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助学扶贫 > 正文内容

农村特色扶贫开发道路(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的基本经验)

2022-10-03 10:50:23助学扶贫2

1. 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的基本经验

因户施策,分类指导,精准扶贫,派驻驻村工作队和第一书记,让世界上最大规模的贫困人口脱贫,对世界减贫史做出极大贡献。

2. 我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的特点

扶贫是为帮助贫困地区和贫困户开发经济、发展生产、摆脱贫困的一种社会工作,旨在扶助贫困户或贫困地区发展生产,改变穷困面貌。

扶贫的基本内容与特点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有近期、远期的规划和明确的目标,并有为实现规划要求而制订的具体计划、步骤和措施。把治标和治本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治本为主。

第二,不仅帮助贫困户通过发展生产解决生活困难,更重要的是帮助贫困地区开发经济,从根本上摆脱贫困,走勤劳致富的道路。

第三,把政府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全面调动起来,互相配合,共同为贫困户和贫困地区开发提供有效的帮助。

3. 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的基本经验教训

中国的扶贫事业先后经历了小规模救济式扶贫、体制改革推动扶贫、大规模开发式扶贫、整村推进式扶贫、精准式扶贫五个阶段,实现了中国农村扶贫工作由粗放扶贫向精准扶贫的转变。

1、1949年至1978年:小规模救济式扶贫阶段

为了改变农村地区贫困落后的面貌,中国共产党人对农村贫困群体、边远落后地区群体、因灾致贫群体、战争伤残群体实施了救济式扶贫。通过提供物资或现金,帮助他们维持基本的生活需要。

2、1978年至1985年:体制改革推动扶贫阶段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中国农村扶贫工作也进入到体制改革推动扶贫的阶段。

这一阶段实施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措施,包括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提高部分农产品的价格、扶持乡镇企业发展等,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调动了农民劳动的积极性,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减少了农村贫困人口的数量。

3、1986年至2000年:大规模开发式扶贫阶段

1986年6月,国务院成立了贫困地区经济开发领导小组,中国农村扶贫工作进入到大规模开发式扶贫阶段。

这一阶段,中国成立了专门的扶贫开发领导机构,制定了扶贫开发方针,确定了以县为对象的瞄准机制。1986年确定了331个国家级贫困县,1988年确定了370个国家级贫困县。1994年,国务院印发的《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将国家级贫困县调整到592个,提出要用7年时间解决全国农村8000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

2000年底,“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的目标基本实现,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农村贫困地区群众温饱问题基本得到解决。

4、2001年至2013年:整村推进式扶贫阶段

进入21世纪,中国农村贫困人口分布逐渐从国家级贫困县区域向村级区域集中。

基于这一现状,2001年6月,国务院发布了《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提出“尽快解决少数贫困人口温饱问题,进一步改善贫困地区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巩固温饱成果,提高贫困人口的生活质量和综合素质,加强贫困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态环境,逐步改变贫困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的落后状况,为达到小康水平创造条件”。

5、2013年之后:精准式扶贫阶段

2013年至今,在总结以往扶贫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中国农村扶贫工作进入到精准式扶贫阶段。在精准扶贫战略的指导下,中国扶贫工作成效显著,农村贫困人口由2012年的9899万人减少到2018年底的1660万人,6年来连续超额完成千万减贫任务,贫困发生率减少到1.7%。

4. 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有哪些基本经验?

中国扶贫成功的原因和经验如下:

1、精确识别。通过有效、合规的程序,把谁是贫困居民识别出来。

2、精确帮扶。贫困居民识别出来以后,针对扶贫对象的贫困情况定责任人和帮扶措施,确保帮扶效果。

3、精确管理。建立起贫困户的信息网络系统,将扶贫对象的基本资料、动态情况录入到系统,实施动态管理,对扶贫资金建立完善严格的管理制度,建立扶贫资金信息披露制度以及扶贫对象、扶贫项目公告公示公开制度。

5. 中国扶贫道路的特点和经验

中国现行的政府贫困标准实际有两条:一条被称为农村贫困标准,另一条被称为农村低收入标准。国家统计局没有正式公布全国城市贫困标准。

1.农村贫困标准。中国农村贫困标准在1985年、1990年、1994年、1997年由国家统计局根据全国农村住户调查分户资料测定。其他年份则使用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进行更新。中国最后一次详细测定绝对贫困标准是在1997年,采用了世界银行推荐的确定贫困线的基本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确定最低营养需求。最低营养需求是指维持人体生存所必须的营养需求。根据营养学家建议,我国采用每人每日2100大卡热量作为最低营养需求。

