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扶贫行动 > 正文内容

农村室内扶贫厕所(农村公厕建设)

2022-11-27 17:00:48扶贫行动2

1. 农村公厕建设

建起公共厕所,应是农村文明的标志之一;有问题了到厕所去解决,应是农民文明进步的标志之一。

条件好的村,以方便为原则,可以多建几处,并且是水冲式的,安排专人管理。经济薄弱的村,只建一处简易的也行,找一个责任心强的村民,让其经常清理一下,清理出来的粪尿归其所有,是否需要再给报酬,看村民对农家肥重视的程度而定。

2. 农村公厕建设合同

一)统一改造标准

1.统一产品标准。化粪池产品必须符合国标要求,原则上选用无害化、防腐性能好且具有防渗漏功能的一体缠绕式或二八式玻璃钢三格化粪池,是省、市主管部门指导名录内的产品,且必须能提供省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认可的检测报告。产品采购由县乡村振兴局按程序公开统一招标采购,签订规范的采购合同,明确生产厂家质量责任及质保年限等。

2.统一模式标准。结合我县实际,因地制宜推广单户“三格式”化粪池、联户“三格式”化粪池、“三格式”化粪池+“小微人工湿地”、下水道集中管网收集等四种模式。

3. 农村公厕建设实施方案

5月30日,会议表决通过的《河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深入推进农村改厕工作的决定》提出,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在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文化活动中心、中小学、集贸市场等公共场所,以及中心村等人口较集中区域建设农村公共厕所。根据需要在城乡接合部、公路沿线乡村和乡村旅游景点建设公共厕所。

农村公厕不能只建不管。决定规定,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对农村公共厕所用地、用水、用电及后期运维管护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拆除公共厕所。确因村庄改造、道路拓宽等公共利益需要拆除的,应当遵循拆一补一、就近建设原则,不得减少现有公共厕所数量和建筑面积,不得擅自占用或者改变公共厕所使用性质。

关于农村户厕,决定要求,要因地制宜改厕,宜水则水、宜旱则旱,鼓励各地探索使用改厕新模式,鼓励农村户厕退街、进户、入室。

为破除资金不足瓶颈,决定明确,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改厕资金纳入本级一般公共预算,统筹相关渠道资金,重点支持厕所改建、新建、后续管护维修、粪污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等。依法合规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投入,推动建立政府补助、用户付费、市场化管理的运行维护机制。各级财政应当采取以奖代补、先建后补等方式,引导农民主动改厕。

4. 农村公厕建设会议记录

公厕当然不会有摄像头,原因有三 。1:公厕是大众的公厕,保护隐私安全为前提。

2:公厕使用率高,中国的安防政策有明确的规定,厕所,哺乳间,更衣室等地方是不允许安装摄像头的。

3:公厕里的设施设备相对简里,没有必要去防盗,在外围或是主要入口安装摄像头速是可以的,当然也不排除违法犯罪分子私下去安装摄像头。

5. 农村公厕建设标准规范

1. 通用要求 符合国家现行的公厕建设相关标准,没有上下水的场所应采用符合环保要求、维护简单、经济可靠的厕所技术(如:节水型、泡沫免冲型、循环冲洗型和生物型等);

2. 男女厕所 男女厕所应分开设置;

3. 建筑外观及外部环境应符合下列要求:

a)外观造型风格应体现地域文化,与周边环境和建筑相协调;

b)色调应体现地域文化,融于周边环境;

c)厕所入口根据当地气候特点设计,应注意隐私保护,热带地区可采用开放式入口,寒冷地区应考虑保温需求,宜设置过渡空间。厕所设大门时,门扇与门框应防夹手。材质坚固耐用,与厕所建筑风格一致。

d)装饰材料宜根据地区特点就地取材,尽可能少的使用工业材料,以减少碳排放,建筑主体材料应采用防风化、防腐蚀、无污染环保建筑材料,防火性能应符合GB50016的要求。

