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扶贫行动 > 正文内容

中国农村扶贫金融制度趋向(农村金融扶贫的困境与对策)

2022-10-06 12:10:28扶贫行动2

1. 农村金融扶贫的困境与对策

贫困,是因为立地条件差,受自然灾害影响,遭遇天灾人祸,罹患重病,身体残疾,有时也因为经营不善,或懒惰不思进取,所导致的生活困苦,愁吃愁穿,无钱入学就医,无安身之所等生活状况。

扶贫,是采取多种措施,对贫困户予以扶持,使其摆脱贫困,走上富裕的行动和过程。包括扶志、扶智两方面,使贫困户走出困境,恢复自我造血功能。

2. 农村金融扶贫的困境与对策研究

针对缺乏财力物力和经费保障,运转困难的问题。建议国家层面将扶贫资产后续管理登记工作纳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工作内容,明确乡村振兴、农业农村、财政、教育、卫生健康、住房城乡建设、水利、发展改革、交通运输、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自然资源、生态移民等相关部门工作任务,制定出台相关政策措施作保障。

建议省级层面结合中央精神,进一步压实乡村振兴、农业农村、财政、教育、卫生健康、住房城乡建设、水利、发展改革、交通运输、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自然资源、生态移民等相关部门责任,扶贫资产后续管理经费纳入财政预算,解决资源短缺、财力物力无保障的问题。

3. 贫困户金融贷款政策

贫困户每户最高可贷款5万元,并且三年内免息:

一、按照相关规定在脱贫攻坚期内,符合以下4个条件的贫苦户每户最高可贷款5万元,由当地县级财政机构按照同期贷款基准利率给予全额贴息,对于农户来说也就是三年内免息,换句话说,也就是国家拿5万元无偿的给农户用三年,农户可以利用这笔钱进行生产或者创业,进而脱贫致富。

二、根据国家金融扶贫政策的相关规定,2017年农村贫困户只需满足以下4个条件,即可申请享受扶贫小额信贷政策:

1、“三好”农民。即遵纪守法好、家庭和睦好、邻里团结好。

2、“三强”农民。即责任意识强、信用观念强、履约保障强。

3、“三有”农民。即有劳动能力、有致富愿望、有致富项目。

4、“三无”农民。无赌博、吸毒、嫖娼等不良风气;无拖欠贷款本息、被列入贷款黑名单记录;无游手好闲、好吃懒做行为。

扩展资料:

1、扶贫贷款的贴息范围:2000年1月1日起,中央财政根据国务院确定的年度扶贫贷款计划规模(含当年新增、收回再贷、未到期的上年新增扶贫贷款),在计划额度内进行贴息。1998年前发放的所有扶贫贷款均不再贴息。

2、扶贫贷款的贴息比例:根据国务院作出的“从2000年开始,把当年新增扶贫贷款,收回再贷的扶贫贷款,以及未到期的上年新增扶贫贷款全部纳入当年扶贫贷款计划;财政部根据年度扶贫贷款计划给予贴息”的决定,中央财政在国务院批准的年度扶贫贷款计划规模内贴息,原则上只贴一年。

3、扶贫贷款的贴息年限:根据国务院作出的“从2000年开始,把当年新增扶贫贷款,收回再贷的扶贫贷款,以及未到期的上年新增扶贫贷款全部纳入当年扶贫贷款计划;财政部根据年度扶贫贷款计划给予贴息”的决定,中央财政在国务院批准的年度扶贫贷款计划规模内贴息,原则上只贴一年。

4、扶贫贷款贴息的结算:扶贫贷款贴息实行按季据实结算。每季末由农业银行各省级分行(直属分行列其中数)汇总填报《扶贫贷款财政补贴利息结算表》,经省级财政部门会同省级扶贫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上报财政部和农业银行总行;

5、由农总行汇总后(附分省表),于次季第一个月底前报财政部,由财政部审核,并与农业银行总行结算。各级农业银行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厅(局)、扶贫办必须认真、及时、真实、准确地按照规定做好此项工作。

4. 金融扶贫工作措施

服务性,经济性,专业性,政策性

5. 农村金融扶贫的现状

金融扶贫是指利用金融产品对贫困对象进行扶持和帮助,达到金融产品在扶贫中起到推动作用。

6. 农村金融扶贫的困境与对策分析

贫困地区的经济落后问题,贫困地区教育发展不起来的问题,贫困地区与发达地区差距大的问题,贫困地区部分人不思进取的问题

7. 金融扶贫的难点与对策

金融扶贫是指利用银行信贷资金或者与国内外金融机构合作,从事产业开发,改善贫困地区、贫困农户生产生活条件的一种扶贫方式。

8. 农村金融对减少贫困的作用研究

构建解决相对贫困的制度体系。在充分发挥党和政府的主导作用的同时,也要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面力量积极参与,鼓励贫困家庭、贫困人口依靠自身努力脱贫致富,从而建立健全解决相对贫困的制度体系。

一方面,解决相对贫困问题,顶层制度设计是基础。《决定》指出,要“注重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保障群众基本生活”。政府在财政、财税、金融等宏观政策制定过程中,要尽可能扩大贫困家庭、贫困人口的受惠范围,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另一方面,解决相对贫困问题,社会各方参与是关键。《决定》指出,要“创新公共服务提供方式,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公益事业,满足人民多层次多样化需求”,“统筹完善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优抚安置等制度”。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nanba.com.cn/fpxd/88340.html

标签: 中国农村