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爱心家园 > 正文内容

化州市陈氏义工(化州陈姓由来)

2023-04-24 22:10:21爱心家园1

1. 化州陈姓由来

  潮汕话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历史发展:

  潮州话源自闽语莆田话,在唐朝中后期,北宋期间、南宋末期,元朝后期的亦思法杭兵乱,明朝时、清朝的严酷的沿海迁界时陆续有福建莆田人移民如今的潮州地区,移民原因是福建莆田人口过多和逃避因逃避外军入侵导致战乱,南宋末期,因逃避外军入侵导致的战乱,南宋末年那一次规模最大,十几万福建莆田人移民到如今的潮州地区,福建莆田话属于闽语,现在莆仙话则已因受福州话影响而与闽南语有部分不同。事实上,莆田移民是非常著名的事件。主要移民路线:莆田--潮汕。相比另外其它几处移民祖籍地,莆田存在很明显的不同,潮汕、海南、湛 江、雷州、电白等地的族谱系统相当的完整,这些珍贵的族谱对“先祖迁自莆田”的记载非常的清晰,清楚的记明了从福建莆田入当地籍始祖的年代名字,他们多是地道的莆田人,祖上多在莆田居住过十几代、数十代,居住莆田的时间最少的也有百余年,大部分长达几百年,乃至很大部分入籍始祖的姓氏、本身就是发祥在莆田的中国大名门望族,比如潮汕湛江海南等地的林氏多为发祥于莆田的大望族莆田九牧林、黄氏多为“莆阳黄”、郑氏多为“莆田南湖郑”、蔡姓多为莆阳蔡,李氏多为陇西李(福建南安梅山)等等。历史上莆田科甲鼎盛,文化发达,古代莆田合计2400多人进士,单宋代莆田就有进士1000多名。” 宋祝穆《方舆胜览》“兴化军”四六云:“地不大于曹滕,俗已几于邹鲁”;“濒海而居,颇擅渔盐之利”,自闽而论,素称文物之乡。明朝进士数更是居全国各府之首,史志中有记载的,明一代由进士出身的,正四品(知府)以上的兴化籍官员就有近200人。正是在“多进士、多仕者”的先决条件下、大量的莆田籍先民外出入仕为官,相当多的先民继而在当地入籍,在广东海南地区这种现象尤为突出,例如高宗建炎间曾任广东运使的郑徽,潮州通判黄詹,在为官处落籍或是由为官处再迁第三地落籍。 避难外迁,莆田是南宋末抗蒙古军队最顽烈的地区和明时饱受“倭寇”肆虐的重灾区、乃至莆田两度被诛城。 比如:莆田人陈文龙家族全家为保卫莆田全家殉城,满门忠烈,他叔叔陈瓒和族人等保卫莆田。很多莆田先民,为了躲避战乱,逃难、参与战争而踏上移民之路。 南宋末落籍江门、化州、吴川一带的陈八宣、陈汝楫(抗蒙古军队的英雄陈文龙族人),揭东登岗涵涛方氏派系、其始祖为方真、于南宋理宗六年(1233),为避战乱由福建莆田涵江来揭邑,卜居于揭邑桃都溪围涵涛(今登岗镇涵涛村),潮汕厚屿(洪阳一带)的方氏等等先民皆是在宋末和明朝、因为战乱、为了避难而迁居潮汕的。 比如唐朝从莆田迁入潮汕的洪氏,据潮汕《洪氏族谱》载,潮汕洪姓系福建莆田洪禹之裔孙,洪禹居于福建莆田县旧基镇前涵头村,既如今莆田市涵江区。 洪禹之孙洪普生子适,适生子圭(洪圭),字大丁,于唐宝历二年(826)中进士,任工部尚书,赐朝请大夫,唐贞元七年贬任潮州刺史,见潮邑山水之胜,创寨潮阳龟山,后迁嘉定歧北而居,成为洪氏入潮之始祖,从莆入潮一千年,后裔遍潮州。黄仁勇,字智斋,潮州户籍,清代武状元,也是祖籍莆田。福建莆田唐代桂州刺史开国公黄岸三十世孙。清代嘉庆元年,嘉庆皇帝丙辰恩科武状元 。

