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扶贫行动 > 正文内容

扶贫领域农村农业(农业农村局产业扶贫项目有哪些)

2022-12-14 15:20:19扶贫行动2

1. 农业农村局产业扶贫项目有哪些

一、项目扶持原则和范围

  我市按“自愿申报、竞争评选、扶优扶强”的原则,对列入扶持范围的农民合作社给予项目补助。农民合作社申报扶持项目范围须符合以下要求(如同一项目市财政已补助不再重复安排):

  (一)引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和新设施。

  (二)开展科技知识、营销知识和新技术应用培训。

  (三)提供农业生产资料联合供应服务等农业社会化服务。

  (四)农产品加工场地建设。包括基建工程和农产品加工设备购置。

  (五)生产基地标准化建设与农产品“三品”认证。

  (六)商标注册。

  (七)农产品联合销售网络建设。

  (八)印制农产品统一包装箱、标签、标识等。

  (九)其他符合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的建设项目和经营活动支出。

  二、申报资料要求、程序

  (一)项目申报

  农民合作社依照《管理办法》扶持项目的申报条件,如实详细填写《东莞市农民合作社扶持项目申报表》(附件),具体说明项目实施内容、进度安排、项目效益、资金用途等,连同如下资料复印件装订成册后一式两份上报镇街农林水务局:

  1、获得的名特优产品证书,国家及省级商标名牌证书。

  2、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或相应生产基地认证证书,地理标识认证证书。

  3、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核准的产品注册商标证书。

  4、省、市表彰的相关文件。

  5、反映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情况的账本、生产设施等材料。

  (二)项目审核

  镇街农林水务局对各合作社申报项目进行初审,出具审核意见,并连同相关证明材料(见《管理办法》附件3第10、11、12、15项内容)报市农业农村局乡村产业发展科审核。

  另外,申报扶持资金的合作社需准备以下资料,以备市镇部门现场查验:内部规范化管理证明材料,如合作社章程、财务管理制度、会计账册、成员账户、会议记录等;生产经营服务证明材料,如标准化生产证明材料、生产记录、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制度、社员培训记录、统一购买农资和销售农产品的记录等。

2. 农业农村局产业扶贫项目有哪些补贴

  一、农村大棚补贴申请条件

  2020年大棚补贴标准应该会跟2019年差不多,都是根据当地的经济能力来制定的,所以每个地方的政策不一样。

  比如今年山东省寿光市就对补贴产品有以下要求:

  1.日光温室须为当年新建,且在年底前竣工;

  2.应符合设施农业发展方向,具备良好的安全性、耐久性、稳定性,设计年限符合相关标准;

  3.骨架为钢架结构,荷载取值、用材、制造、安装等符合国内相关标准;

  4.日光温室室内面积不少于1000平方米,脊高不小于4米,跨度不小于10米,最低作业高度不小于1米;

  5.日光温室生产区无立柱,设有农业机械出入门和通道,适宜机械化作业;

  6.须在明显位置固定标有建造企业、产品名称和型号、编号、竣工日期、执行标准、联系电话等信息的永久性铭牌。

  7、符合日光温室补贴试点产品条件且备案通过的企业建造日光温室。

  补贴对象一般为农户、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村集体组织和农业企业。享受扶贫攻坚项目和其它项目资金扶持的主体,不再进行补贴。

  获得补贴的棚室必须用于蔬菜、食用菌、林果、花卉等园艺作物生产,不得用于畜牧、水稻育苗等与园艺无关产业。

  二、在哪里申请农业大棚补贴?

  大棚设施类可向有关农业部门申请,当中有园艺作物标准园建议项目,每个项目补贴大概在50-100万元之间,要求相关设施达到200亩以上,才会有相对的补贴,而对于规模要求,棚膜补贴通常没有限制,但是具体标准和额度,可咨询当地的农业局。

  注意,大棚补贴一般实行“先建后补,先来先得,用完为止”的原则,因此符合条件的拟新建日光温室的农业生产个人或农业生产经营组织,要及早向市农业农村局提出补贴申请。申请时需提供拟新建日光温室建设地点、类型、规模、用途承诺书等有关材料。

