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扶贫行动 > 正文内容

请问北京佛教公益慈善放生团队负责人是谁,哪里人。这个团队主要是干什...

2022-09-23 22:58:23扶贫行动2

一、请问北京佛教公益慈善放生团队负责人是谁,哪里人。这个团队主要是干什...

放生就是救护那些被擒、被抓、将被宰杀、命在垂危的众生的命,而众生最宝贵的就是自己的生命得以重拾生机,救他们的命,他们感激最深,所以功德至大!将被捕获的鱼、鸟等生类放之于山野或池沼之中,使其不受人宰割、烹食,便称之为“放生”。放生主要体现在对生命尊严的维护,体现了佛门广大慈悲的救度精神。放生对物种的保护和环保意识的提升,有一定积极意义。

二、民间慈善公益、政府做慈善公益与宗教做慈善布施有何不同?

政府搞慈善目的是稳固其统治体系。

宗教搞慈善目的是宣扬其教义,扩大宗教的影响力,特别是在中下层社会的影响力。

民间慈善分为三种:

一种是沽名钓誉,等同于广告。

一种是因为宗教信仰和职业的关系,可以看成营生。

最后一种是受自己善良的心的指引,唯有这种慈善是真善,纯善。

论心不论相

其实有何不同,这个不好说。总之来说,只要是做好事,是真的用心来做;做到位了就好相同的。

三、香港佛教联合会的社会公益活动

协办《一代伟人周恩来》大型专题展览

2011年6月28日下午,香港佛联作为协办单位,参与由香港各界文化促进会、香港新界工商业总会、香港佛教文化产业、香港广东社团总会、香港友好协会、香港中华总商会、中国养老基金会、香港潮属社团总会、香港福建社团总会、香港中国商会等18个团体主办的《一代伟人周恩来》大型专题展览在香港中央图书馆揭幕。全国政协副主席董建华、中央驻港联络办副主任李刚、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李捷、周恩来四位亲属等出席主礼。

展览通过大量历史图片、珍贵文物及纪录片,以“寻求救国真理 致力中华崛兴”“扩大爱国阵营 筹划开国大业”“指导香港工作”等九个主题立体展现周恩来伟大一生及贡献。

展览中周恩来“精研业务,提高效率,反对浪费,严守纪律”的手迹引得众多观众排队合影留念。“指导香港工作”板块也吸引了很多参观者,其中展出了1956年周总理会见香港大学师生、香港工商界、影视界、文化界的照片原件以及对“东江水供港”计划安排的文件等珍贵文物。此外,还展出了1949年新中国成立特辑原件、周恩来指示制订国徽和国旗方案原件等珍贵历史文物。

展览展示了周恩来从青少年时期到逝世前的历史图片、文物、手迹等,反映其在中国人民和国际社会的巨大影响力。其中周恩来穿过的睡衣、用过的笔袋和垫子都是首次公开展出。

展览突出展现周恩来与香港的密切联系,包括在1927年辗转香港治病的照片,1956年会见香港大学师生的照片,1957年发表的《关于香港问题的讲话》,上世纪60年代初对“东江之水越山来”计划的安排等。

开幕礼云集香港各界嘉宾逾700人,出席的周恩来亲属除周秉德外,还有周恩来侄女周秉建及侄子周秉和、周秉钧。全国政协副主席董建华,中联办副主任李刚,外交部驻港特派员公署副特派员詹永新,解放军驻港部队周伟军大校,周恩来总理贴身卫士、原中央警卫局副局长高振普将军,原国家主席李先念女儿李紫阳女士,周恩来邓颖超研究中心主任廖心文女士等也专程从北京来港参加活动。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李捷在致辞时表示,周恩来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辉煌历史的卓越领导者,他时时不忘祖国统一大业,为解决香港、澳门和台湾问题做了大量基础性、开拓性工作,为促进香港繁荣、增进香港与祖国联系作出过历史性贡献。

周恩来侄女周秉德在开幕致辞中表示,“展览内容丰富,很有启发性和教育意义。我看有很多青年人参观展览非常欣慰,这能使他们加深对祖国近代史、老一代革命家的认识,意义深远。”在香港回归祖国14年纪念日之前举办这个展览,对港澳同胞了解中国近代史、了解老一辈中国领导人与港澳的历史渊源非常有意义。她指出,周恩来在建国后关心香港问题,做了一系列的工作,为后来香港顺利回归祖国奠定了基础。

展览于6月26日至29日一连四天在港展出。据悉,首日的展出已吸引超过2500人入场观看。

出席开幕式的主要政界、商界知名人士还包括:全国政协常委杨孙西、全国政协常委戴德丰、全国人大代表霍震寰、香港各界文化促进会会长杨剑、香港中华总商会会长蔡冠深、香港佛教文化产业主席祖古白玛奥色仁波切、香港广东客属社团联合总会主席梁亮胜、香港广东社团总会主席王国强、香港福建社团总会主席林树哲、香港潮属社团总会主席许学之、亚洲电视执行董事高级顾问王征、香港友好协进会主席陈永棋、香港广东外商公会会长许智明、香港学生发展及活动基金会主席龙子明、香港新界工商业总会会长江达可、百仁基金主席施荣忻等。