(2)计算食物贫困线。利用全国农村住户调查数据,根据30%最穷人口的实际消费价格和消费结构计算出能获得最低营养需求的食物支出,该食物支出为食物贫困线。

(3)计算非食物贫困线。采用世界银行的马丁法,利用计量方法找到“低”非食物贫困线和“高”非食物贫困线。

(4)计算贫困线。食物贫困线+“低”非食物贫困线=低贫困线。达到低贫困线的农户,能得到基本食物和一些最必须的非食物消费。在低贫困线上,农户食物消费支出达到85%。食物贫困线+“高”非食物贫困线=高贫困线。

(5)确定农村贫困标准。由于在上个世纪,中国农村贫困面很大,而国家扶贫资源有限,因而,根据当时的情况,确定低贫困线作为农村贫困标准,用来衡量农村贫困,反映贫困分布、特征和变化。

2.低收入标准。为了更好地监测刚实现基本温饱的贫困人口的动向,并进行贫困的国际比较,1998年,国家统计局开始测算低收入标准和低收入人口比重,从2000年起向社会公布。方法是:采用1997年的食物贫困线,再利用在贫困状况下食物消费份额占总生活消费的60%的假设,计算低收入标准为880元。该标准的测定使用了世界粮农组织采用的一个通用的假设,即,如果恩格尔系数(食物消费份额)在60%以上时,生活水平一般为贫困。低收入标准与当年贫困线以下的人口的消费水平比较接近。而按1993年购买力平价换算,1美元1天标准在1998年应为每年885元人民币,这与低收入标准非常接近。因而,就标准本身而言,国家统计局的低收入标准与世界银行的1美元1天的标准是基本一致的。

国家统计局从1998年开始,使用人均收入和人均消费双指标衡量一个农户是否属于贫困,而世界银行基本上用人均消费衡量贫困人口。如果采用低收入标准,并只用消费指标测算,则测得的贫困人口与世界银行测得的贫困人口并无不同。收入和消费双条件衡量的办法是指,如果某一住户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或人均消费支出低于贫困标准,而另一个指标低于某一较高标准,比如1.5

倍贫困标准,为贫困户。因而,贫困户实际上包括三类人:

第一类是人均收入和人均消费均低于贫困标准,这类人毫无疑问是贫困人口,属于应该扶持的对象;

第二类是收入低于贫困标准,消费高于贫困标准但低于某一较高标准,这是消费水平较低,而且收入很低的一类人,即使从消费的角度看不算贫困人口,但由于收入很低,消费水平可能会很快降低进入贫困行列,所以,政府应该对他们进行扶持;

第三类是消费低于贫困标准,收入高于贫困标准但低于某一较高标准,这是收入水平较低,而且消费很低的一类人,这些人虽然偶然一年的收入略高于贫困标准,但消费水平很低,而且没有储蓄可以使消费达到贫困标准之上,因而政府应对他们进行持续的扶持。

6. 中国特色扶贫道路特点

精准扶贫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制胜法宝,开发式扶贫方针是中国特色减贫道路的鲜明特征。

7. 如何走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

加快民族经济发展的对策有:

1、帮助民族地区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特色经济,培植优势产业和龙头企业,搞好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建设,最大限度地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2、将基础设施建设的项目和资金进一步向民族地区倾斜,并切实落实配套资金的减免政策,以加快民族地区交通、水利、电力、通讯等建设,尽快解决农牧区群众“行路难”“用水难”“通讯难”等问题,不断增强民族地区的发展后劲。

3、进一步加大对民族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比重,并加强财政转移支付工作的规范化、法制化建设,将各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都统一纳入中央对民族地区转移支付范围。

4、尽快建立资源开发和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按照谁开发谁补偿、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明确补偿范围、标准和程序,落实补偿政策,提高现有补偿标准,以切实维护对国家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开发作出贡献的民族地区的利益;在民族地区开发资源的大型企业,要切实做到带动当地发展,促进当地就业,为当地群众生产生活提供帮助。同时,加大天然林保护、防沙治沙、退耕还林还草、重点防护林等生态工程的投入力度,不断改善民族地区的生态环境。

5、加大对民族地区扶贫攻坚的扶持力度。要在落实原有扶贫政策措施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类型的贫困状况,采取特殊措施,集中力量,整合资金,系统改造,争取在短期内取得有效突破。

6、提出对口支援任务,明确对口支援职责,规范对口支援办法,建立长期稳定的帮扶机制。

8. 我国如何走出一条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

1、经济生活

(1)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有利于解放发展生产力;

(2)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目标;

(3)国家财政有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作用;