3. 农业农村局产业扶贫项目有哪些内容

       农村精准扶贫总体划分,包括9大扶贫项目:即教育扶贫、医疗健康、危房改造、创业就业、保障兜底、基建设施、财政金融、特困群体、基层党建。其中和农民息息相关的主要有以下补贴标准。

       一、国家对农村住房扶贫补贴项目           1、危房改造:农民申请补贴必须要本人写出书面的申请材料交到村里然后进行公示,在此期间如果没有人有异议村委会就可以向上级申报通过批示后,农民就可以拿到危房改造补贴。最高补助1万元,重建最高补助4万元。

        2、易地搬迁:每户住房建设人均补助3万,人均住房面积25平米,原住房将被收回,政府进行统一复耕或退耕还林等规划。

        3、长期无人居住的老房子:有很多农村人都将户口迁往城市,在城里买了房,而留在农村的老人家已经去世,对于这种无人居住的农村老房子,地方政府将按政策进行整合,具体整合办法各地规定有所不同。

       二、有关部门给予贫困农民的扶贫补贴项目

       1、教育补助:对符合条件的贫困孩子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可享受免除学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并对农村家庭经济困难的寄宿生给予生活费补贴。小学生每人每年补贴1000元,初中生每人每年补贴1250元。

       2、医疗健康补助:主要针对符合条件的贫困农民和五保户,此项补贴为专项补贴。贫困户或者低保户,县财政代缴30元医疗救助金,五保户180元全部代缴。低保户、五保户新农合报销后再报销百分之七十。

       3、就业补贴:为解决贫困农民的基本生活问题,国家给予就业性的扶持,帮助农民就近就业。

       三、农村项目发展扶贫补贴

       1、到户增收:对有发展愿望和能力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政府将给予扶持资金5000元的补贴。主要用于设施建设,购买苗种及生产资料等补贴。

        2、雨露计划:发展职业教育,每人每年补助2000元。短期技能培训,每人每年补助1500元,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和农村致富带头人培训等。

        3、光伏扶贫:对于有光伏发电自然条件的地区,在住房屋顶和农业大棚上铺设太阳能电池板,“自发自用、多余上网”。也就是说,农民可以自己使用这些电能,并将多余的电量卖给国家电网,利用光伏发电来帮助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4、小额信贷贴息:对有就业创业能力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政府将提供5万元三年内免担保免抵押的贴息贷款。

        5、产业化扶贫贷款贴息:主要补贴能带动贫困户增收的农村农业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主体。

4. 农村扶贫产业项目简介

产业扶贫作为精准扶贫的根基和关键举措,是促进贫困地区发展、增加贫困农户收入的有效途径,是扶贫开发的战略重点和主要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产业扶贫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也是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帮助群众就地就业的长远之计。”自精准扶贫实施以来,各地始终把产业扶贫作为贫困村、贫困户脱贫的治本之策,不断创新产业扶贫思路和办法,积极发挥主体作用,激活内在动力,探索带动模式,找准脱贫路径,提高产业精准扶贫实效。但是,产业扶贫不是一蹴而就的,当前在一些贫困村实施产业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产业扶贫项目定位不够准确。贫困村部分产业扶贫项目前期论证不严谨,地理、环境、气候、市场等诸多因素考虑不周,农业产业化链条短,加工流通转化层次低,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不高,难以形成规范化的产业链,经济收益不稳定。

(二)产业扶贫项目单一。扶贫产业主要集中于种植业、养殖业等较单一产业,消费替代性较强,市场竞争力不足,很大程度上依靠地方宣传和价格优势,难以抵御市场风险。一旦市场不景气,就会出现亏损经营,甚至无法缴纳土地租金,造成项目不能持续发展。

(三)产业扶贫发展不平衡。一些自然禀赋好、条件便利的贫困村发展产业具备先天优势,产业项目运营好,贫困户增收效果明显;而其它贫困村因自然条件差、产业发展受制因素多、贫困户增收渠道狭窄等原因,产业项目运营较难。部分贫困户有一定劳动力,产业扶贫带动较好;部分贫困户因病、因残、因老等原因丧失劳动能力,不能成为产业扶贫的受益者。