  潮州话主要来自于闽语莆田话,和漳州话有轻微区别,莆田话和漳泉话有共同点,因此潮州话又与漳州话很相似。由于潮州和漳州相邻,所以有受到漳州话的影响。虽然有大量的莆田人移民广东海南,但仍然有大量的莆田人留在了莆田,而留在莆田的莆田人的莆田话则继续受福州话的影响,和潮州话有了一些差距。 潮州长期远离祖籍地闽 南的莆田,不和福州相邻,和漳州相邻,容易受漳州话等其它方言的影响,但是潮州话是以闽语莆田话为基础的受漳州话等影响的闽语。由于福州是省城,莆田与省城交流多,而莆田不与漳州相邻,所以莆田话受福州省城话影响程度大于泉州 话受福州话影响程度,而且莆田距离漳州二百公里,古代交通不便,莆田话难以受漳州话影响。莆田是闽 南中最早最长时间出现人地矛盾的地方,在唐朝末期,莆田已经人口过多,成为人口输出地,莆田开始有规模比较大的对外输出人口。还有的莆田人是在移民泉州漳州几百年后再次移民到其他地方,他们的莆田话已经同化成泉州话或漳州话。由于莆田人移民泉州漳州很大部分的每年是几百人到几千人,很少有万人以上的,相对于在泉州、漳州的人来说是少数,所以容易被泉州、漳州人同化,何况有的莆田人已经移民几百年到几千年,已被泉州、漳州人同化。从语言的存古现象来看,潮州话应为古兴 化(今莆田)地区的语言,这和如今的莆田话是一样的,莆田话由于古音的大量存在,所以很多人感到兴化方言“好说不好写”,写不出来。其实不然,兴化方言大部分话都可写成文字,且大部分句句字字有来历,故潮州话又被认为可能是最古老的闽南话。

  潮汕地区先民的主体,大部分是为逃避战乱而陆续南迁的古中原人和莆田人。其迁徙规模比较大的,出现 在西晋“八王之乱”,以及“五胡乱 华”和“五代十国”的战乱时期,后又有唐末动荡、“宋室南迁”

  潮汕先民迁徙的形式是“举室南迁”,即以姓氏为代表的整个家族集体迁徙。至今粤东许多乡村都是同一姓氏的乡村,许多祠堂都是同一姓氏的祠堂,标明“陈氏宗祠”、“ 谢氏宗祠”、“颍川世家”、“太原旧居”等,以及众多族谱的记载,都表明潮州先民的迁徙,主要是整个家族集体迁徙。潮州先民举室南迁,迁徙的主要路线,从中原迁至江南,再入闽莆田一带,后下粤东。上述潮州八邑外,大埔县也是潮州府较早设立的县份,史称“潮州九邑”,但因其清代中后期民俗被客家同化(客家话)与府城(潮州话)不能通。我们知道晋代政治制度是仕族门阀政治,家族观念在当时很强,“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晋代王姓、谢姓都是大仕族。 潮汕先民就是“举室南迁”的中原仕族。

  “举室南迁”对于潮汕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成批的新移民,带来的是相对于本地土著更先进的文化、生产技术,以及经济、政治上的影响力,使新移民到达新居住地之后具有一定的强势,这就可以继续使用原来的语言,按照原来的生活习俗生活,所以,潮州话保留了古汉语的基本特征,潮汕民俗保留了大量的中原古风俗。

  18至20世纪期间,潮汕居民是移居东南亚的主要华 人族群之一,故此潮州话成为海外华人的主要方言之一。因此,潮汕地区以外的华人社群,也有很多人说潮州话。

  随着全球化的普及,潮州话的母语使用者逐渐减少,受到共同文化和传媒影响。例如:很多原以潮州话为母语的新加坡华裔青少年,都转而说英语、华语。华语也渐渐取代潮州话,成为年轻人的母语。尽管如此,潮州话仍然是很多新加坡华人的母语,而潮汕人也是新加坡华人第二大族群,仅次于闽南本土人。

2. 化州巷口陈姓字辈

李姓

李姓在茂名是第一大姓,比例达到10%(如电白、化州,原茂南区则不如陈姓),另外还是鹤山、怀集、梅县、五华、翁源等地的头号大姓,在潮汕地区总体比例只有6%,在全省来看应该有7.5%左右.

