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扶贫行动 > 正文内容

对精准扶贫政策的建议,对于农村电商扶贫,你有什么好建议?

2022-07-08 06:57:29扶贫行动2

农村电商扶贫,是近年各地扶贫主抓的重点工作,我是西北贫困地区的人,用自己的认识来回答一下这个扶贫问题该如何做的问题对精准扶贫政策的建议。

首先,电商扶贫工作我认为是授之以渔的过程,电商本身是一个新事物,这就需要重点筛选扶贫的主体,我也接触过很多贫困地区的电商培训,说真的,大多数都是在完任务,按时提交培训人员签名和合照,培训人数够了就算完成,农民还是什么也不会,所以,电商扶贫,一定要先筛选扶贫地区对于电商感兴趣、对电商或互联网有基础、并且热衷于通过电商带动当地农产品出售、农民增收的人,而不是千篇一律,是个人都去培训,这样只会适得其反,当然,不是说那些年纪大的农民就没事做,像农产品电商从生产,采摘,筛选、包装到发货环节特别多,我相信,每个人都能派上用场。

其次,树立标杆。很多地区的电商发展不起来,我觉得有很大的一个原因是因为当地没有一个立的起来的典型,让人们觉得通过电商能致富,大家都做的平平常常,对于大多数人没有冲击,人们的观念没有前进,行动也跟不上,举个例子,为啥广西电商扶贫工作肯定做的比其他地区要好很多,原因很简单。玩今日头条的朋友都知道,广西有个九妹啊,这就是最大的标杆,因为九妹让当地政府都看到了电商扶贫的巨大影响力,一个人就能带动几个村甚至乡镇的电商产业,特别牛。

最后,做原产地电商扶贫联盟。资源互补,比如水果行业,南北方水果各不相同,但是很多人需要北方水果但是买到的水果确实不知道倒了几手的贩子或是超市卖到的,这大大降低了水果的质量,南北方可以做电商联盟,共同经营一个平台或网店,从原产地发货,这样即可以保证新鲜,还可以一年四季都有货卖,政府可以组织这样的交流会。

以上,是本人的观点,欢迎留言讨论。

针对75岁以上老人,国家有什么政策吗?

退休人员和60岁以上城镇居民,农村农民都有养老保险,并且退休人员养老金上调都对65岁以上老人有倾斜,问题就是农村老人养老金相对低一些。但农村也有特殊政策,这多年农村危房改造每户补助两万,有的地方还多一些,农村有贫困户,低保户,五保户抖底,不知题主的意思还要怎样?