(4)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加快教育、医疗等社会事业发展,保障人民最基本的生活需要,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

(5)是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体现,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国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也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6)有利于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7)商业银行为国家经济建设筹集和分配资金,是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的纽带。打赢脱贫攻坚战还要做好金融扶贫这篇文章,加快农村改革创新步伐。

2、政治生活

(1)我国的国家性质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

(2)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为人民服务是政府的宗旨,对人民负责是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

(3)政府具有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文化建设、提供社会服务的职能;

(4)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

(5)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6)中国共产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3、文化生活

(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因此,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

(2)经济政治决定文化,文化有反作用于经济、政治。先进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腐朽的文化则阻碍社会的发展。扶贫要注重发挥广大基层干部群众的首创精神,国家要注重发展贫困地区的教育;

(3)优秀文化塑造人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要重视发挥基层干部的首创精神,让他们的心热起来、行动起来,靠辛勤劳动改变贫困落后面貌,要动员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扶贫事业;

(4)民族精神作为民族文化的结晶,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先进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要发挥勤劳勇敢精神,可以奠定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立业根基,要发挥自强不息精神,这是鞭策中华儿女不断开拓进取的永恒的精神力量;

(5)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因此,大力发展贫困地区教育,有利于脱贫致富。

4、哲学生活

(1)唯物论角度

<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面对脱贫攻坚依旧严峻的客观形势,我国“十三五”期间提出了脱贫攻坚的目标,这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观符合客观。

<2>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要做到扶贫、脱贫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做到坚定信心、勇于担当重视发挥广大基层干部群众的首创精神,才能打好扶贫攻坚战。

<3>规律的客观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之间的关系。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但人们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精准扶贫工作,必须遵循经济发展规律,动员全党全社会力量,体现尊重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

(2)辩证法角度

<1>联系的观点。事物处在普遍联系之中,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精准扶贫要发展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易地搬迁安置一批,生态保护脱贫一批,教育扶贫脱贫一批,低保政策兜底一批,这体现了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原理。

<2>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要求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加大扶贫开发投入力度,要增加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扩大政策实施范围。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统一。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不懈努力,我们成功走出一条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为全球减贫事业做出重大贡献。

<4>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要在精准实施上出实招,确保真正把贫困人口弄清楚,做到因户施策、因人施策。

<5>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重在提高脱贫攻坚成效,关键在于找准路子、构建好的体制机制。

(3)认识论角度

<1>实践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地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脱贫致富终究要靠贫困群众靠自己的辛勤劳动来实现。要重视发挥广大基层群众干部的首创精神,让他们的心热起来、行动起来靠辛勤劳动改变贫困落后面貌。

<2>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认识、科学理论对实践有巨大的促进作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要制定好目标与规划。

(4)历史唯物主义角度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2>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脱贫致富终究要靠贫困群众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来实现。要重视发挥广大基层群众干部的首创精神,让他们的心热起来、行动起来靠辛勤劳动改变贫困落后面貌。

9. 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的特点及其经验包括

因地制宜地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和加工业,合理地开发矿业,有计划地进行能源建设,发展交通运输业。

第二,发展横向经济联合,把贫困地区开发和发达地区发展结合起来,引进信息、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

第三,组织发达地区和城市的工商企业、科研单位和中等专业学校、高等院校等与贫困地区建立长期联系,开展对口支援;组织能工巧匠和技术力量帮助贫困地区培训科技人才。

第四,国家在资金、税收等方面采取特殊的优惠政策

10. 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的基本经验是

贫困既是影响人民生活质量的根源性问题,也是国家在迈向现代化的过程中必须攻克的难题。我国的扶贫工作已取得了一定成效,扶贫策略从“输血式”扶贫逐步转向“造血式”扶贫、从粗放式扶贫转向精准扶贫,焦点也从全县、全村的区域化思维(比如“一县一品”“一村一产业”)发展到了人群的类型化思维(比如“三留守”人群的帮扶)。当然,随着扶贫工作的纵深化发展,许多难题还需要一一突破,主要包括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寻找切实可行的脱贫方式、巩固脱贫效果以防止返贫等。

社会工作与贫困问题有着极强的关联性:首先,社会工作发源于救助穷人的慈善工作,比如早期的热心人士志愿帮助穷人、1601年英国的《济贫法》、随后的“友善访问员”都是社会工作关注贫困问题的表现和有效做法;此外,贫困问题是社会工作关注的一个重要领域,社会工作关注的其他领域和贫困问题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比如残疾人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很可能是因病返贫,企业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则很可能因失业致贫等。从社会工作的历史经验和工作手法来看,社会工作助力精准脱贫,能够为解决扶贫难题提供新思路,尤其是能够为贫困群众提供更具针对性的服务和脱贫方案。