四、财团法人中华民国佛教慈济慈善事业基金会收到的钱怎么用

佛教慈济基金会由证严法师创办至今已经走过近半个世纪

为联合国NGO的一员

1、慈善事业

台湾的慈善经验,因着大爱牵引出全球四十七个国家、三百四十五个联络点,在全球六十九国留下爱的足迹,战乱的阿富汗、科索沃、卢安达;民生困顿的外蒙、北朝鲜;遭逢地震重创的土耳其、伊朗、萨尔瓦多;饱受风灾、水灾肆虐的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多米尼加,以及南亚海啸的受灾区域,甚至是遭遇飓风的美国,及水患侵袭的玻利维亚,慈济志工皆不分宗教、种族,大爱始终如一。秉持着「教富济贫、济贫教富」的感恩心,悲智双运。

中国大陆自1991年华中、华东发生世纪洪灾,慈济基金会秉持「直接、重点、尊重、务实、及时」的原则,在中央及地方各级领导的支持下开展慈善工作,慈济人自筹旅费,不计辛劳,年年以一分如同对亲人的疼惜与关爱,从未间断,已帮助超过二千万人次。

在江苏、安徽、甘肃、贵州、福建、广东等二十七省市自治区,分别进行各种慈善工作,对洪灾、雪灾及震灾地区的民众发放民生物资,援建新村、敬老院、福利院、希望中小学,提供清寒奖助学金,援建水窖,移民迁村、冬令发放粮衣被等。

2008年5月12日汶川强震,5月14日慈济志工紧急赶赴灾区;5月15日,全球慈济人同步展开「慈济川缅肤苦难,大爱善行聚福缘」募款、募心活动,启动人人的爱心善行,汇聚善的共振、爱的福缘。慈济由设立赈灾服务点,展开热食供应、义诊服务及心理的关怀等服务工作,并鼓励受灾的乡亲一起投入志工,以服务走出悲恸。看到乡亲由忧愁至展开笑容,彼此鼓舞照顾,令人深感欣慰与安心。慈济动员医护团队投入义诊、往诊服务乡亲,守护乡亲的生命及健康。

慈济在川震的重建脚步,将以四年三阶段的执行方案,以「走在最前,做到最后」的精神协助灾民重建家园。在永久性住房及校园重建规划的同时,协助灾区先行搭设能够使用三年以上的简易教室、简易寺庙,提供一个可以遮风、躲雨、驱寒、避热之处,让灾民得以暂时先安身及学生的学习环境有个缓冲地,并藉以鼓励灾民走出阴霾,并恢复生机。紧接着慈济将投入「希望工程」,目前已开工或进行规划中计十三所学校。

2、医疗志业

证严上人一念悲悯,于慈善工作中发现,因病而贫,初始设义诊所为贫困者义诊,进而创立医院。在累积十余年救贫经验中,深知「疾病是痛苦的根源,贫穷的由来」,救济工作只能治标,「防贫止病」才是根本之道。于是,怀抱悲心,再度挑起重担,发愿为缺乏医疗设施的台湾东部民众筹建医院,以病人为中心,推向「人本医疗、尊重生命」的愿景,提升东部医疗水平。

慈济以生命平等的理念,不收医疗保证金,让贫者免费就医,并且成立「国际慈济人医会」(Tzu Chi International Medical Association;简称:TIMA),目前在全球十一个国家,设有五十八个据点、超过七千名医护专业志工,形成一个有组织、有系统的全球医疗服务网。

四川震灾中有许多前往义诊的慈济志工,他们都是来自慈济医院的医护人员及国际人医会成员;人医会志工,平日以关怀居住地贫苦患者为主,执行包括外科手术在内的全科性义诊服务,若国际间发生灾难,也配合慈济赈灾行动,启动医疗救援工作。截至2008年12月底,已在全球三十九个国家义诊,服务超过一百五十万人次,为偏远及医疗资源缺乏者义诊,也为海外贫病民众进行大型跨国义诊。

2000年6月,慈济援建上海东方肝胆医院病房大楼,2004年9月再度筹款援建福建福鼎市医院医疗大楼。同时,慈济与残疾人协会针对白内障患者给予复明手术,期望慈济的医疗之爱,让病苦者获得更好的服务。慈济并在宁夏、湖南、河南、浙江、安徽、江苏、贵州、云南、广东等地兴建爱幼中心,加强对妇幼同胞的照护。

