲜,可是没有哪一次像今天这样,和这么多警察同坐在一个桌上。

【曾建民】说实话,我以前一直是个小混混,对别人把自己当坏人看早就已经习惯了。在派出所吃饭时,都是给你碗里拨点菜,蹲一边吃去。我当时觉得,这世上再也没有什么好留恋的了,但在饭桌上,心里突然有了一种被尊重的感觉,有了活下去的念头。

我不怕告诉你,我母亲去世早,父亲又不管我,我没有上过一天学,不识一个字,我的名字还是徐警官手把手教会写的。徐警官为了让我鼓起生活勇气,重新做人,帮我办户口,帮我找工作。我在饭店传过菜,卖过快餐,在浴室当过服务员,可都是干一阵就不想干了。后来徐警官帮我跑有关部门争取到了就业启动资金,还在一个旅游景点旁边选了一块地方,帮我做起了玩具生意。现在生意越做越好,生活基本不愁了。我就是在做玩具生意时遇到了现在的老婆,2006年生了个胖小子。

我现在觉得越活越有滋味。今年过年,扬州搞了一个爱心拍卖,我跟着徐警官到现场,把我在做生意中淘到的一块古瓷片和一张民国梳妆台拍卖的10000块钱,全部捐给了慈善机构,我觉得特有面子。

老实说,我以前对警察特别讨厌,一般看到警察都不理睬。可是,徐警官这个警察,却像家里人,可惜我家里没有这么好的人。你看,(卷起袖子,臂膀上少说有数十条刀疤),这些刀疤都是以前不顺心、空虚、无聊的时候自己用刀片划的,现在我再也不会有以前那种感觉了。

他擦亮“扬州好人”这块金字名片

1.王文清:救助他人是他“痴迷的事业”。他捐款的范围很广,地震了,他捐款;希望工程,他也捐;艾滋病、白血病患者,他同样捐;流浪人员、遇到困难的陌生人,他也慷慨解囊……扶贫帮困22年,他捐助的对象多达200多名。从他参加工作至今,至少捐出50万元,而他一直过着节俭、清贫的生活。去年12月28日,他从江苏高速石油发展有限公司扬州双沟加油站调至东台任站长时,几件衣物、40多本义务献血证、数百张汇款收据就是他的全部行囊。他还“痴迷”于无偿献血。无论走到哪里,只要有机会,他都要参加无偿献血。10多年来他累计献血超7万毫升,相当于体内的鲜血换了15遍,可挽救70条生命!(“中国好人榜”8月上榜好人)

  2.王德琴(女):扬汽集团吉祥分公司司机。深夜,她将迷路的高龄老人免费送回家。年初,她成为一名孤女的“爱心妈妈”。13年来,她在车上捡到的物品有手提电脑、手机、上万元现金等,她都一一交还失主。别人开出租都是为了赚钱,她有时候还要贴钱。有一次,她在路上碰到一对从合肥来扬州投靠亲友的小夫妻,身无分文,她载他们到达目的地后,还掏出10块钱给他们买快餐。为了照料没有一点血缘关系的孤寡老人朱永清,她曾经错过两次姻缘。她说:“我开出租13年,没啥大本事,只想热心对待身边每个人,你好我好,大家都好。”

  3.冯伯来刘逸蓉夫妇:21年前,20岁的她是曲江邮电支局的临时工,在投递邮件时,结识了扬州食品公司良种场的门卫谢孝水老人。21年,她和丈夫默默无闻地照顾这个毫无血缘关系的孤寡老人,平时常给他洗衣做饭,每到春节,还把他接到自己家中,为老人烧一锅他最爱吃的蹄子汤。在老人生命最后4个月住院期间,冯伯来刘逸蓉夫妇轮流守在老人身边,精心伺候,端屎倒尿,为老人擦洗身体。最后,就像亲生儿女一样为老人送终。老人在弥留之际郑重立下遗嘱,将4.3万元遗产全部留给他们。而他们却将这带着“爱的温度”的4万多元变成助学基金,先后资助四川地震灾区的孩子和宝应鲁垛镇的贫困儿童。(“中国好人榜”8月上榜好人)