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作为“教育者”的社工

贫困群众往往受制于根深蒂固的观念,觉得许多年来的生活都是这样,没办法改变,也没有必要改变。而根据现状来看,他们的生活水平低下,是需要脱贫的,这就是社会工作中所说的“规范性需求”。“规范性需求”是群众生存和发展所必须的条件,但却不是群众的内生性需求,所以贫困群众没有做出改变的动力,更不会拿出实际行动。

因此,精准扶贫的第一步,就是要精准地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贫困群众有脱贫的愿望,才能像发动机一样有动力。社会工作者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第一,优势和兴趣。人们往往会对自己擅长的而且是感兴趣的事情付出努力,这是最容易调动积极性的层面。如果肢体残疾者喜欢唱歌,那么就鼓励他学习唱歌,再把唱歌发展成事业;如果留守的贫困妇女擅长手工活,同样可以通过培训提升技能帮助其脱贫。

第二,意识和信念。社工首先要了解贫困群众对生活和工作的信念、想法。如果贫困群众能够明显地意识到自己的想法不对却没有能力转变,那么社工就协助他、陪伴他一点一滴尝试,积累成功经验和成就感,通过量变引起质变。而认为自己的观念是对的、没必要通过努力去脱贫致富的群众,社工要做的是发现和唤醒他们对于生活的追求,通过忠告、提醒等技巧,帮助贫困群众逐步改变想法,进而做出努力。比如说,重度残疾人感觉生活已经没有希望,日子过成什么样已经无所谓,社工首先要引导他发现自己的能力、产生目标,从而有信心去规划生活。另外,针对潜意识层面,即贫困群众自身过得浑浑噩噩,对世界和生活都没有固定而准确的认识,甚至意识不到自己为什么是现在这样,这一群体是最难引导的,社工需要的是耐心、同理心和专业的心理辅导技巧,通过辅导寻找能够引起贫困群众不同情绪的细微之处,反复强化这一细节,发掘贫困群众的深层次动力。

精准的脱贫计划:发挥科学理论和专业人才的优势

挖掘了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之后,就需要设计精准的脱贫计划作为保障。社会工作有一套专门的工作流程,强调对于问题的系统性认识、对于需求的准确把握、对于资源的充分利用,只有当三者结合起来时,工作效果才是最佳的。

对于贫困群众而言,他们的贫困原因相对单一和突出,比如残疾人或慢性病人因残(病)致贫,留守老人因年老(劳动能力较弱)和独居致贫,留守妇女则因为失业(脱离社会时间长)致贫。在解决了激发内生动力这一主观难题之后,他们的贫困主要是受病残、性别等客观条件的限制,那么客观的资源和支持就能发挥很大作用。

社工充当“资源链接者”的角色,将贫困群众的需求反馈给政府和社会组织,设计出科学的项目计划,进而根据计划链接资源,比如首先对缺乏技能的残疾人、老人、留守妇女提供技能培训,再联络区域内的企业吸纳轻度残疾人就业,倡导农村或城市社区设置公益服务岗位给老年人和有能力做点事情的重度残疾人,给需要带孩子的留守妇女提供一定期限内的托管服务,确保贫困群众有发挥能力的平台。当然,这需要大量有专业知识的人才共同参与脱贫攻坚事业,需要国家和政府的政策支持和号召,以及资源的倾斜。

巩固脱贫效果:渐进式服务

为了防止返贫,对于已经脱贫的群众要持续跟进。社工的服务是渐进的和有层次的,在贫困群众还没有脱贫动力的时候,不会要求他们马上付出行动;在迈出第一步行动之后,不会要求立即脱贫,因为这既违背了事物的发展规律,又不利于贫困群众在脱贫过程中逐步积累经验和能力。当原本的贫困群众成为有一定能力的人之后,他们可以自己做出决定和行动,这就是社会工作的“助人自助”功能。

巩固脱贫效果更为有效的途径是推动贫困群众渐进式发展,而不是做事后补救。我们将资源首先用于贫困群众,帮助他们脱贫之后,后续也要投入一定的资源促进其发展,社区文化的建设和对群众的教育不能中断,只有这样才能离“贫困文化”越来越远;对于其他有贫困风险的群体和地区也要进行筛查,及早提供服务和帮助,防患于未然。从补救性工作逐步转向预防性工作和发展性工作,不断降低贫困发生率。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nanba.com.cn/zxfp/82971.html

标签: 中国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