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益生活 > 正文内容

社会公益 心得

2021-11-26 18:06:15公益生活2

两年前,义工和公益离我还非常遥远,直到有一天我在网上遇到了“快乐点”,在其引导下成为了一名义工后我才明白,只要我们愿意,公益人人可做。
回想当初对公益的仰视,追根溯源,乃在于当初一些公益组织在我脑海中形成的映象使我形成了错误的公益理念。对任何一件事情,如果有太多的人只是仰视,却不愿意或者不敢进入置身其中,那么,这件事情,只能够是一件孤立的事件,却难以成为一项事业。而公益,这项能够让很多人受益的事情,这项或许能够为人类的未来寻找到一个安全的出口的事情,应该成为一项事业,让更多的人投入其中,那样,公益所追求的目标将会更容易实现。

但是在现实中,公益总带着点悲壮的色彩,很容易让人以为这是一件只有极少数具有慈悲为怀的菩萨心肠的人才能够从事的工作,一件让许多普通人望而却步的事情。但事实上,许多公益活动,只不过是举手之劳便可以完成的,比如环保,比如低碳生活,比如帮助另外一个需要帮助的人。很多公益项目,并不比我们做一顿饭或者学习一项技能要复杂。

丛飞死了,他的悲剧可能让一些原本有助学之心的人心生畏惧;在一个公益组织内部,一些义工在做了几年之后走了,并且并不是抱着快乐之心。也许他们离开就是因为做得不快乐了,因为他们在组织内部无法感觉到团队的归属,他们觉得自己是在孤军作战,象是解放前深入白区单线联系的地下党员,孤独而危险。那些地下党员们,他们是因为有信仰驱动的。但目前国内公益组织中的很多义工,并不是因为某种信仰,很多人做义工,一是希望能够帮助别人,二是希望能够从帮助他人过程中得到快乐,比如我。因此,如果做义工做得很孤独、很悲壮,能够坚持很久的人可能就不多了。

在一些公益组织内部,义工无法感到这个组织的温暖。刚开始时,或许能够很好地完成任务,但是一个义工仅仅是被要求自己完成工作任务却无法在思想上与本组织的其他义工特别是负责人进行交流,无法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时间久了,难免会产生一种自己仅仅是另一些人的工具的想法。在企业里,因为工作是自己的谋生手段,因此很多人无论怎样孤独、不快乐,可能都能够坚持(但也有极端,如富士康那些逝去的年轻生命),但公益组织和企业的性质截然不同,做义工,没有报酬、没有福利,没有任何物质的回报,能够让自己坚持下去的,只是一份内心的确信。但是,那份确信,需要有外在的认可,如果长期只是做着具体的工作,却没有人能够认可,便难以有足够的耐心坚持下去,特别是目前不少公益组织的义工来自各高校,青春年少的大孩子们,很多是凭借满腔热情和一颗爱心奔公益组织而去的,如果他们在其中做了一些事,却没有任何反应,很大一部分人便难以再坚持下去。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如今多数公益组织相信也面临着这个问题。一些年龄比较大、加入组织并不仅仅凭借一腔热血,而是经过深思熟虑才加入某个公益组织,本身就有着一定的社会经验,思想、感情成熟,本可以成为公益组织的中坚力量,本应该是公益组织珍惜的力量,但很多人仍然在做了一段时间后不得不离去,对于这些公益组织来说,不能不说是一个损失。究其原因,我认为还是在于内部管理上,一些公益组织的领导人们,对于组织内部义工缺乏一些人文方面的关怀,仅仅满足于让义工们把事情做好,而忽视了义工自身对于自己成长的要求。一个好的义工的成长,不仅仅需要他自自己的感悟,也需要周围的人、朋友和本团队的人们的关注和帮助。而一个公益组织的健康成长,绝对需要一些相对固定的、忠诚的、负责任的义工。

公益不是一片供个人英雄主义者施展抱负的天空,不是一个人的独舞。公益,是一项需要更多人参与的事业。
如果还不能满足你就直接到我博客上去找吧,满满的都是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nanba.com.cn/gysh/22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