  4.刘小琴(女):她是江都市环卫处城南公司的一线清扫工。效率高、标准高、肯吃苦、讲奉献是干部职工对她工作的普遍评价。生活中的她朴实憨厚,家境并不富裕,日子很清贫,但她一直坚守道德底线,一颗金子般的心感动了很多人。2010年12月6日,她在建都路清理垃圾时,捡到一只黑色皮包,内有现金1万元、黄金手镯一只、金项链两根、戒指一枚及银元数枚。面对钱物,她不为所动,主动迅速地向经理汇报并寻找失主。面对失主的感谢,她只说了一句:“这是我作为环卫工人应该做的。”她用朴实的言行展现了环卫工人高尚的个人品质和良好的精神风貌。

  5.孙云凤(女):她25岁那年,与当兵的张永宽订婚。张永宽回到部队的第四天,在执行某国防施工现场排哑炮任务时,不幸被炸,双目失明,少了一只胳膊。命运的残酷,让年仅28岁的铁骨铮铮的汉子陷入极大痛苦。就在张永宽最为痛苦的时候,她不顾街坊邻居的议论和父母家人的劝告,毅然走进了张永宽的生活,让他过上普通人应有的幸福生活。她坚信:爱,能弥补生命的残缺。她说:“他没有眼睛,我就是他的眼睛;他没有胳膊,我就是他的胳膊。”35年来,他们患难与共、相濡以沫;35年来,他们不离不弃,战胜了一切艰难困苦,演绎出一个又一个感人的真情故事。(“中国好人榜”9月上榜好人)

  6.孙程:他从2001年开始加入无偿献血者行列,至今已献血7.5万毫升,相当于15个健康人的全部血量。为此,他获得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2005年,他从中心血站工作人员那里了解到成分血的概念,当时全市较为固定的捐献成分血的志愿者还不到1000人,他毫不犹豫地报名捐献成分血。从那时起,每月一次捐献机采血成了他的必修课,就连到高邮挂职、母亲生病、孩子中考等特殊情况,他还是一直坚持。就这样,前后加起来,他9年献血7.5万毫升,成为扬州无偿献血最多者之一。他不但自己无偿献血,还动员身边的人无偿献血。另外,他还是扬州市无偿献血宣传员。

  7.陈小星:原仪征市总工会主席、党组副书记。他40年如一日忠于职守、兢兢业业,最后累倒在工作岗位上,经抢救无效于2009年11月12日不幸逝世,终年57岁。他出身于革命家庭,从小受家庭环境的影响,耳濡目染,在40年工作历程中,模范践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用奉献书写信念,用敬业彰显忠诚,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员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人生追求。在担任仪征市总工会主席期间,他把工会工作当事业来干,把职工群众当亲人来待,把党的形象当生命呵护,用宝贵的生命为工会事业谱写了新篇章。(“中国好人榜”11月上榜好人)

  8.陈宏如:他是扬州人,却把最美好的青春奉献给了延安老区。年仅24岁的他从上海第一医学院(现复旦大学医学院)一毕业,就主动提出要到革命老区去。他去的延长县雷赤公社离县城还有110里山路,是延安地区最边远、最贫困的地方,而他一呆就是24个春秋。自1968年至1992年,他先后任延长县雷赤地段医院医师、院长、延长县医院副院长、延安地区医院副院长、延安医学院院长助理(正处级)等职。1993年,任扬州市中医院大内科主任。退休后,他又重返延长坐诊三年,被老区人民尊称为“神医”。今年3月,《延长县志》收入他的传记,县志办与县政协编写的《延长人物》以《老百姓念念不忘的人》为题刊发通讯。

9.陈永宏:

宝应县西安丰中学物理教师,15年前患上被称为“不死的癌症”――强直性脊柱炎,他依靠药物控制,承受着病痛和各种并发症的折磨,坚守三尺讲台。2002年以后,他的病情越来越严重,行走异常困难,为了不影响正常上课,他总是提前五六分钟拄着双拐一步步艰难地移向教室。为了减轻腿部的压力,他用手撑着讲台讲课。学生们搬了一把椅子到讲台上,希望他坐着上课,以减轻疼痛。他笑着说:“做教师的必须要站着讲课,坐着讲课成什么样子。”自此,讲课时,他半倚在椅把上,时间久了,椅把的两个角被磨得发亮。2007年5月,他无法再走上讲台上课,但他经常拖着病痛的双腿侧坐在电脑前,给教师们下载物理教学资料,给同学们下载每一章节的试卷。

  10.张梅琴(女):她是一个花季女孩,却经历着不一样的花季人生――刚出生就被亲生父母送养,14岁时养父半身瘫痪,17岁时养母离家出走。为了照顾瘫痪的养父,张梅琴14岁就开始在村里的鞋厂打工,一天工作近10个小时。在得知自己不是养父亲生之后,她认定养恩胜似生恩,毅然决定不回亲生父母身边,而是坚持留下来照顾养父,承担起整个家庭的重任。在南通读大学期间,她发传单、做话务员、到麦当劳打工,除了上课,每天的日子都在打工中度过。为了把钱省下来为养父看病,她甚至连续吃过一个月的馒头。(“中国好人榜”9月上榜好人)

  11.张德兵:他爱帮助人,没钱帮助人的时候,他不惜摆地摊、打零工。上班之余,他经常出来摆地摊,一个月下来有两三百元的收入,为的是帮扶6个春蕾女童、希望工程贫困学子。因此,人们称他为“摆地摊的慈善家”。他做好事,不仅是一个人做,还和几位朋友一起发起成立了扬州首支义工队伍――“圆梦义工联盟”,并任队长。许多家浴室都不大愿意接纳残疾老人洗澡,他晚上上夜班,不敢合眼,下了班却又赶去联系浴室。这些年来,“圆梦义工联盟”已经为不下1000人次的残疾老人洗过澡。他希望能通过自己的行动一点点“推动社会的进步”。

  12.祝正祥:今年79岁的他,年轻时就是有名的热心肠,没退休前他叫工人在厂门口摆茶水摊,退休后他就自己在家门口摆茶水摊。每年夏天他都会投入400元,在丁家湾和仓巷的交界处摆一个爱心茶水摊,来往的三轮车夫、做小生意的商贩、赶路的市民,渴了累了,都习惯在这里喝上一杯清茶,到今年已经22年。市长谢正义视察时发现了这个爱心茶水摊,夸赞他是“扬州好人”。他表示,自己年纪大了,花不了什么钱,能用钱做好事,觉得心安理得。社区活动有困难去捐款,有地方受灾了也是第一个去捐款。他的爱心感染着身边的邻居们,也从小小的丁家湾流淌到扬州的各个角落。

  13.耿高鹏: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电气工程系学生。今年暑假期间,他帮助照看周边村庄9个小学生,并辅导他们英语。他所在村庄前面有一条灌溉渠,叫周山支渠,上游放水灌溉时,水面宽7米、深2.3米,而且水流湍急。7月8日这天,周山支渠放水,中午11时学生们回家时,他担心孩子们贪玩落水,特意骑着电动车护送13岁的王义伟和10岁的郁和杰回家。王义伟从田间小路拐弯上灌溉渠大道时,因为车速太快,失控冲进了灌溉渠。紧随其后的他把电动车扔到一边,不顾自己不会游泳,纵身跳进水里救人,结果救起了王义伟,却献出了自己年仅21岁的生命。(“中国好人榜”9月上榜好人)

  14.贾锁香(女):她没有读过一天书,从20岁入党至今,始终把“党员”二字看得很重。10年前,一场龙卷风后,村里不少人家的房子倒塌,其他村民还可以投亲靠友渡过难关,7个五保户的日子却没了着落。时任小组长的她没多想,就将村里的7个五保户接到家中照料。家里一下子多出7口人,房间和床都不够用,她和丈夫陈炳富商量,将不漏雨的房间、家里能用的床都腾出来给五保户,自己和丈夫只在屋子的廊檐下搭个铺,睡了一个月零一天。10年来,她和7个五保户组成一家,忙前忙后照料,成了这个特殊家庭的大家长,她先后为其中的4个五保户操办了丧事。