e)旅游厕所周边环境衔接自然、协调。

建筑室内布局及装饰应符合下列要求:

a)建筑面积80㎡以上;

b)独立式厕所室内净高3.2m以上(设天窗时可适当降低),附属式公厕按建筑层高;

c)室内顶棚选用防潮、防腐、易清洁材料; d)厕所间、洗手间内墙面应采用防水、防火、易清洁材料;

e)厕所室内地面铺装前应做防水,装饰面应采用防滑、防渗、防腐的材料;厕所内地面色调宜统一,地面高度应一致,环保类厕所根据设备需要可放宽要求;

f)室内所有水、电、暖通等管线宜暗装;

g)管理间根据管理、服务需求设计,使用面积宜为6㎡以上。

h)厕所建筑室内宜在公共区域摆放绿植、配盆花或其他装饰品

给排水应符合下列要求:

a)旅游厕所的给排水管路的布置与安装应符合GB50242《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要求,北方地区应达到防冻要求;

b)给水管路进户前应设检查井,厕所端应设排空阀门,管内径不小于50㎜;

c)排水主管路出户后应设过井,并作防渗处理;主管路上应设排气管;厕所地面应设防腐水封地漏,位置、数量设置合理,确保地面无积水;厕所主排水管路直径200㎜以上,材质光滑、坚固、防腐。

6. 农村公厕建设的目的和意义

农村为什么要改造厕所 因现在国家倡导新农村改厕 一、卫生厕所

厕所是指人类修建的用于排泄大小便的特定场所。厕所可分为设置于居民家庭供一家一户使用的户厕和设置于公共场所,单位及其他地方具有公众使用性质

的公厕。卫生厕所是指具有适合如厕的厕所(有墙、有顶、有门),侧室内清洁、无蝇蛆、基本无臭味,便器无粪迹、尿迹,贮粪池不渗、不漏、密闭有盖,粪便按照规定清出并进行无害化处理的厕所。

二、粪便无害化和无害化卫生厕所

粪便无害化,是指有效降低人类粪便中的生物性致病因子数量,使病原体失去传染性的处理措施。

无害化卫生厕所,是指符合卫生厕所条件要求,并具有粪便无害化处理功能,按规定清理出的粪便达到《粪便无害化卫生标准》的厕所。在我国农村改厕建设中,目前被列入无害化卫生厕所类型的主要有三格化粪池式厕所、粪尿分集式厕所、双翁漏斗式厕所和完整下水道冲式厕所灯。

三、农村改厕的必要性

在农村地区,由于生活习惯、思想观念、经济和自然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居民家庭使用的厕所普遍比较简陋。简陋的厕所除了让人如厕时感到不舒服外,最主要的是污染环境,给人类带来疾病。例如,露天的粪坑蝇蛆滋生,苍蝇作为一种病媒生物给人类传播疾病;渗漏的侧坑污染浅层地下水,粪便中的寄生虫卵、病毒、细菌在施肥过程中污染土壤及农作物,导致人类饮用水和食物被污染而感染疾病。因此,我们要对这些厕所进行改造或改建,在农村逐步普及卫生厕所和无害化卫生厕所。这厢工作被称为农村改厕。

四、农村改厕的意义

开展农村改厕,既有社会效益,也有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方面,改厕后农村居民减少了粪便污染带来的疾病,提高了健康水平;农村家庭改厕后改善了人居环境,居民们养成了良好的如厕习惯,健康行为得到了促进,同时提高了生活质量,农村精神文明也得到了促进和发展。经济效益方面,一是农村居民疾病减少,节省了吃药看病的费用;二是农村环境的改善,促进了农村地区集体和个人开展经营活动和吸引外部投资,促进了地区经济的发展。近年来,党和政府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使农村改厕也成为新农村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

