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扶贫行动 > 正文内容

农村扶贫采访稿(乡村扶贫采访)

2022-12-07 15:20:18扶贫行动2

1. 乡村扶贫采访

2021年10月6日焦点访谈主题是聚焦脱贫攻坚工作,节目将观众走进云南司莫拉村,看这里人民脱贫后的幸福生活。

云南省腾冲市清水乡的一个佤族村司莫拉,它本来的名字叫中寨,但人们习惯叫它司莫拉,司莫拉在佤语中的意思是“幸福的地方”,这是一个有着500多年历史的原生态的古村落。2017年,司莫拉佤族村整村脱贫,村里的日子是越过越好,2020年春节前,习总书记来到这里考察调研。

司莫拉是云南腾冲清水乡的一个佤族村,它本来的名字叫中寨,但人们习惯叫它司莫拉。司莫拉在佤语中的意思是“幸福的地方”。这是一个有着500多年历史的原生态的古村落,一走进这里,远古佤山的原始气息是扑面而来。2017年,司莫拉佤族村整村脱贫,村里的日子是越过越好。2020年春节前,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考察调研,了解脱贫攻坚的情况,嘱托大家,要大力推进乡村振兴,让幸福的佤族村更加幸福。一年多的时间过去了,这里怎么样了呢?

2. 脱贫攻坚采访村民

四必到四必访”作为党员活动日的一项重要内容,即:群众有不满情绪必到、有突发事件必到、有矛盾纠纷必到、有喜事丧事必到;村里的困难家庭必访、危重病人家庭必访、空巢老人及留守儿童家庭必访、信访户必访。

真正把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难题,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为增强访谈“实效性”,采取集中访谈和个别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既有“一对一”、“面对面”访谈。

也充分利用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等形式访谈;既可与访谈对象约定时间谈话,也可根据工作中的实际情况,随时与访谈对象进行谈话,交流思想和工作。

同时,访谈者要做好访谈前的充分准备,掌握访谈对象的相关情况,访谈时认真做好相关记录;在对访谈对象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后,要求访谈对象填写个人整改情况记录单,书面承诺整改期限和措施,及时进行整改。

3. 扶贫 采访

中学生采访精准扶贫的意义就在于,能够让中学生更好的理解国家的一个强大,能够产生对于国家的一个自豪感,并且也能够去意识到,现在我们民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的目的也能够更好的去在中学生的心理去宣传宣传扶贫,这个意也能够让他们去帮助精准扶贫。

4. 采访脱贫村民

1、请仔介绍一下家庭基本情况。包括家庭人口、种植面积和品种、养殖情况、致贫原因、“两不愁三保障”情况。

2、你今年享受过什么扶贫政策和项目支持?

3、你在生产和生活中遇到过什么困难?需要党和国家、乡、村以及帮扶责任人做什么?

4、你什么时候进入精准扶贫的?什么时候能么退出?

5、你对乡、村及帮扶干部有什么要求?在帮扶工作中有什么意见和看法?

5. 乡村扶贫采访发言稿

今天就要和大家告别了,真的舍不得大家,三年了我和大家接下了深厚的友谊,同大家同吃共住,同劳动,我走后会想这里的,有机会我一定回来看看,我知道还有几个贫困户还没脱贫,希望不要气馁,好生活会有的,再见了,后会有期。

6. 扶贫采访视频

10月4日焦点访谈内容:老区新颜从“半条被子”到幸福日子。讲述的是湖南郴州汝城县文明瑶族乡沙洲瑶族村,八十多年前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过这里,留下了半条被子的故事,成为了中国共产党与人民风雨同舟,血脉相通,生死与共的真实写照。近年来,沙洲村传承红色基因,以党建引领村庄发展,做好精准扶贫,搞好乡村振兴,2018年,沙洲村实现了整村脱贫,村民人均收入15000元,曾经的贫困乡村,变成了远近闻名的现代化旅游区。