01:李02:王03:张

04:刘05:陈06:杨

07:赵08:黄09:周

10:吴11:徐12:孙

13:胡14:朱15:高

16:林17:何18:郭

19:马20:罗21:梁

22:宋23:郑24:谢

25:韩26:唐27:冯

28:于29:董30:萧

31:程32:曹33:袁

34:邓35:许36:傅

37:沈38:曾39:彭

40:吕41:苏42:卢

43:蒋44:蔡45:贾

46:丁47:魏48:薛

49:叶50:阎51:余

52:潘53:杜54:戴

55:夏56:钟57:汪

58:田59:任60:姜

61:范62:方63:石

64:姚65:谭66:廖

67:邹68:熊69:金

70:陆71:郝72:孔

73:白74:崔75:康

76:毛77:邱78:秦

79:江80:史81:顾

82:侯83:邵84:孟

85:龙86:万87:段

88:漕89:钱90:汤

91:尹92:黎93:易

94:常95:武96:乔

97:贺98:赖99:龚

100:文

3. 化州陈姓由来和历史

梧州位于广西东部,地处珠江流域中游。梧州市是一个具有二千多年历史的古城,古为百越之地,广信、苍梧是古称,传说因古时盛产刺梧桐树而得名。公元621年(唐武德4年),改郡治为州治,将苍梧改为梧州,是梧州得名之始。1927年正式成立梧州市,为省辖市。梧州市现辖万秀区、蝶山区、郊区、苍梧县、藤县、蒙山县,代管岑溪市,面积12585平方公里,人口273万,汉族占总人口的99%以上。其中梧州市城区面积307平方公里,人口32万。梧州市座落在浔江和桂江(其上游称漓江)的交界汇合处,背倚海拔365米的白云山,青山怀抱,绿水潆绕。

据古书考证。秦代之前,梧州属百越之地,梧州先民当说百越语。从今天梧州话存在不少壮语因素的迹象看,当初梧州先民说的百越语可能就是古壮语。

公元前218年,古越人的一支——西瓯国(今之梧州、玉林、北海一带)在苍梧起兵反秦,秦始皇派屠睢率50万大军征讨。屠睢令史禄在海阳山开凿灵渠,沟通湘江和漓江。大军顺漓江、贺江而下,所向披靡。4年后,战争告一段落,秦始皇又“谪徙民五十万戍之”。这50万人主要分布在以梧州为中心的西江中段。当时,岭南各郡地广人稀。直到东汉时统计,各郡人口还很少超过10万的。这一大批汉人迁来,足以改变越人“一统天下”的局面,中原汉语便由此带入岭南.

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汉灭南越国,将岭南分为苍梧、南海、郁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儋耳、珠崖九郡,同时设“交趾刺史部”统治这九郡。汉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汉武帝把“交趾刺史部”从赢娄(今越南河内西北)移治苍梧郡治广信县(今梧州市区)。苍梧郡的辖境相当于今广西都庞岭,大瑶山东,广东肇庆、罗定以西,湖南江永、江华以南,广西藤县、广东信宜以北的广大地区。自此至东汉建安十六年(211年)长达316年,广信一直是岭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到了东汉,交趾刺史部改为交州,其治所仍在广信。

从秦到东汉这段漫长的岁月,汉族移民将中原的文化、语言带到广信生根、开花、结果。从洛阳到广信4500公里的这条驿道,给广信带来了勃勃的文化生机。因为广信地处偏僻,常常是北方动乱情报频频传来,这里却仍是一片太平之地。两汉之时,为避难仇,中原人士大批逃往岭南地区,一些世家大族来到广信。不少处士、名士、经学家,带着众多门生弟子也来到梧州,他们大兴公学、私学,著书立说,文化活动鼎盛。

当时可以代表岭南学术思想的,是广信的几个学者,如著有《春秋经注》、《公羊传注》、《谷梁传注》的交趾太守士燮(苍梧京南人);著有《陈氏春秋》的著名经学家、王莽的老师陈钦,被称为“岭南儒家”、著有《左氏异同》的陈元,这对父子是岭南经学的始祖;著有中国第一部佛教专著《理惑论》的汉末佛学家牟子。语言是文化的载体,随着汉文化的传播,汉语也在广信一带流行起来。

在古广信,随着汉人与百越人的进一步融合,中原汉语不断地吸收接纳一些百越土著语言,包括壮语,逐渐地形成了早期粤语。东汉之后200年,中原受北方游牧民族统治近300年,汉语亦受这些少数民族语言的影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今之普通话受鲜卑语影响大)。相比之下,受战乱影响较小的岭南人,特别是广信人的粤语倒是较多地保留魏晋年间中原汉语的面貌。