7. 农村公厕建设图

农村厕所这样盖最好看:首先把地基垒好,往上在盖到一米六时,在男女留门的内墙与外墙各留一个扇形窗户,盖好墙后做顶做成平顶,男女厕所在一角的顶处各留一个换气孔,之后封顶封成两坡彩钢瓦顶,在封顶的三角形处各留一个对称小窗户用于换气。然后内外装修瓷砖,小扇窗户用花纹玻璃装上。这样的厕所盖好后很好看。

8. 农村公厕建设招标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推进健康乡村建设,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人居环境整治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是提升城市形象的现实需要,也是广大农民的热切盼望。

具体做到:

(一)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统筹考虑生活垃圾和农业生产废弃物利用、处理,建立健全符合农村实际、方式多样的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有条件的地区要推行适合农村特点的垃圾就地分类和资源化利用方式。开展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排查整治,重点整治垃圾山、垃圾围村、垃圾围坝、工业污染“上山下乡”。

(二)开展厕所粪污治理。合理选择改厕模式,推进厕所革命。东部地区、中西部城市近郊区以及其他环境容量较小地区村庄,加快推进户用卫生厕所建设和改造,同步实施厕所粪污治理。其他地区要按照群众接受、经济适用、维护方便、不污染公共水体的要求,普及不同水平的卫生厕所。引导农村新建住房配套建设无害化卫生厕所,人口规模较大村庄配套建设公共厕所。加强改厕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有效衔接。鼓励各地结合实际,将厕所粪污、畜禽养殖废弃物一并处理并资源化利用。

(三)梯次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根据农村不同区位条件、村庄人口聚集程度、污水产生规模,因地制宜采用污染治理与资源利用相结合、工程措施与生态措施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建设模式和处理工艺。推动城镇污水管网向周边村庄延伸覆盖。积极推广低成本、低能耗、易维护、高效率的污水处理技术,鼓励采用生态处理工艺。加强生活污水源头减量和尾水回收利用。以房前屋后河塘沟渠为重点实施清淤疏浚,采取综合措施恢复水生态,逐步消除农村黑臭水体。将农村水环境治理纳入河长制、湖长制管理。

(四)提升村容村貌。加快推进通村组道路、入户道路建设,基本解决村内道路泥泞、村民出行不便等问题。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因地制宜选择路面材料。整治公共空间和庭院环境,消除私搭乱建、乱堆乱放。大力提升农村建筑风貌,突出乡土特色和地域民族特点。加大传统村落民居和历史文化名村名镇保护力度,弘扬传统农耕文化,提升田园风光品质。推进村庄绿化,充分利用闲置土地组织开展植树造林、湿地恢复等活动,建设绿色生态村庄。完善村庄公共照明设施。深入开展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推进卫生县城、卫生乡镇等卫生创建工作。

(五)加强村庄规划管理。全面完成县域乡村建设规划编制或修编,与县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整治规划、村土地利用规划、农村社区建设规划等充分衔接,鼓励推行多规合一。推进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实施,做到农房建设有规划管理、行政村有村庄整治安排、生产生活空间合理分离,优化村庄功能布局,实现村庄规划管理基本覆盖。推行政府组织领导、村委会发挥主体作用、技术单位指导的村庄规划编制机制。村庄规划的主要内容应纳入村规民约。加强乡村建设规划许可管理,建立健全违法用地和建设查处机制。

(六)完善建设和管护机制。明确地方党委和政府以及有关部门、运行管理单位责任,基本建立有制度、有标准、有队伍、有经费、有督查的村庄人居环境管护长效机制。鼓励专业化、市场化建设和运行管护,有条件的地区推行城乡垃圾污水处理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运行、统一管理。推行环境治理依效付费制度,健全服务绩效评价考核机制。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探索建立垃圾污水处理农户付费制度,完善财政补贴和农户付费合理分担机制。支持村级组织和农村“工匠”带头人等承接村内环境整治、村内道路、植树造林等小型涉农工程项目。组织开展专业化培训,把当地村民培养成为村内公益性基础设施运行维护的重要力量。简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项目审批和招投标程序,降低建设成本,确保工程质量。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nanba.com.cn/fpxd/125024.html

标签: 农村厕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