(四)产业扶贫利益联结机制不够健全。目前产业扶贫项目主要依托种植、养殖业落实项目,但县(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少,带贫益贫能力不强,同时,产业组织化程度低,新增市场主体扶贫利益联结机制不健全。部分企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的社会责任感不强,主动参与社会扶贫的意愿不高。

(五)部分贫困户思想观念落后、内生动力不强。扶贫先扶志,只有通过贫困户自身努力,才能改变贫困现状。在产业扶贫过程中,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和产业项目发展需要,要动员广大贫困户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产业发展中。但是部分贫困户由于思想观念落后,注重眼前利益,缺乏长远思考,不能积极主动参与产业扶贫,缺失改变贫困现状机会。

(六)村组干部思想认识不到位、技术人才匮乏。部分贫困村村组干部发展思维还停留在单纯的社会治理上,能力不强、办法不多,有的存在重政策补贴、轻产业发展的思想。在如何做大做强产业上缺乏积极性、主动性,一定程度降低了产业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益和制约了产业扶贫项目的发展。同时,部分贫困村产业科技含量低,技术人才特别是创新人才、高技能人才匮乏,影响了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制约了扶贫产业的长效发展。

二、对策及建议

产业扶贫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面对存在的贫困户内生动力不足、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技术人才匮乏等问题,提出如下对策及建议。

(一)依托资源禀赋,科学制定产业发展规划。要立足贫困村发展实际,充分利用本地和贫困村资源优势,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在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休闲观光农业、乡村旅游等方面下功夫,树立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理念,科学制定产业扶贫发展规划,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优势。

(二)强化科技支撑,培育特色品牌。要立足本地实际,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合作社、科技特派员、农机普及等工作,促进科技要素向贫困村集聚,提高农业产业科技含量。坚持“一村一品”“一村多品”的发展规划,精心谋划产业项目,坚持长短结合、以长补短,在发展好现有种植养殖业的基础上,优先选择发展适合多数贫困户的产业。因村制宜打造特色品牌,加大品牌宣传推介、市场衔接,逐步形成品牌效应,提高市场竞争力。走质量脱贫、绿色脱贫、品牌脱贫路子。

(三)优化产业结构,促进融合发展。聚焦重点产业,带动融合发展,创建一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村,形成多主体参与、多要素聚集、多业态发展、多模式推进的融合格局。通过产业引导、扩大招商等形式,就近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建立“种养业+加工业+销售业”“龙头企业+基地+农户”和“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市场生产经营模式,形成产销一体化,发展休闲观光、旅游农业,支持贫困村发展农家乐和田园综合体,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助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四)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激活资源要素。要把贫困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村民变股东。引导乡贤能人及社会力量参与乡村建设,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新型职业农民队伍。选择经营效益好、带动能力强、诚实守信的新型经营主体,发挥他们适应市场、对接市场、抗风险能力强的优势,把基地建立在贫困村上,带领贫困户实现项目脱贫。采取流转贫困户土地入股、贫困户小额信贷资金入股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主体,推动贫困户直接就业,入股收益分红,形成利益联结机制。

(五)努力壮大集体经济。鼓励贫困村成立集体股份经营公司,探索聘请职业经理人机制。通过与社会资本合股发展特色种植养殖、农村电商、建设农产品加工流通场地等方式,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提高贫困村群众财产性收入。

(六)聚力破解发展难题,补齐基础短板。从政策、措施、市场等方面深入研究,指导贫困村破解发展难题。政府投资项目建设要多向贫困村倾斜,加强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完善贫困村人才培育引进机制,为引进科技人才提供良好平台。积极开展技术创新服务,解决企业发展中的困难,帮助企业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进一步加大金融帮扶力度,加快扶贫小额信贷扩面增量,深化“扶贫保”保障层次,用活扶贫产业担保基金,解决贫困户、企业发展产业无资金的难题。

(七)树立先进典型,带动共同脱贫致富。鼓励贫困户自主产业发展,扭转贫困户发展扶贫产业思想消极、行动被动、反应迟钝等问题。区分不同情况,分类扶持,建立健全激励机制,集中力量优先扶持一批有强烈脱贫致富愿望和具备一定脱贫基础的贫困户,为其寻找“短、平、快”的增收产业项目,树立典型,带动其他贫困户尽快实现脱贫致富。