东汉末年,曹操以东汉朝廷名义委任士燮“董督(岭南)七郡,借以与刘表委任的苍梧太守吴巨抗衡。赤壁之战后,孙权乘势派步骘率军南下,击败吴巨,夺取广信。士燮被迫宣布归顺东吴。步骘沿西江东进,攻下番禺(今广州市)。为避开士燮势力,巩固孙吴政权后方,步骘于建安十六年(211年)将交州州治从广信迁至番禺。从此,广信作为岭南首府的三百多年历史宣告结束。为便于治理,东吴于永安七年(264年)将岭南分为广、交二州。广州辖南海、苍梧、郁林、合浦,州治番禺。交州辖交趾、九真、日南、儋耳、珠崖,州治龙编(今越南河內)。

番禺成为广州州治之后,汉人势力便沿西江中游向下游及珠江三角洲扩展。汉族文化及语言也就从广信逐渐向东传播,粤语也逐渐成为西江流域至珠江三角洲一带的通行语言。粤语形成了具有自己的特点,又有一定流通范围之后,便停止了接受北方汉语的进一步同化,甚至对这种同化产生抗拒作用。而中原汉语受北方游牧民族语言的影响,与较多地保留隋唐以前中原汉语的粤语与拉开了距离。

粤语从广信东传时,具有相对稳定性,已停止接受中原汉语的进一步同化,突出地表现在它对客家话的态度上。客家人从中原进入岭南,在唐末与宋高宗南渡时形成高潮。那时,岭南原来的汉族移民势力已十分强大,控制住珠江三角形及西江两岸平原等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因而新迁来的客家人只能定居在岭南山区。本来,客家话在当时要算是较标准的中原汉语,但传入岭南之后却无法同化已经形成自己特点的粤语。相反,根据文化传播“穷学富”的原则,有些地区的客家话受粤语的渗透,成为“双方语言”,甚至成为粤语区。

粤语从古广信顺着西江往东传播之时,也溯江而上,传播至今之桂平、贵港、南宁等地,从藤县经北流江传至北流,过鬼门关传至玉林、钦廉、湛江等地。从此亦可证明,语言传播与江河有关,地域文化就是水文化。

粤语各次方言区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广州话为中心,以珠江三角洲及西江两岸的市县,包括梧州市,还有香港、澳门的话语为基础,这是粤语系统中最为通行的主体方言。第二层次是属于珠江或西江流域的外围或边远地区,其中包括东莞、增城、从化、清远、云浮、罗定、交州、化州一带,以及岑溪、玉林、南宁等地。这些地方的方言与广州话比较起来,虽有各种不同的特点,但语音、词汇共同点仍然较多,大同小异。第三层次是非珠江或西江流域的粤语片,包括粤西的阳山、连县等,粤中的新会、台山、阳江等,广西的合浦、灵山等地,这一非西江流域的粤语,无论在语音还是语汇方面,跟广州话都有较大差别。

4. 化州陈氏的支系几多

一、陈姓

陈姓在潮汕人口超过10%,在澄海甚至超过20%,在湛江市区也超过10%,在广东的比例应该超过了8.5%,接近9%(考虑到在广州、粤北、客家等许多地区比例只有7%左右甚至更低).

二、李姓

李姓在茂名是第一大姓,比例达到10%(如电白、化州,原茂南区则不如陈姓),另外还是鹤山、怀集、梅县、五华等地的头号大姓,在潮汕地区总体比例只有6%,在全省来看应该有7.5%左右.

三、黄姓

黄姓在很多地方都是第三大姓,不过在台山这些地方有着极高的比例,全省应在6%-7%之间。

四、张姓

张姓在粤语地区普遍比例不高,只有2%-5%之间(如中山只有2%-3%,在高州超过5%算较高的了,据说在开平更是前两大姓),而在潮汕地区张姓有4%-5%的比例,张姓在粤北、粤东北的客家地区是五大姓之一(陈李张刘黄),在大埔、蕉岭等地普遍有5%以上的比例,个别地区达到7%以上,就全省来看张姓大概有4.5%左右,稳坐第四位.

五、梁姓

梁姓是纯粤语地区的前四大姓(陈李梁黄),特别是肇庆、云浮地区的超级大姓(我们要留意这正是粤语的发源地),在至少两个县是第一大姓,还有几个县是第二或第三,比例超过6%个别县甚至达到10%!另外在顺德、中山、新会、高要梁姓都是第一大姓超过10%,同属粤语区的茂名梁姓也普遍在4%-6%之间,即便在雷州话地区的湛江梁姓也是大姓,但因为梁姓在潮汕、客家地区的比例偏低(普遍只有1%),所以在全省的比例只能在张姓之后,大约在4%-4.5%之间.