7. 扶贫干部采访

第一步:加强日常了解。先后出台了《文山州关于进一步加强在一线考察识别干部的实施办法》《中共文山州委组织部分片调研工作制度》等系列文件,强化分片调研联系机制,由组织部门牵头组成调研组,定期或不定期深入各县(市)、部门、乡镇和现场,强化对脱贫攻坚一线干部的日常了解。采取个别谈话、列席会议、明察暗访、实地走访等方式,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贫困县、贫困村、贫困户出列指标要求,结合县(市)、部门职能职责和目标责任,以及考察识别对象的岗位职责要求,在乡语口碑中考察识别干部。

第二步:抓好专项调研。积极选派调研工作组,集中一段时间到脱贫攻坚、重点项目等急难险重任务一线,与干部群众面对面、零距离接触,采取随机访谈、查阅资料、查看进度、专项调查等方式,把班子的工作情况搞清楚,把干部的优劣弄明白。2019年以来,先后结合脱贫攻坚、主题教育、年度考核等专项工作对州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开展“全覆盖”调研2次,及时掌握发现了一批优秀干部。

第三步:开展印证核实。组织部门每半年集中收集纪委监委、巡察办、审计局等相关部门开展检查、督查、巡察、审计、考核等情况,必要时听取上级领导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评价。根据工作需要,采取专项考察、个别谈话等方式深入了解和印证核实脱贫攻坚一线干部的现实表现和工作实绩。

第四步:强化分析研判。建立定期或不定期对干部思想、能力、作风等进行“问诊把脉”的制度机制,在日常了解、专项调研、印证核实的基础上,组织部门综合年度考核、任期考核、民主生活会、述职述廉述德述法等情况,对脱贫攻坚一线干部进行全面分析,提出结论性评价意见和结果运用建议。2019年以来对州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进行了1次全面的分析研判,并进行倒序排名,分类提出了重点关注和相对较弱人员名单,为州委精准选人用人提供了重要参考。

第五步:注重结果运用。根据脱贫攻坚实绩考核和分析研判情况,对在脱贫攻坚中做出突出实绩的干部,大胆提拔重用。对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推诿扯皮、落实不力的,坚决给予组织调整,倒逼干部担当作为。2019年以来,文山州共提拔脱贫攻坚和基层一线处级干部86名、科级干部562名,分别占提拔干部总数的55.84%和53.73%。因履行脱贫攻坚工作职责不力调“下”的处级、科级领导干部共59名,全州上下重实干、重实效的氛围逐步形成。

8. 脱贫攻坚采访村干部

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第一书记>安排精准、脱贫成效精准。

有以下情况的不能识别为贫困户:

(1)当年家庭年人均纯收入高于当地平均水平的农牧户;

(2)2014年以来购房或修建新房,或高标准整修现有住房(不含因灾重建、生态扶贫搬迁或国家统征拆迁房屋)的农牧户;

(3)家庭拥有或使用享受型轿车、工程机械及大型农机具的农牧户;

(4)家庭办有或投资企业,长期雇用他人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并在正常经营正常纳税的农牧户;

(5)家庭成员中有正式编制的财政供养人员、村五职干部(有重大致贫原因的村干部除外)家庭;

(6)举家外出一年及以上,收入明显高于当地平均水平的家庭;

(7)其他明显不符合扶贫开发对象标准的情形。

脱贫户识别标准主要有:“一出三不出”

“一出”:当年家庭人均纯收入超过国家扶贫标准,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并真正实现了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安全住房三保障,饮水和生活用电已经解决,不因患重大疾病、长期慢性病等大额医疗费用支出而返贫的贫困户。

“三不出”:

一是农牧户家庭人均纯收入没有稳定超过国家扶贫标准,没有稳定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的家庭;

二是虽然享受了扶贫政策,但尚未明显见效的家庭;三是当年新识别或返贫的贫困户原则上不能退出。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nanba.com.cn/fpxd/1287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