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攻坚任重而道远
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实现贫困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党的初心和使命。如今扶贫工作仍然存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弊端,扶贫政策前脚走,返贫浪潮后脚至,扶贫扶贫,越扶越频。我们要抓住病源,才能扶真贫、真扶贫、真脱贫。
扶贫攻坚要坚持精准扶贫,提高扶贫成效。扶贫工作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扶贫干部要按照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的要求,抓好精准识别、建档立卡这个关键环节,建立帮扶人才库,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实行动态管理,及时更新精准扶贫台账。
扶贫攻坚要建立脱贫长效机制。贫困人口脱贫达到小康生活,要的是摘掉穷帽、稳定收入、持续发展。深入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培育新型农民、发展规模产业、引进高校人才、规范乡风民俗,增强内生动力,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实现产业兴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贫困群众能够稳定增收,确保脱贫成果持续有效。
扶贫攻坚要坚持扶贫与扶志相结合,增强群众脱贫攻坚内生动力。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没有精气神,会得“软骨病”,唤醒他们的主体意识和主体自觉,教育引导广大贫困群众解决好“意识贫困”和“思想贫困”问题。作为脱贫攻坚一线干部,“扶贫先扶志”,干部要先引导群众有脱贫致富的志气,摆脱“等、靠、要”的思想,要充分利用脱贫致富的先进典型,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提高标杆人物的影响力和示范效应,让贫困群众学有榜样、赶有方向,树立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
“贫困之冰,非一日之寒,破冰之功,非一春之暖。”在做好扶贫开发工作的时候,广大扶贫干部尤其要拿出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发扬钉钉子精神,锲而不舍、驰而不息的抓下去,带领群众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会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用自己在汗水灌溉田地,走向脱贫致富之路。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