六、林姓

林姓和梁姓正好相反,是东多中少,林姓在潮汕地区排第二,达到8%左右,在其他地方相对较少,普遍不到3%(在新会及个别县超过5%),就全省来看总人口和梁姓相仿但还要略少.

七、刘姓

刘姓是客家地区五大姓之一,在兴宁、南雄等地人数极多,超过6%,在广州的粤语区前五名不入,但一到客家人多的增城马上就成了第二大姓(陈姓当地最多),另外在个别粤语区也有很好的表现如高州,不过由于在珠三角、粤语区及潮汕片的比例偏低,全省人口比例应该接近4%但不如梁林多.

八、吴姓

吴姓是南方大姓,在粤语、客家、潮汕等地普遍都有超过3%的比例,在中山甚至排到了前三,但由于超过4%的"超级仓库"不多,所以人数还不如刘姓多。这是第四到第八大姓的排位.

九、杨姓

杨姓在全省各地普遍都有超过1.5%的比例,而潮汕、客家更超过了2%到3%,在如电白(6%第三大姓)和翁源等地比例更高,总体应该超过2%.

十、罗姓

罗姓在粤语、客家地区普遍有超过1.5%甚至3%的表现(部分地区更多),但很难超过2%的人口比例.

5. 化州陈姓由来简介

始祖陈正,原籍福建甫田,举人,宋末任石龙教谕,元初,陈氏家族起兵抗元,随宋帝赵昺南迁。祥兴二年[1279年]帝昺投海,宋亡。是时陈正兄弟三人随父滞留琼州,寻迁吴川米能,继迁化州杨梅乐岭。后陈正之弟陈经,迁石龙乾塘,陈宝迁吴川乾案。明代以后,陈姓为化州之望族,其后代子孙主要聚居在杨梅乐岭、同庆、中垌、合江等地,人口一万多人。外迁的主要有吴川、亷江、信宜、高州、茂名、北流等地。

6. 化州陈氏宗祠

广东十大姓 一 陈姓陈姓在潮汕人口超过10%,在澄海甚至超过20%,在湛江市区也超过10%,在广东的比例应该超过了8.5%,接近9%(考虑到在广州、粤北、客家等许多地区比例只有7%左右甚至更低). 二 李姓李姓在茂名是第一大姓,比例达到10%(如电白、化州,原茂南区则不如陈姓),另外还是鹤山、怀集、梅县、五华等地的头号大姓,在潮汕地区总体比例只有6%,在全省来看应该有7.5%左右.三 黄姓黄姓在很多地方都是第三大姓,不过在台山这些地方有着极高的比例,全省应在6%-7%之间。 四 张姓张姓在粤语地区普遍比例不高,只有2%-5%之间(如中山只有2%-3%,在高州超过5%算较高的了,据说在开平更是前两大姓),而在潮汕地区张姓有4%-5%的比例,张姓在粤北、粤东北的客家地区是五大姓之一(陈李张刘黄),在大埔、蕉岭等地普遍有5%以上的比例,个别地区达到7%以上,就全省来看张姓大概有4.5%左右,稳坐第四位. 五 梁姓梁姓是纯粤语地区的前四大姓(陈李梁黄),特别是肇庆、云浮地区的超级大姓(我们要留意这正是粤语的发源地),在至少两个县是第一大姓,还有几个县是第二或第三,比例超过6%个别县甚至达到10%!另外在顺德、中山、新会、高要梁姓都是第一大姓超过10%,同属粤语区的茂名梁姓也普遍在4%-6%之间,即便在雷州话地区的湛江梁姓也是大姓,但因为梁姓在潮汕、客家地区的比例偏低(普遍只有1%),所以在全省的比例只能在张姓之后,大约在4%-4.5%之间. 六 林姓林姓和梁姓正好相反,是东多中少,林姓在潮汕地区排第二,达到8%左右,在其他地方相对较少,普遍不到3%(在新会及个别县超过5%),就全省来看总人口和梁姓相仿但还要略少. 七 刘姓刘姓是客家地区五大姓之一,在兴宁、南雄等地人数极多,超过6%,在广州的粤语区前五名不入,但一到客家人多的增城马上就成了第二大姓(陈姓当地最多),另外在个别粤语区也有很好的表现如高州,不过由于在珠三角、粤语区及潮汕片的比例偏低,全省人口比例应该接近4%但不如梁林多. 八 吴姓吴姓是南方大姓,在粤语、客家、潮汕等地普遍都有超过3%的比例,在中山甚至排到了前三,但由于超过4%的"超级仓库"不多,所以人数还不如刘姓多。这是第四到第八大姓的排位.九 杨姓,杨姓在全省各地普遍都有超过1.5%的比例,而潮汕、客家更超过了2%到3%,在如电白(6%第三大姓)和翁源等地比例更高,总体应该超过2%.十 罗姓罗姓在粤语、客家地区普遍有超过1.5%甚至3%的表现(部分地区更多),但很难超过2. %的人口比例.