  15.龚文凤(女):江都市丁沟镇一个普通环卫工人,每天凌晨打扫集镇卫生,每月收入约600元。7月6日凌晨3点多,她清扫到新华书店东侧的一个路口时,发现了一个小黑包,借着夜色,她发现里面有厚厚一叠钞票,还有身份证、银行卡、毕业证书等。清晨5点多钟,派出所仍未上班,她赶紧回家将捡到钱的事告诉儿子和媳妇。经过清点,包里有1.45万元现金、银行卡等。一家人不为巨款所动,拨打114查询身份证主人的电话号码,联系上了失主,最终在派出所的见证下将钱物全部归还失主,不收分文报酬。(“中国好人榜”8月上榜好人)

  16.梁隆圣:他除了自己掏腰包外,还动员退休老师、社会力量出资建立校友关爱基金,为学生募集善款。2002年退休后开始资助贫困学生,考虑到一个人的力量有限,他动员3个子女一起助贫济困。女儿在他的带动下,通过“春蕾女童”行动,先后资助了12个女孩。为了筹集资金,他还建立了校友关爱基金,为学生募集基金20万元。“存在学校里,学校每年给6%的利息,用利息资助学生。”他找过慈善总会,为扬州大学少数民族学生争取助学资金,资助了25个少数民族408名少数民族学生。8年来,他在校内外一共为学生募集了60万元资金,资助了几百名学生。

   17.管霞(女):父亲中风,母亲糖尿病,18岁的女儿患病毒性脑炎。背负诸多不幸的她,一个月20天时间在外唱戏,每天要赶80公里的路程,每月1200元左右的收入,却要为女儿支付1000元的医药费。10月4日晚9点多钟,管霞唱戏后回家,在路上捡到一只皮包。到了家里,管霞打开包仔细清点后发现,里面竟有26000多元现金、15万元欠条票据、6张银行卡以及身份证等。看到包里有这么多贵重财物,管霞毫不犹豫地向高邮警方报案。面对失主的酬谢,她婉言谢绝。(“中国好人榜”11月上榜好人)

  19.衡秀荣(女):数年如一日,精心照料“五保”老人高春明。高春明孤苦无依,疾病缠身,因患病丧失了自理能力,她作为邻居义无反顾地承担起照顾孤老的重担。几年来,她每天都要多做一份饭,准时送到老高的小房子。有时,老高身体不好,她还额外做点好吃的,给他开小灶。因为要照料老高,这两年多,她几乎没有出过一趟远门。即使走亲访友,也是吃了中饭去,赶在晚饭前回。如果有特殊情况实在赶不回来,她也要打电话吩咐家人,安排好饭菜。谈起衡秀荣的照顾,憨厚的老高眼圈红了:“要不是她照顾,我早就不在人世了!”

  20.救人群体(高俊、陈红、叶丽娟等):11月4日中午12时30分左右,在扬州市区淮海路与四望亭路交叉口,一位70多岁的老者突然昏厥,晕倒在路边。过往群众见此情形,立刻齐心协力将老者搀扶起来。最先发现老人晕倒的是一位60多岁的老师傅,发现老人晕倒后,他赶紧上前搀扶老人。其他市民也纷纷赶过来帮忙:一位女士买来矿泉水,另一名女子忙着拨打110……在众人的帮助下,老人终于苏醒过来。随后,110救助人员赶到,看到老人已无大碍,大家才悄悄散去。老人的儿子告诉记者,他父亲患有帕金森症,昏厥对于这类病人相当严重,如果救助不及时就会有生命危险。老人苏醒后,反复叮嘱儿子一定要找到所有的救命恩人,好好谢谢人家。在记者与群众的努力下,救人的好人相继被找到。 赞同我吧,美女,帅哥!

自己去看新闻女生

buzhia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nanba.com.cn/fpxd/711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