除了每年调养老金70岁以上增加30元以外75岁这个没有什么政策,公交卡也是70岁以上才能享受。其他省不知道。

结合实际,谈谈如何提升群众的认可度

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2020年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图县全部摘帽,在贫因县摘帽退出考核中“错退率、漏评率和群众认可度”是硬指标,其中“群众认可度不低于95%”。近几个月来,派驻左旗推进组采取整村排查、按贫困程度集中调查、“生面孔”暗访、随机抽査收集意见等方式,走访左旗66个行政村、入户179户,调研脱贫攻坚政策落实情况和群众认可度情况。截至目前,统计入户调查情况,群众认可度较低,仅达到70%左右。
一、群众认可度低的四类表现
归纳调研督查情况,群众认可度体现在四类人群表现: (一)大多数贫困户对帮扶政策较为认可,获得感较强; (二)少部分贫困户不满足已有帮扶措施,依赖感较强; (三)部分脱贫户不认可脱贫成效,担心失去政策保障;
(四)非贫困户特别是边缘户认可度很低,攀比心强烈。非贫困户的低保户对自身无帮扶政策不理解、不认可。
二、群众认可度低的原因分析
经调研分析,群众认可度低在表象上固然有困难群众文化素质相对低下、政策理解片面、甚至自私短视等因素,但根本原因还在于地方扶贫标准不清晰、尺度把握不一、产业扶持不全面、政策宣传不到位,导致群众利益获得感不平衡,致使认可度难于提升。
(一)扶贫标准不清晰。地方在具体贫困户识别层面上,标准偏于模糊和粗放。扶贫初期以分配指标方式框定贫困户比例,交由基层评定落实,在高效、便于执行的同时,也由于没有量化标准、精准度不够、公开不透明,导致错评、优亲厚友现象频出,导致群众对村干部不信任,特别是对条件较好人家被评为贫困户,对比感觉极度不平衡,负面效果极大。
同时,由于建档立卡贫困户数据不允许随时开放调整,也导致建档立卡贫困户精准认定和清退效率低,基层千干部工作言行与结果得不到及时印证,影响基层群众的信任度和认可度。
(二)尺度把握不统一。在贫困户基本保标准方面,有层层加码、吊商胃口的危险,现行扶贫标准是“贫困人口实现两不愁三保障,消除传统概念上的绝对贫困”:解决义务教育有保障,是让贫困家庭的孩子能够接受九年义务教育,但不是把学前教育、高中、大学都包起来;解决基本医疗有保障,是让贫困人口常见病、多发病能看得起,即使得了大病基本生活还能过得去,但不是由政府把所有看病的钱都包起来;解决住房安全有保障,是贫图人口不在危房,但不是要住超标准大房子不因病因学返贫,是指不会到绝对贫困状态,不会出现吃不饱饭穿不暖衣现象。
而地方各级出合的具体政策大多超越了这些基本标准,超越了发展阶段,贫困户的扶持政策形成福利叠加而非贫户特别是边缘户获得感较差,因担忧大病重病致贫危险、报销比例差异、免交住院押金等现实差距,认为“贫困户唅好处都有,别人啥都捞不着”,尤其是教育扶贫救助贫困户家庭子女考学专科3万、本科4万政策和“泛海助学”5000元政策,直接导致一般户、特别是边缘户的强烈不满,“悬崖效应”过于突出,矛盾几乎不可调和。 (三)产业扶贫不全面。在产业帮扶方面地方偏重于“输血式”扶贫。产业帮扶原则应该注重培养群众发展生产和务工经商的基本技能,建立生产奖补、劳务补、以工代赈等机,引导群众自已辛勤劳动脱贫致富。但地方迫于2020年“脱贫摘帽”时限和地方资源匮乏、产业单一的困难,偏重于“输血式”扶贫,一定程度上都采取了对贫困户给钱、给物、修房子、建棚舍、送农畜牛羊驴和搞资产受益友式、直接输送物质利益,引发基层群众的不平衡感。
(四)政策宣传不到位。基层干部对政掌握不深刻、不准确,政策宣传底气不足,导致很多群众不清楚国家脱贫攻坚的真实意义,不理解“授人以渔”扶贫方式和目的,简单认为扶贫就是国家直接给补贴,更多关注到具体物质利益的分配上,甚至一些贫困户也不了解扶贫标准,不知道天花板在哪里,主观臆想过度、期望值较高,不满足已有帮扶措施,甚至认为上级还有较高标准,基层落实不够,还亏欠贫困户,形成福利依赖,贫困户和非贫户都难于感到满足。
同时,各级干部、各项工作关注度集中在贫困户上,忽略对一般户特别是边缘户的帮扶和关照,导致一般户受惠落差感过强,形成对立感受,无法提升认可度。
三、提升群众认可度的建议
(四)提升驻村千部和帮扶责任人的帮扶水平。在严格督促“人到岗”基础上,抓好扶干部“心在岗”,切实加强业务培训,准确掌握脱贫攻坚政策,明晰“脱贫和致富”阶段性保障标准,明确帮扶责任人工作不到位的具体追责要求,加强多层面、高频度同困难群众面对面交流,做好“传声转换器”,用群众的语官开展政策宣传、教育引导,用真心帮扶来提升群众认可度。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nanba.com.cn/fpxd/299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