7. 化州陈氏家谱字辈大全

从历史上看,湛江很多村庄都是从福建莆田迁过来的。

另外还要看姓氏,村里的人可能是从不同方向迁徙而来。

你要确认的话,最好查一下村里的族谱,这个最准确

再次,可以到遂溪县的县志办公室查,这个也是非常容易查到的。

祝你好运!

在湛江地区,如果你随便问一个本地人祖籍何处,他往往会告诉你是福建搬迁来的。而所谓福建,最多的是指福建莆田县。湛江地区沿海到处可见的天后宫(又名天妃宫),现在一些庙门还挂着“闽陆恩波流粤土,雷阳德泽接莆田”之类的对联。湛江地区为什么有那么多的福建莆田人迁徙于此?追溯起来,有政治、经济、历史、地理等各方面的原因,最主要的是:1.逃避战乱而大规模迁徙;2.航海经商聚居于此;3.到本地为官宦满后定居于此。

湛江地区主要地处雷州半岛,古时人烟稀少,当地主要土著为古百越的雷人(现代往往将其与黎族混淆)。到唐代,朝廷有计划地“徙闽民于合州”(唐合州辖今徐闻、海康、遂溪等县),开始了闽民开发雷州半岛的历史。至宋代,已开始形成一些莆田人卜居的村落。如北宋开宝年间(968~975年),莆田人雷州府正堂黄勋,宦满后定居于遂溪县城内的平衡村;南宋初,莆田人迁居遂溪寮客村(以祖辈曾为幕僚,故名);宋宝庆元年(1041年),莆田柯姓官高州通判,落籍吴川高罗;嘉佑年间(1056~1063年),莆田人避战乱迁居吴川塘马村;太平兴国年间,莆田吴保以进士历官银青光禄大夫,晚谪高凉参军,遂占籍吴川为上郭村吴姓初始祖;南宋乾道年间(1165~1173年),莆田陈镜在化州为官,其次子陈混卜居于吴川平城;淳熙年间(1174~1189年),莆田杨姓宦游吴川,先居博铺,后迁居于大山江镇东涌村;隆兴元年(1163年),莆田林兰屿迁居吴川霞街,其后人中最著名的是清道光年间状元林召棠;庆元年间(1195~1200年),吴姓从莆田迁来湛江霞山南柳村;咸淳(1265~1274年)初年,梁姓从莆田迁至湛江麻章调塾村。