(八)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激发内生动力。建立健全基层党组织、村民委员会、村集体经济组织“三位一体”的新型农村治理体系。选好用好村级带头人,发挥好基层党组织和“两个带头人”作用,帮助农民群众解决产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采取多种形式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及时报道产业扶贫、产业脱贫的丰富实践和先进典型,引导贫困户转变观念,激发内生动力。广泛开展专业化技能培训,让农民群众掌握发展现代农业所需要相关知识和技能,提升自我发展能力。

5. 农业扶贫重点产业

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思路应该从那方面着手,首先我给出的答案是,应该从集体大型农业合作社方面入手,走产,供,销一条种植模式才是农业腾飞的根源。

在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农业有集体种植模式改变为,一户一田小农经济种植模式,前期是取得了明显的效益,在后期的农业经济发展上受到了困扰。主要是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压倒农业经济发展的速度,以一比几十的工业经济效益的速度增长,把农业经济发展的速度远远的甩在了后边。有于工业经济发展的快速增长也带动了市场物价的快速膨胀,其中也包括了农民种地的生产资料,这才造成使农民种地无有收入什至赔钱的情况出现,有于农业生产资料的猛涨,这无疑是对农民种地生产粮食的效益是雪上加霜,使农民种地生产粮食更进一步进入了困境。

造成农业,农民种地生产粮食无有收入什至赔钱的原因,主要是一户一田小农经济种植模式靠的是人工投资,和小农机械投入耕种,加大了粮食生产的成本,才造成了农民种地生产粮食无有收入什至赔钱的原因。

我国要想使农业腾飞,必须得走把零散的地块,重新整合成大地块,从农业走集体大型农场出发点开始,让懂农业枝术的新一代年轻农民,使用大型机械耕种管理,大大降低粮食成本,根居市场的需求,进行产,供,销一条龙的种植模式,完全发辉大型机械的能量,才是农业的根本出路,也是农民增加收入的唯一途径。农业小农经济的种植模式已经跟不上了社会经济发展的潮流,应该让它走进历史。只有集体主义道路的力量大,农业只有走大型农业合作社的种植模式,才能完全跟上社会经济的发展潮流,农业只有从走大型合作社入手才能夠让农业完全腾飞。

6. 农业局产业扶贫方案

1、就近就业补贴

为解决贫农村困农民的生计问题,国家给予就业性的扶持,帮助他们就近就业比如选聘他们在当地的种菌大棚工作。大型养鸡场就业,还有公路绿化。

2、教育补贴

国家对农村贫困农民子女的教育补贴力度很大,符合条件的农村贫困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可享受两免一补政策。免除学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对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给予生活费补贴。小学生每人每年1000元,初中生每人每年1250元。

3、九种大病专项救治补贴

符合条件的农村贫困农民,可以享受专项救治补贴了,主要包括这九种大病:、直肠癌、儿童先天性心脏室间隔缺损、儿童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4、整村推进

整村推进是国家在新一轮扶贫开发工程中所采取的一项扶贫措施。主要是集中资金、综合扶持,改变村庄的落后面貌,整体推动贫困村的社区建设和经济发展。整村推进是以自然村为单位,在村内修建道路、建人畜饮水和农业灌溉沟渠、兴建沼气、推广种植、养殖项目等。

5、产业扶贫

通过招商引资发展农村产业是加快经济发展、实现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引资主要领域有:边境商贸开发、房地产开发、矿产开采、水能发电、旅游资源开发、特色农副产品和民族手工艺品加工等。

7. 农业扶贫项目有哪些?

1.主动对接当地特色农业:积极发展规模种养业、特色农业和设施农业;发展农产品烘干、贮藏、保鲜、净化等分级;促进包装、营销等农产品加工流通业;引导开发营养安全、美味健康、方便实惠的加工食品。

2.主动对接农业新产业新业态:发展升级版农家乐、采摘园和休闲农业聚集村,提升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产品和服务档次,把农业打造成养眼洗肺、健康养生的幸福产业;发展农村电商、文化创意、养生养老、中央厨房、农村绿化美化等生产性生活性服务业和各类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3.主动对接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让农业生产接二连三,三次产业互动,形成良好的产业分工和利益分配关系,让农民参与产业发展并分享二三产业增值收益。

