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益资讯 > 正文内容

志愿者没有工资,那生活没有经济来源,怎么办

2023-01-18 07:17:43公益资讯1

一、志愿者没有工资,那生活没有经济来源,怎么办

一般来说,志愿者是自愿参加社会公益服务,不是职业,因此志愿者是没有工资的。当然志愿者也需要必须的生活开销,所以从事志愿者工作,组织单位还是会发放补贴,提问者所谓的工资只是钱,还是说真正意义上的工资。志愿者原则上是不拿酬劳的。只有一定的生活补助,否则志愿者生活上得不到保障,是不可持续的

志愿者是指志愿贡献个人的时间及精力,在不为任何物质报酬的情况下,为改善社会服务,促进社会进步而提供服务的人。志愿工作具有志愿性、无偿性、公益性、组织性四大特征。

参与志愿工作既是助人,亦是自助,既是乐人,同时也乐己。参与志愿工作,既是在帮助他人、服务社会,同时也是在传递爱心和传播文明。

志愿服务个人化、人性化的特征,可以有效地拉近人与人之间的心灵距离,减少疏远感,对缓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稳定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青年志愿服务事业虽然取得了较大发展,但仍然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运行中存在一些实际困难,特别是在长期项目的资金保障方面,需要社会各界支持,需要党政部门的政策和资金倾斜。

另外,要进一步加大对青年志愿者行动的宣传力度,在全社会形成参与志愿服务光荣的道德风尚,感召更多的青年投身志愿服务的实践,推动这项事业新世纪实现更大的发展。

这和志愿者的来源有关,志愿者有相当一部分人是已经拿到退休金的老人,经济来源不用发愁。志愿者中的没有退休金的年轻人,是利用业余时间来帮助别人的,经济来源也不成问题。另外一些慈善机构也会为志愿者提供方便。

二、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是民间公益组织,他们靠什么赚钱?

1、民间公益组织靠个人、企业捐款募集资金,将资金使用于社会救助、公益事业投入等公共问题解决的公共事务项目管理。

2、根据国家法律规定,所有募集的资金中可以有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机构管理、人员工资等开支,一般这个比例不能高于10%。

1、在国外,民间公益组织很多,管理经费比例多种多样,没有强硬比例要求,但目前国内是有的。

2、民间公益组织的资金要募集、要花好切实解决实际社会问题,必须有专业的职业团队。但这样的人在哪儿都稀缺的,必须有一定的待遇才能保障团队的专业性、稳定性。

3、只有职业的公益行业从业人员才会对募集的资金的正确使用负法律责任。责任与权力必须对等,不拿工资完全可以推卸责任。所以为了保证专业性,需要支付员工工资。

三、公益人都应该是不领工资的“职业志愿者”?

廖家莹从台湾来,在北京一家声名鹊起的公益组织“前进工作室”里当“职业志愿者”。这个“志愿者”是一种为期一年的能力交流项目,台湾的浩然基金会给她发工资,好像是每个月10000大洋,但工作全听“前进工作室”的安排。

当然她可以申请再续一年,如果她愿意在“祖国大陆”继续为民间公益卖点力气。在台湾,公益组织俨然已经成为一门职业,因此,从业人员的待遇虽然仍旧不太高,但保持其生活尊严的薪水,似乎还是给得到的。

内地的民间组织也正在成为行业,到里面工作的人也正在将其作为“一生中可选择的职业”来对待。需要下决心,愿意“将其所在的职业当成职业”。

有时候出去和人谈起民间环保时,有人马上问过来的一个问题是,你有多少志愿者?我说我们机构志愿者数量我不清楚,但有10名工作人员却是非常明确的。对方愕然几秒后,会小心翼翼地说,那你拿什么来给他们发工资?我说现在整个社会大势,都对民间的环保和公益非常支持,只要你愿意做事,根本不愁没人支持啊!

目前社会上对公益事业经常有两个误解。

第一个误解就是公益组织是不需要职业人才的,混入公益队伍的,要么是临时志愿者,要么是长期志愿者,最多,是“职业志愿者”。按照廖家莹的说法,志愿者,在台湾更多的时候被称为“义工”。可能是公益组织动不动就喜欢招募志愿者的缘故,让社会产生了一个印象公益组织只靠志愿者就可运营。公益组织是一门正在成熟的行业,它里面有无数的从业人员将其作为严肃的职业来进行人生选择。如果没有这些职业从业者的存在和担当,志愿者是无法凝聚成有效力量的。

第二个误会以为公益事业如果是纯粹的,那么所有的资源尤其是资金,一定要百分之百地投入到目标公益群体中,从业人员不能拿工资或者最多只能拿极低的“志愿者津贴”,否则就无法显示其公益性。

比如有人想资助一个学生,捐了200元,就要求基金会或者公益组织把这200元一分不落地送到贫困学生的手上。这样的情绪可以理解,但这样的念想忽略了“专业公益组织”自身的运营成本。这运营成本,要算起来,可就高了,人员工资、办公室租金、水电通讯是必然的,此外,意外保险、不可预测费用,也往往必须有所体现;而在人员工资中,还不能光体现项目负责人的工资,必须正视行政财务的工作也是需要有资金来源支持的。于是这些“运营成本”七算八算下来,一笔项目款,能够真正用到目标群体的,有70%左右,其实就已经很好了。

这还是分项目类型的,有时候公益组织就是你的“目标群体”,你资助它就是相信它能够给社会带来美好。细算起来,公益组织属于三高行业:高智商、高情商、高行动力。面对这样的人才队伍,如果给出的薪水太低,是很对不起这个行业的从业者的。因为公益行业不会有提成,也不会有奖金,更不会有人想着不劳而获。

按照国际上一些公益组织的发展趋势,不少组织正在成为“独立民间智库”。民间智库最重要的产出其实就是“人的思想”,这思想经常让人们耳目一新。这也就意味着,人力成本会成为这类型公益组织的主要成本高的可达90%以上。通俗地说,你要是相信这样的机构,你资助的钱中,这个机构很可能会拿出90%用来给员工发工资。这时候你一定要相信,他们的工资并不高,在社会上所有行业平均起来,最多达到中等水平。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nanba.com.cn/uncategorized/1362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