莆田人大规模迁徒到湛江,是南宋末年的事。德佑二年十二月(1277年元月),莆田人南宋状元、参知政事兼权知枢密院事陈文龙归守兴化军(辖莆田、兴化、仙游等县)抗元,不屈身死。其叔陈瓒倾家财300万缗航海助张世杰军抗元,及陈文龙就义,发民兵攻复兴化军为文龙报仇,封知兴化军事,元兵复来攻,力尽被执,不降,被元将车裂五门,壮烈殉国。陈瓒之子若水被张世杰召为督府架阁。陈文龙的子孙八宣、汝楫等率族人乘船同辅南宋幼主帝昺从福建南下广东湛江之硇洲岛,后至粤东崖门,帝昺溺水而宋亡。八宣、汝楫率族人沿海南下,除一部分留在新会外海(今属江门市)外,其余的散居于化州、吴川一带。八宣生三子:正、宝、经(伯镇)。陈伯镇元初任石龙(现化州)教谕,晚年宦满卜居湛江市郊的乾塘村,成为乾塘陈氏始祖。其后人中著名的有被郑成功委任为高廉雷总兵的明末抗清将领陈尚川;清康熙32年(1694年)进士、曾任台湾知县、刑部主事、偏沅(今湖南)福建巡抚的陈瑸;清咸丰三年(1853年)进士,曾任翰林院庶吉士、留美学生监督、查办古巴华工事务专使、首任大清驻美国西班牙秘鲁公使、兵部右侍郎等职的陈兰彬;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举人,著名诗人、岭南派画家、教育家陈乔森等。陈正卜居坡头米稔村。陈宝后人迁居廉江案乾村。陈八宣的后人现在仅在湛江地区的就形成数百条村子,总人口超过10万人。陈汝楫的子孙迁居吴川、海康,后人中最著名的是清乾隆36年进士、十世孙陈昌齐。宋幼帝南下时随驾的有军队17万人,民兵30万人,民兵中不少是航海助张世杰抗元的莆田人,宋亡后逃得性命的遂定居于雷州半岛沿海(其中包括江西籍的文天祥的后人等)。据作者所知宋末迁居湛江各县市的莆田人还有:湛江湖光蔡屋村的蔡姓;民安镇何尾井的何姓;遂溪支屋的支姓;遂溪龙驾村先民等等。

元、明两代,莆田人在湛江地区为官的很多,如元朝的雷州知府黄行可、林民止,同知朱子宣,通判陈宗虞、方山,推官李文献等;明朝历任的海北巡道(驻廉州,辖雷廉二郡)方良永、陈伯献、方万策、游伯槐;海康知县王诰、陈遂、林齐圣,典史郑桂、陈大辉、陈科、胡秀;遂溪知县柯重光,县丞陈朝政;徐闻知县郑普、康云程,典史黄镗、郑一庸、苏朝举,经历黄大会、朱杞;宁海巡检余芳,东场巡检肖良;雷州府儒学教授朱阙石,训导王正;徐闻儒学教谕李天民、王等等。由于莆田和湛江地区都处沿海,湛江的闽人不少,政治环境、语言环境等又较适合,莆田原是抗元最坚决的地区,为逃避蒙古人的迫害,莆田人南迁湛江的日益增多。如遂溪许屋村的许姓是元朝至正年间(1341~1368年)从莆田迁来,吴川中山的郑屋村郑姓是元初迁来。也有的是宦满定居的,如元延佑六年(1319年),莆田举人黄昱任石城县尹,致仕后定居于廉江上县村,其次子黄思温举明经为广西博白教谕,宦满后居吴川,为岭头街与大岸黄族始祖。明代莆田人迁居湛江最频繁,迁来的有:东海民安丹蓼村林姓,西山村沈姓;遂溪洋青陈屋塘陈姓;徐闻曹家村曹姓,北英村蔡姓,北注村先民;海康南罗村雷姓;廉江平山村黄姓,龙湾肖村肖姓;吴川杜村杜姓等。莆田陈启明代中叶赴任琼州知府,宦满后卜居于遂溪桃溪。莆田大井村人徐福明正德年间官高雷武职,其子许耆英为五品荫生,嘉靖十五年官广西、宣化营守备,定居坡头博立村成为博立及木棉村许姓始祖。

到了清代,仍有不少莆田人迁到湛江。如东海岛东山村的庄姓,青蓝村的宋姓;遂溪县岸基村的季姓,北谭安塘的陈、袁等姓;徐闻后坑村的侯姓,东莞村、边胆村、城南乡内村园等先民,六黎村的黄姓及欧阳氏;廉江市龙湾镇肖村的肖姓等等。

据史料记载,元代高州府(辖高州、化州、吴川等县)仅4.3万人口,雷州府(辖海康、徐闻、遂溪三县)人口也只有12.5万人。至明代,高州府为6.8万人,雷州府发展到22.6万人。清代雷州府百姓有的逃往东南亚(如陈尚川所领导的抗清军队四千多人迁往越南),有些迁往其它省、府,人口流失严重,只剩下5.9万人;高州府人口则增加至18.6万人。唐、宋以来,福建的经济、文化都要比粤西先进得多,福建莆田汉人南迁不断增多,加速了开发雷州半岛及粤西的步伐,他们与本地百姓溶成一体,为本地的经济、文化发展写下了不可磨灭的、光辉灿烂的篇章。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nanba.com.cn/axjy/166582.html

返回列表

上一篇:资助资金管理方法中(资助制度)

没有最新的文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