8. 农业农村局产业扶贫项目有哪些政策

党中央早已明确指示,当前农村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发展农业生产。

而为了大规模地发展农业生产,就必须逐步实现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逐步实现农业的机械化。只有这祥,我们在农村中的工作,才能与我们整个的国家工业化和社会主义化的总任务相适应。

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农村市场和农业服务体系。 加大支农惠农政策力度,严格保护耕地,增加农业投入,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加强动植物疫病防控,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发展乡镇企业,壮大县域经济,多渠道转移农民就业。提高扶贫开发水平。 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和创新,改革集体林权制度。 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探索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和龙头企业发展。 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发挥亿万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

9. 农业行业扶贫开发规划

第六章 推动乡村文化振兴

第一节 加强农村牧区思想道德建设

  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通过苏木乡镇党委带嘎查村党支部、党支部带党员,深化农村牧区基层党组织理论学习。依托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学习讲堂”,组建“新时代讲习团”和“草原学习轻骑兵”队伍,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开展面对面、互动式宣传宣讲。建立覆盖苏木乡镇、嘎查村的网上“学习讲堂”微信矩阵和微信群,推送“每天一句”“学习微视频”等网上理论学习内容,广泛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充分运用公益广告牌、宣传栏、文化墙、生活日用宣传品等各类载体和文化阵地,具体生动地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从小就抓、从幼儿园就抓,编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材,在幼儿园开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课程,并逐步纳入农村牧区中小学校课程。发展新乡贤文化,从基层干部、乡村教师、乡村医生、创业带头人等群体中发现和培育新乡贤,凝聚道德力量。

第二节 深化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创建

  实施全民素质提升工程。深入实施乡村文明提升行动,不断提升群众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开展扶贫政策宣讲进村、乌兰牧骑进村巡演、脱贫典型故事进村分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进村、文学艺术工作者进村创作、励志主题电影进村展映等“六进村”活动。深入开展新农村新牧区新生活培训,对农牧民进行科学知识、法律常识、卫生健康等培训教育,提升科学文化和精神文明素养。

  倡导树立文明新风。深化乡风民风建设,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立家训家规、传家风家教,弘扬传统美德,树立文明新风。引导嘎查村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强化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会等群众组织的作用,深入开展移风易俗行动,加强对高额彩礼、薄养厚葬等问题的专项治理。

  广泛开展文明创建活动。开展文明家庭、最美家庭等创建活动和传承“好家风好家训”活动。弘扬孝老爱亲、尊老爱幼优良家风,推动形成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加大文明村镇创建力度,以基础设施共建、文明新风共倡、道德素质共育、贫困疾苦共助、经济发展共促为主要内容,深化文明单位与嘎查村结对共建活动,到2022年县级及以上文明苏木乡镇、文明嘎查村的比例达到60%。深入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示范县创建活动,到2022年自治区级及以上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示范旗县达到12个以上。

第三节 丰富农牧民精神文化生活

  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苏木乡镇、嘎查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覆盖工程,推动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实施农村牧区文化惠民工程,推进广电网络基本公共服务入户工程、“鸿雁图书悦读”计划、广播影视固边工程、“数字文化走进蒙古包”工程,加强草原(农家)书屋建设,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

  提高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质量。着眼于满足广大农牧民对美好精神文化生活的新期待,把“好不好”作为根本标准,创新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方式,提供“菜单式”“订单式”服务,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实现精准化。鼓励乌兰牧骑队员深入基层蹲点采风,因地制宜创作推出易于传播、轻便灵活、适合基层演出的文艺剧(节)目,每支乌兰牧骑每年至少新推出1台自编自演为主的文艺剧(节)目,每支乌兰牧骑每年为基层群众演出100场次以上。推进“网上乌兰牧骑”建设。

  积极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统筹农村牧区各类群众文化活动资源,组织动员农牧民开展形式多样的文艺演出活动。鼓励有条件的嘎查村建立文化活动队伍,开展群众性文艺活动。扶持乡村建立文化大院、文化户及各类文化协会,加强业余文艺创作,扩大农牧民文化活动参与面。