3、骨髓捐赠

在佛教经典中,将自己的肉身奉献出来,布施给急需救助的人,称为最上布施;捐赠骨髓即是最上布施。目前台湾有许多志愿捐赠骨髓的民众,他们的无私布施,让对岸同胞受惠,成就生命交融的髓缘大爱。

海内外慈济人响应证严上人的号召,为全球的血液疾病患者,争取生存的权利,于1993年成立「慈济基金会骨髓捐赠资料中心」,2002年改制为「慈济骨髓干细胞中心」,以脐带血、周边血干细胞移植,希望为人类医疗带来新的展望。在慈济志工全力倡导及热烈参与下,许多善心民众加入骨髓捐赠验血行列。每一对案例都是由慈济志工一路劝髓、捐髓、陪髓、抽髓、取髓,程程髓缘显示台湾的爱心密度之高,这些具备大爱胸怀的捐赠者所奉献的,是清净无染的大爱,证严上人说,这就是「清水之爱」。

骨髓移植能够根治几十种过去认为不治之症的疾病,特别是白血病和其它血液系统的恶性肿瘤。由于免疫学中组织配型的严格要求,骨髓移植大多由同胞手足提供骨髓,凡是没有配型相同的手足,就只能从没有血缘关系的数万人中去寻找合适的供髓者。近年来,随着独生子女家庭的增多,建立一个数量庞大的骨髓数据库更为迫切。

1997年4月18日,安徽省刘姓少年因罹患白血病,经由慈济骨髓数据库配对找到捐髓者,此后两岸髓缘不断。本着「尊重生命」,以及「救人一命,无损己身」的理念,慈济骨髓数据库截至2008年底已逾三十一万笔资料,已完成一千八百零一例移植配对,移植成功率更超过百分之八十,受髓者遍布全球二十七个国家及地区,其中大陆地区就达七百四十八例。慈济骨髓志业推动为大陆血液疾病患者积极开启生命另一扇窗。

4、教育志业

慈济继踏出了慈善和医疗的脚步之后,基于培育医护人才,和解决台湾东部少女的就业问题,于是在1989年成立慈济护专,迈向教育志业的第一步,至2000年7月,完成了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研究所之全程、全面、全人的「完全化教育」,并于海内外设立幼儿园、小学、中学,开展社会教育推 广,落实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

慈济教育是以「慈悲喜舍」为校训,以「尊重生命、肯定人性」为宗旨;以「品德教育、生活教育、全人教育」为目标,不仅重视专业教育,更重视启发人的「良能」。所以在学校里,不只教授学业,还要五育并进,更要强化孩子的生活教育、品德教育,尤其在静思语教学的推广下,让孩子学习付出、学会感恩。例如在慈济大学附属实验小学,优秀的学生才能打扫厕所,以相对于将劳动服务视为处罚的想法,坚持「尊重生命,肯定人性」理念,并培养学生待人热情与礼貌的态度。

为了让慈济的教育理念更加落实,因此在全球推动社会人文教育,希望慈济人文不仅在学校开枝散叶,更要在每一个有爱的地方开花结果,开设人文推广课程,设立儿童精进班、青少年成长班等。而在大专院校更组织了慈济大专青年联谊会及在各级学校成立了慈济教师联谊会,数万名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切磋教育的真义,更难得的是,有一群大爱妈妈深入台湾七百多所小学,利用晨间自习时间,以「静思语」的真情大爱陪伴孩子成长。

自1991年华东水灾起,慈济在大陆帮助教育资源缺乏地区所援建的各级学校已达五十三所,并以助学金方式补助河北、河南、江苏、江西、安徽、湖北、贵州、福建、广东、上海市等地贫困学生就学。

目前慈济在全球援建了一百六十二所教育机构,虽各地有不同的教育制度与学程,却有共同的方向 - 引导学生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

5、国际赈灾

慈济自1991年援助孟加拉水患,揭开国际赈灾的序幕起,迄今援助七十个国家地区。对於受灾国家,除了提供粮食、衣被、b种、药品的紧急援助外,还援助建房、建校、协助开发水源、提供义诊;关怀项目尽管有别,「尊重生命」理念却是始终如一。

从关怀台湾本土出发,发展为具国际宏观视野的全方位人道关怀,慈济全球性的救援行动,足迹横跨欧、美、亚、非、大洋洲等五大洲,在2003年获联合国肯定,成为台湾第一个加入国际非政府组织(NGO)的慈善团体。

爱的力量,可以抚平不安心灵;爱的力量,更能化解世间一切灾难。这正是所有慈济志工不畏艰难、不计辛劳,穿梭於世界各角落,在灾变里抚悲伤、在战火中慰苦痛的信念所在。

除此以外,慈济还积极推动人文事业、环保事业、小区志工等,是非常值得信赖的佛教慈善团体。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nanba.com.cn/fpxd/654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