  培育壮大农村牧区文化队伍。建立苏木乡镇、嘎查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人员队伍培养机制,开展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培育一批民间文化队伍及乡土文化人才。加强基层文化志愿者队伍建设,深入实施“阳光工程”、中西部农村文化志愿服务计划。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开展图书馆、文化馆、文化站、民间剧团、文化户等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单位“十佳”评选工作,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完善乌兰牧骑深入基层“种文化”工作机制,强化对基层文化工作者、文化骨干、业余文艺团体的教、学、帮、带以及对农村牧区特色“文化大院”“文化户”的文艺辅导,壮大民间文艺力量。开展乌兰牧骑与农村牧区中小学校“结对子”活动,加强对青少年的文艺辅导。

第四节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发挥传统节日、重大节庆日、纪念日蕴藏的思想教育和文化熏陶功能,深入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充分挖掘阐释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及少数民族传统节目蕴含的文化内涵和教育资源,开展灯会、庙会等节日民俗活动,引导农牧民在节庆活动中传承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健全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大力支持蒙古剧、好来宝、二人台、漫翰剧等传统戏剧、音乐及曲艺的研究、保护、传承、创作工作。扶持发展民族民俗和乡村记忆博物馆,推进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传统村落和特色村庄保护利用。

  传承发展红色革命文化。充分挖掘内蒙古丰富的革命历史文化资源,搞好革命传统教育。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建设、管理、使用工作,做好红色文化遗址、遗迹修缮保护工作,发挥其在爱国主义教育和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重要作用。

  加强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深入挖掘和阐释民族文化的时代价值。加强文物利用、考古发掘和保护工作,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力度,抓好传统工艺、民俗等类别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传承,建立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和传承人管理机制。做好“草原文化遗产保护日”的组织宣传。

10. 农业农村和扶贫开发局

  (一)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有关农业综合开发、扶贫开发的方针、政策和管理制度,制定全县配套政策措施和管理细则;  (二)开展调查研究,编制县农业综合开发、扶贫开发的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指导县乡农业综合开发和扶贫开发工作;  (三)负责全县农业综合开发和扶贫开发项目的评估、申报和项目计划的下达、组织与实施工作;  (四)负责全县农业综合开发和扶贫开发资金的筹集管理与监督检查工作  (五)负责全县扶贫机构建设和小额信贷扶贫到户运作管理;  (六)负责全县移民扶贫规划与方案的制定和移民对象的核查、审批与计划的下达和组织实施与资金管理工作;  (七)负责全县农业综合开发和扶贫开发的国际、国内交流与合作,并组织实施外资合作项目;  (八)负责全县农业综合开发和扶贫开发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组织推广适用技术;  (九)组织协调县级各部门联乡包村和社会各界参与扶贫开发工作。负责省、市联柞扶贫单位的接待、联络和服务工作,指导乡镇社会扶贫工作;  (十)负责全县农业综合开发和扶贫开发的统计与监测工作;  (十一)负责全县农业综合开发领导小组和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  (十二)承办县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中国扶贫开发协会(英文名:China Association of Poverty Alleviation & Development,简称:CAPAD)是由支持扶贫开发事业的企业、社会团体、事业单位等机构和人士自愿组成的全国性非营利社会组织,具有社会团体法人资格,是国务院扶贫办指导下全国性非营利社团组织,成立于1993年6月。  中国扶贫开发协会是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主管,民政部登记注册全国性的社团组织。  

11. 农村精准扶贫产业有哪些项目?

精准扶贫十大工程分别为:干部驻村帮扶、职业教育培训、扶贫小额信贷、易地扶贫搬迁、电商扶贫、旅游扶贫、光伏扶贫、构树扶贫、致富带头人创业培训、龙头企业带动。这其中,既包括干部驻村帮扶、职业教育培训等“传统项目”,也包括电商扶贫、光伏扶贫、构树扶贫等新手段新方法。

政府帮助贫困地区加大人才开发、完善农民工人才市场。临时工基本待遇,建立发展工农业企业、促进生产摆脱贫困的一种社会工作,对贫困农村实施规划,旨在帮扶改善贫困户生活生存条件和扶助贫困地区发展生产,改变穷困面貌。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nanba.com.cn/fpxd/1315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